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的台湾当面临全球城市或区域竞争化的趋势时,城市行销可期望透过更清楚外在的竞争优劣条件分析,拟定一整体国家(区域;城市)的长期、短期建设计划与执行过程;而具世界观,强调“专业整合”与“经验交流”的国际会议,在城市行销透过“外部引导”与“内部决策”的过程中,以触媒的角色来整合城市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写字楼是聚众多工商、行政、金融、信息、中介、文化和生活服务机构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办公场所,比邻(或坐落于)商业中心区或商务中心区(CBD),属于广义的商业地产范畴。写字楼的开发、建设、租售和区位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是城市经济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3.
一般的物业服务合同的内容大多数为保障性工作,仅限维持物业小区的基本生活秩序和环境,且操作区域和成果均在业主的专属区域(也就是户门)以外,进而会出现一种现象:物业公司虽然按服务合同履行了职责,但业主因未体验到所期望的服务仍表示不满意。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个伪命题,物管服务范围本身就限于公共区域及其设施设备,而业主租户对物管服务的概念还有待普及,不过这个问题倒引申出如何显性化物管服务的问题,显性化就是如何让业主或租户能够了解、知道、感觉或体验到物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巨型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迈入协同发展阶段的高级形态,具有多维要素流高效互动的空间、网络特征。珠江三角洲正呈现经济繁荣、空间连绵、市场一体、功能分化的特征,并正迈向“巨型城市区域”,以珠江三角洲为实证研究对象,借助多源大数据刻画其功能节点与网络特征,并进行发育测度。研究发现:(1)“功能城市区域”不断涌现,多级节点体系形成。区域内共192个功能节点,其中核心城市广州占49个,深圳42个;(2)区域间要素互动剧烈,广佛跨界单向紧密、深莞双向紧密,深圳多中心网络结构明显,广州核心边缘结构明显;(3)区域整体繁荣并形成以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为核心的四大功能区域;(4)珠三角深嵌于全球—地方体系,功能节点不断重组,形成巨型功能地域。随着各类流要素向内湾集聚,珠江三角洲未来将形成更完整、高级的一体化区域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5.
全球城市史     
《科技与企业》2006,(8):70-70
这是一部“从中石器时代到现代,对城市历史进行了一次扫描”的书,本书作者、都市学家乔尔哈特金以其神奇之笔,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似曾相识但又别有意境的城市世界。他从远古中石器时代城郭的宗教根源入手,分析了古代印度和中国的集镇,并由此把我们引导到“正统城市“的雏形上,再进一步解说从拜占廷、中东地区城市乃至中国的长安、开封,到威尼斯及其后的城市商业帝国的崛起,再到后来的工业城市(从伦敦、芝加哥和东京到上海及底特律),直至今天的后工业化城市和城市郊区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孪生城市”作为我国未来城市治理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故而,当前城市宏观尺度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到中观尺度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LIM)都需要进行适配于“双碳”需求的更新升级。因此,从“双碳”目标出发,对城市信息模型的构成体系和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的政策引导、行业标准、软硬件设施和人才储备等方面进行分析考究,可窥见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和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3日至7日,第26届中国深圳(春季)房地产交易会(以下简称春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本届春交会首次引入“城市土地展”,各城市土地交易中心等联手成立了“城市土地发展联谊会”。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5月,青岛西海岸新区积极探索新型城市治理模式,借鉴深圳等地“物管城市”经验,启动“物管城市”改革试点,并将试点地点选择在了当地老城区所在的隐珠街道。经过一年多的试点运行,隐珠街道实现了从“众多小区无人管理、公共设施落后、道路破损无人修”向“物业管理全覆盖、城市治理主体多元化、城市服务品质大提升”的华丽转身,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城市治理服务的“隐珠模式”,并且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中央媒体以及青岛日报等地方媒体广泛报道。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搞好社区建设和规范物管行业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都市圈是城市群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由核心城市及其周边城市和和域共同组成的联系紧密的一体化区域。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发展的潮流。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都市圈的世纪,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是都市圈间的竞争。南京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也是全国九大都市圈之一。其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一个核心”和“两个圈层”。“一个核心”指的是包括南京主城和以主城为核心、半径约30公里范围的城镇和潜在的城镇发展地区。“两个圈层”即核心圈层和紧密圈层,核心圈层是与核心城市联系紧密、接受核心城市强烈辐射,城市间相互作用最强、最广泛的区域,包括核心城市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镇)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资讯·行业     
《住宅与房地产》2014,(10):43-43
1全国物管工作座谈会在绵阳召开探讨物管发展方向9月11日,全国物业管理工作座谈会在绵阳召开。来自全国4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城市房地产主管部门负责人80余人参加了会议,深入探讨了完善物业管理市场机制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物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物业管理、规范管理业主大会、强化物业企业监管、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解决维修资金使用难等热点、难点问题。(转自新华网四川频道)  相似文献   

