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尘世轻愁     
霞说她要走了,就是明晨。和她所爱的明同行。我想,我该劝劝她的。或者做一些挽留。但我终于没有任何表示。明是一个贫苦的人家的孩子。霞的家人都极力反对。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他们家是个体面人家,他们不希望自己女儿今后不幸福。霞对我说,她爱  相似文献   

2.
1996年10月8日上午10时许,家住河南民权县城贸易路的孟某(女,46岁)去学校接孩子,当她走到西地下道口时,一个30多岁的瘦女人拦住她:"大嫂子,我跟你打听一厂,从台湾回来的那个100多岁的白胡子老头住哪儿?""俺不知道!"孟某说完欲走。瘦女人急忙说:"你准不是这一片儿的人,要不咋不知道那会看相的白胡子老头?!"孟某不及回答,旁边一位中年胖女人搭话道:"您说的人我知道。前几天,俺孩他爸给他家办3个土地证,这不,我正捎信儿让他家人去拿哩!那老头看相难得很!您俩要看相,走吧,我领您去!"孟某糊里糊涂地随她们走到一胡同内…  相似文献   

3.
<正>张鑫旭是我的爱人,但她也是建业物业住宅项目的一名管家。她平时的工作就很繁琐,经常晚上下班了还是电话不断,因此有一阵子我很不理解她的工作,甚至还有过抱怨。不过,自从去年经历了7月的洪水、8月不断反复的疫情后,让我对物业管理这个行业、对这群和她一样的物业人有了新的认识。1月初的这波疫情,让我们再一次分隔两地。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条河     
武君女41岁武君学生时代的愿望是当一名舞蹈老师。因为跳舞是她最大的爱好,老师是她最理想的职业。如果不是多年前那场家庭变故,她现在的生活可能是另一番情景。武君说:怎么活都是活,为什么不快乐一些?即使我不能给我女儿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我起码可以让她乐观地看待这个世界,让她学会愉快地和别人相处。如果生活是条河,我愿意做一条快乐的小鱼。  相似文献   

5.
我在4年前逃离了工作了14年的内地一家国有企业,一头扎进了深圳的物业管理行业。当和过去的朋友联系时,我向他们说,我干的是物业管理,是中国的朝阳行业,而深圳又是全国物业管理的发源地,代表着国内物业管理的顶级水平。总之,我在深圳做物业管理是一副很荣光的样子。若有朋友来,  相似文献   

6.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她做了这辈子很重要的决定——坚决不买某自主品牌的车?她的心态是否能够揭示当代中国汽车消费者的一个重要特点百无聊赖,打开了平时不甚关注的多媒体短信,其中一条信息,让我对自己的定位顿时清晰起来。短信说:调查显示,高端人群、大众女性和80后正成为中国消费主体;我,隶属于中国消费主体的中坚力量,因为首先我是女性,然后我还是80后。  相似文献   

7.
<正> 一、公私不分的人。阿丽在办公室喜欢上网聊天、用电脑写私人信件,几次让老板看见了,她也不在乎。一次,阿丽在同外地男友"煲电话粥"时被老板看到了,叫人事部辞退她,有人为她求情,老板怒气冲冲地说:"你认为她只打了一次私人电话?她肯定经常这样做,否则怎么连我都不防?" 二、脚踏两只船的人。大李是个业务  相似文献   

8.
<正>她是一个普通人,但她的事迹不普通。她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在2017年4月6号中物协理事会上,她当选中物协理事会副会长。有人说创业难,但做女士创业成功更难,她就是黑龙江万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俐。2016年10月27日,在牡丹江市电视台演播大厅里,牡丹江市委刘忻书记、高岩书记,亲手将"牡丹江市首届十大创新创业之星"的奖项颁发到了李春俐的手里。2016年对于  相似文献   

