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才让 《中关村》2011,(4):39-39
中关村人杰地灵,自1988年启动新园区建设以来,风生水起,开拓引领,一直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最具创新特色和活力的区域。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关村已经成为全国高新区发展的典范和旗帜。  相似文献   

2.
鲍烨童 《中关村》2014,(8):73-75
北京银行一直坚持科技金融发展战略,在中关村科技金融整个发展历程中,包括很多重要的金融产品的推出,北京银行都是重要的参与者。中关村未来能不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关键在于它能否建设成为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很多科技金融机构开始关注科技创新企业,愿意投入更大的资源和力量来做中关村科技金融的工作。反过来,这个市场未来存在巨大的需求,对金融创新也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2012,(6):25-26
中关村创新论坛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是本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重大活动,对于推动区域创新合作、提升中关村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交叉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的新趋势,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进入了新一轮大调整周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弘  马文良 《中关村》2006,(5):40-43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全球高新技术革命与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国际产业竞争与国家竞争的整体态势,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北京是肩负我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的国家首都,也是全国科技创新资源最丰富、科技人才最密集、科技创新对全国辐射带动能力最强劲的中心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业中,北京应确立更高标准,树立更大目标,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高层次、高水平的创新型…  相似文献   

5.
林抚生 《中关村》2011,(3):28-29
海淀作为全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源地,理应在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程中,在建好首都战略腹地、助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6.
习牧歌  管伟 《中关村》2014,(1):45-47
面临我国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的未来发展也值得我们瞩目。 作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兴力量,产业技术联盟已经成为中关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产业联盟又面临着大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吴炜 《中关村》2012,(2):56-57
这次“政策兑现大会”从政策体系、资金等方面,全方位地为海淀区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8.
沙淼 《中关村》2013,(9):60-62
七年来,"中关村论坛"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以高屋建瓴的年会主题,共同探讨科技创新的开放与合作、全球创新资源的流动与重组等话题,已成为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交流平台。七年的坚持,让人们深刻领悟了"中关村论坛"的魔力。犹记得,"2008年中关村论坛"闭幕后,时任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接受本刊采访  相似文献   

9.
萧惑之 《中关村》2012,(10):16-16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与北京市市委书记郭金龙率部市级领导座谈,围绕加快首都科技创新、深化部市合作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党中央国务院对首都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北京市正围绕2020年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目标,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咯,重点在中关村建设、首都科技资源整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方面实现突破,努力建设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视线     
萧惑之 《中关村》2013,(9):16-17
苟仲文:建设国家创新战略高地,中关村须成原创思想发源地北京市委常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苟仲文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中关村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科技资源最为密集、创新创业最为活跃、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