12.
城市物流中心商品库存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红启  刘凯 《物流技术》2002,(10):16-17
1引言物流中心是综合性、地域性商品空间位移集中地,它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融为一体,承担产品从出厂到最终用户过程中的相关服务。城市物流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有较为固定的服务对象,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可以描述为:其上一级是区域物流中心(对上连接生产商,向下服务于多个城市物流中心),其下一级是城市内各个配送中心(直接服务消费者)甚至直接是单个消费者。一个城市内设定的城市物流中心可以不止一个,视城市规模、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及其空间分布而定。在我国,对城市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方面的理论依据还不是十…  相似文献   

13.
由于信息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智慧城市逐渐体现出生命力,而作为智慧城市核心内容的智能化信息服务成为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本文从株洲市“智慧城市”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智慧城市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功能,设计了株洲“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模型,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服务的转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绿色宜居(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目标而非城市发展定位 建成绿色宜居城市(也叫生态城市)是许多城市的理想,不过.是将绿色宜居(生态)城市定为城市发展目标.还是将其作为城市的发展定位,是一个现实问题。如素有“汽车城”、“电影城”、”大学城”、”雕塑城”、“森林城”等美誉的长春市,提出将建设绿色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有专家建议,应将建设绿色宜居城市作为长春的城市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从小城市如江西宜春到大城市如上海,全国有100余城市将其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但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各地却刮起一股“人造生态”建设风潮。许多工程只考虑好不好看.有没有气势,没有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了典型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比如,一些城市通过“筑坝拦河”、“挖地造湖”,圈引流经之水打造城市“水景”,不让或少让“肥水流到外人田”。据统计,在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就有16个大中城市完成或计划了“人造水景”。各地对此的投资金额少则数亿元,多则数十亿元。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公示了《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草案,对未来十年福州的发展进行了规划。草案显示。中心城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东扩、南进”。采取“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的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区三轴八新城”的空间布局结构。而随着“一区三轴八新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的确立,将推动福州由滨江型城市向滨海城市跨越。  相似文献   

17.
物业管理(简称物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在辖区内实行“统一管理、综合服务”,是一种市场性的社区管理新功能。在物营发展的同时,本市确立了“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颁布了《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明确街道组织的工作重点是“社区管理与服务”(简称社管)。由于关系尚未理顺,在社区这个“微型社会”中,物管与社管发生了职能混淆与  相似文献   

18.
魏盼生 《潮商》2015,(5):8-9
在即将跨入“十三五”的关键时刻,汕头市交通运输部门及早谋划汕头市综合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全市初步规划重大(重点)项目共48项,规划总投资823亿元。记者从汕头市综合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专题研讨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汕头市将强化作为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构建区域交通航运中心,全力打造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升级版”。  相似文献   

19.
陈燕 《东南置业》2013,(10):38-41
俗语有云,“要发展,先修路”。可见交通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从我们当前省会城市福州的交通发展上看来,它在起点上就显出有点先天不足。福州又名“三山”,凶地理环境上三面环山(北有屏山,东有于山,西有乌山),  相似文献   

20.
徐松竹 《民营科技》2009,(2):110-111
“不废江河万古流”。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昭示:科学发展,环保先行。发展是第一要义,没有“碧水蓝天”的发展是不可能持续的。近年来,浏阳市全力治理浏阳河污染,实现从“全国重污染县(市)”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历史跨越,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带来勃勃生机。浏阳河治污从三个战略转移人手,以“碧水蓝天”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