9.
我想有双手     
“假如你失去了双手怎么办……”这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面对的残酷假设。然而,对于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镇满天红村的少女隋香来说,这不是假设,而是3600天噩梦般的现实。——作者题记 1998年6月22日,当我第一次看见隋香的时候,隋香笑着说她平时最喜欢剪和画,喜欢唱歌和听歌,还伸出脚来说,昨天蚊子在她的脚上叮了七个包。其实,眼前这个乐观可爱的16岁女孩,原本最有理由悲伤,因为她没有手。“我学会的歌很少,我们家没有收音机,也没有录音机,都是跟别人学,或是在电视上学,我出事那年,他们都说我活不长了,我喜欢看电视,家里就借钱给我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1988年10月5日,时年6岁的隋香,在几个小朋友的帮助下,因为好奇,爬上了自家菜地里一处新安装的并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变压器,她母亲张玉玲的回忆,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10年前那不幸的一刻。“当时正是秋天卖白菜的时候,她爸跟我一起从地里回家,我点火做饭,他爸给马拌草料,马车留在地里了。我对隋香说,你可不能上马车跟前去啊,没寻思到孩子会去爬变压器。回到家,我刚把火点着了,他爸给马拌完草,一出门上道,就看见隋香从变压器上一冒烟就下来了。摆在父母面前的,是女儿焦黑的两臂,对于这个老实巴交的贫寒农户来说,世界就像块突然折断的洗衣板,再也拼不成原样了……由于当地医院无法进行截肢,隋香转院到了哈尔滨。虽然时至今日,几乎中国所有的医院门前,还都挂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牌子,或是写着“救死扶伤”的标语,但是对于寻常百姓来说,看病没钱,牌子和标语又能值什么?“医院要押金四千,我们当时拿不出。那个时候,孩子对我说,‘妈妈,你别哭了,我就这样了。’我在哈尔滨呆了六天,天天用眼泪洗脸。”为了救活自己的孙女,曾经当过红军,打过江山流过血的爷爷,一狠心把陪伴自己多年的大马给卖了,老人把卖马所得的1500元钱,放在了医生的面前,然而,借钱也凑不够手术所需的4000元押金,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后来爷爷把隋香抱回了家,老人有一句话,至今让人锥心,“原来我以为自己天下都能打,可如今才知道,孙女都保不住。”张玉玲回忆当时的情形:“孩子的胳膊,连筋带肉地烂,特别臭,后来我都没有办法和她盖一个被子了,我就离她远点,给她自己盖,我继父对我说,‘二闺女,这孩子啊,用不上六天,她就得死。’所以出殡的衣服都给她买了。买了一套的确凉的衣服,买了一双鞋。家也挺困难的,就寻思这孩子到阴间去了,反正爹妈的责任尽到了……结果鞋也穿坏了,衣服也穿坏了,她却没有死。”讲到这里,张玉玲笑了笑,旁边的小隋香也笑了,老百姓在沉重的生活中偶然透出的“幽默”,在豁达中却又总是让人心酸。为了能给女儿治好病,张玉玲,这个连小学文化都没有受过的不识字的农村女子,学着医院的处置,给女儿买来了绷带、酒精,为了能给隋香换药,她还买了一把镊子,一天几十次,没白天没黑天地给女儿擦拭伤口,一擦就是三年。不知是命中注定,还是苦难没有尽时。已经作过绝育手术的张玉玲,在隋香8岁那年,又怀上了第3个孩子,生下来一看是男孩。他们大伙儿说我没亏待隋香,积德了,所以又来了个小孩儿。”然而,为了养活隋香,张玉玲最后含泪把小儿子送了人。“家里条件不好,隋香弟弟总生病,我就成天护理他。隋香也没人管,她爸爸给她吃饭也吃不饱,不是说良心不好,他就是不会伺候,我一瞅不行,我就说把小弟弟送给他三叔,我来伺候隋香,要不然的话,隋香非给饿死不可。她要是有手,她不会啊?可她没有手啊,我说要是把孩子给饿死了,那良心也太不好了。我上街不得让车把我给轧死啊。”“我就跟我大儿子商量,我大儿子比这个孩子大12岁,我说还是把你弟弟送人吧,要不然你妹妹就得饿死,那不良心太不好了吗?把他送给你叔叔,也不算送给外人,要不然长大了,你三叔没有儿女,妈也得给,还不如现在给了,还能救姐儿俩的命,我儿子说,妈呀,送人白瞎了(可惜)。大哭两场,说啥都不行,我说要不送人,你小妹就饿死了。最后强忍着,还是让我给送出去了。”孩子抱走的时候才50多天,吃奶还不到两个月,隋香说,妈呀,你别给这么早,还是等到吃奶100来天吧,我说,傻孩子,等喂那么大,妈就舍不得了,没有办法,隋香那时候瘦得和筋人似的了,脸都没有血色。一天饿得直打晃儿。”隋香10岁那年,在母亲超乎常人想像的辛勤护理下,残臂上的伤口自愈了,母亲开始教没有手的女儿学习生活。她让隋香学会用脚来自理生活。洗衣服、刷牙、洗脸、梳头都用脚,东北睡大炕,母亲就把黄豆撒在炕上,让她用脚来拾。慢慢地隋香学会了用脚来面对生活,甚至还能用脚来纫针,用脚来缝东西。针扎了脚,都扎出血了,扎了无数次的伤疤,钻心地疼;用剪子来剪东西,在脚上剪了无数次的口子,但是她始终坚持,永不放弃。我问隋香,是什么使你如此坚强地来面对这一切,一个16岁少女的回答真正让我感到了吃惊。“说来话长了。人家总笑话我,说我没有手,说我活着还不如死了好。但是我想,别人这么说我,我要活得更坚强,再苦我也不怕。人家能做到的为什么我做不到呢,难道是因为没有手吗?但是,没有手我也要能做到,没有手,我要用脚来代替手,当我比他们做得更好时,他们就不会笑话我了。做这些事情,对我自己有好处,也可以不憋屈吧,衣服破了,自己可以补,不用妈妈来补了。”也许,没有什么再会比一个残疾孩子的自尊心更容易被伤害的了。隋香告诉我,她穿衣服都是穿长袖的,可是走路的时候,袖子总是空荡荡地晃来晃去,有人笑话她,拿她开心,而她最痛恨的事情就是别人玩她的袖子。从小,隋香为了避免别人说她残疾,就总是在屋子里呆着,用脚帮助爸爸妈妈收拾屋子,喂喂小鸭,喂喂小鸡。你想出去玩儿吗? “我想出去玩儿,跟他们玩儿,可想了,但是……我很怕一些人说……我就总在家里呆着。可以帮妈妈做些事情,减轻妈妈的负担,(出去玩儿过嘛?)玩过,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在一起玩皮筋,跳皮筋,跳高,以前都磕过,把膝盖都磕出血了,(怎么办?)嗯,磕出血了就磕出血了呗,我自己不能做的事情,都学一学吗,不能说怕磕了,疼啊,就不去做了。”一个没有双臂的孩子的勇气和勇敢,往往是寻常孩子所无法可及的,然而,在一个年仅16岁的孩子心中,竟还有深深的仇恨……“我听妈妈说,我在病重的时候,有人对妈妈说,你给她一针,让她过去吧,这人我很忌讳他(她),为什么你那么坏呢,让我妈妈给我一针,如果她要是你的女儿,你会怎么想呢?你会给她一针吗?小小的生命,来到人间很不容易的,一旦她有了不幸的遭遇,你就要让她过去,那不是太不负责任了吗。每一个父母,生了孩子为什么呢,就是为了给她一个生命,让她好好地活着,但是,一旦她有病的时候,你为什么让她‘去’了呢?我觉得不公平。”在隋香用脚画的一幅画中,画上有一只哭泣的小狗,隋香告诉我,小狗流泪了,因为它被抛弃了。十年间,面对冷嘲热讽,小隋香好几次忍不住了,想一死了之……她的母亲告诉我,“我劝她说,你别看人家说,你瞅瞅你父母待你多不容易,不管别人说什么,我说你要坚强活下去,不看别人看你妈,你要会做什么事情,做出来,让他瞧一瞧看一看,咱们做出来的事,跟正常人也不差哪儿,他们有手的,还没有咱们做的好呢。”对于再坚强的母亲来说,女儿没有手的日子都是艰难的,没有了一条腿,拄着拐杖还能走路,而没有两只手,就等于没有了生命。“特别是女孩子,女孩子的事情比较多,有的女孩子有一只手,可以做一些事情,我都不能做,我却要用脚做,有时候用脚都不能来做的……”泪水打湿了隋香的面颊,她用脚拾起毛巾自己擦干净,新的泪珠又潸潸而落。”爷爷家现在还在地里住,爷爷都70了,还在地里面种菜,成天在地里面爬呀爬呀,我的心里很不好受。”想没想过以后父母老了,你去照顾他们? “我没有手,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代价,一旦他们老了,或者说病重了,我不管想什么办法,我要为他们讨药,买药,不管走多远的路,只要这个药能够治好他们的病,我会走很远很远,一直到有这个药为止……” 16岁的少女隋香告诉我,因为家里穷,家里人从来不过生日,从小到大,她从来没有吃过蛋糕……英 (此稿在采访过程中得到北京建工医院宣传处张国庆同志大力协助,特此感谢。)I WANT A PAIR OF HANDSA girl of 16 with a nightmare of 3600 days.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29日,记者和北京中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树炎谈起物业管理的取胜之道。“有许多业内人认为国外的一些物业管理水平都高于国内的物业管理水平。我不否认,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但在我看来,我们一点也不必他们差。我发现,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一样也能做到,而且我们做的比他们好。”  相似文献   

11.
我经常玩笑说:农民房加上物业管理等于别墅,别墅减去物业管理就成农民房了,物业管理专业带来的附加值是如此之高。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物业管理人自己要认识自身的价值,认识自身创造价值的能力,更是呼吁物业管理人共同来正视物业管理行业。  相似文献   

12.
想做小公主的女人 这是我在台湾见到的一对夫妻:丈夫坐立难安,妻子却是理直气壮。她说:“这么多年来所受到的苦,让我痛不欲生。这一股恨,我是不吐不快。现在,我要做个小公主,这个梦非圆不可。”丈夫却说“我不是已经乖乖地什么都依你了吗?已经做到百分之八十,要做到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有这么一则寓言: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让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这是挺有意思的一  相似文献   

14.
羡慕     
《冶金企业文化》2011,(2):34-34
有这么一则寓言: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让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一声声赞美、一项项荣誉眷顾朴实憨厚的熊友建时,他总是说:“作为一名清洁工人,我做得还不够,但我会尽心尽力去干好。”2007年1月12日下午,来自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品牌物业管理经理人云集深圳五洲宾馆,参加2006中国物业管理嘉年华暨首届《住宅与房地产》物业管理金榜颁奖盛典。当主持人宣布获得“金榜年度人物”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个月月友供职于日本丰田,我问她为什么不考虑去欧美企业,她说她呆在丰田不是因为薪水,只是觉得太喜欢丰田的文化了,然后她给我介绍丰田的文化:“我是一个喜欢自由的人,不喜欢被人颐指气使的,我们经理给我下达一个任务,我觉得合适我就去执行,如果我觉得不合适我会和他辩论,他说过我了,我就去执行,说不过我,我不会去执行,经理白己就去做,等他做完了,他会告诉我到底谁的决策是对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路上,《中国物业管理》这本书启迪了我的职业生涯,带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情怀一路同行,因这种"同龄"让我和她之间多了一些缘分、多了一份依恋。《中国物业管理》的15年,也是我踏入物业行业雄关漫道,上下求索的15年,感谢《中国物业管理》杂志这位老朋友多年的陪伴,愿未来共成长。《中国物业管理》杂志作为行业权威媒体,反映了行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改变生活方式,人只活一回,如果有机会,人生应该能多转换几种活法。我从最高法院辞职创建中法网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持反对意见,但都没能动摇我。我拿辞职通知书时,一个老同志拿退休通知书。她说,“我就在这里(最高法院)工作了一辈子。”当时她的感觉是什么,我说不太清,但我觉得我的决定是做对了。我喜欢把事情越做越大,为了大事情、值得做的事情,我可以舍弃一切。能让我们中法网整个团队凝聚到一起,大家觉得很有价值、值得去献身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迎接世贸、向全世界在互联网上提供中国法律服务是国家和民族急…  相似文献   

19.
潘虹秀 《中国企业家》2010,(16):138-138
7月21日,我们几名记者在等待刘捷音,相互打听他现在到底是什么职位。他带来了名片,头衔是常务副总裁。我不太明白,奥凯为什幺让副总裁代表公司对外发言?  相似文献   

20.
暑假快到了,家住南京的姜女士又在四处打听各类暑假儿童兴趣班的招生情况。去年暑假,她给5岁的儿子凯凯报了个英语班,没想到儿子一点没兴趣,一个假期过去了,凯凯不但26个字母念不下来,连普通话都退步了。最近,姜女士买了架钢琴,打算今年暑假再给儿子报个钢琴班,非让儿子学出个名堂来。邵女士也是如此,前年暑假她给女儿报了个小提琴班,孩子不愿意学,打骂也不见效。去年又报了个书法班,仍没学出个名堂,不得不半途而废。今年她发愁地说:“我管得越多,孩子就越不爱学,反倒使母女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许女士正相反,她吸取了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