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民增收,2004年3月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共同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下简称为“阳光工程”)。阳光工程是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非农产业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29日,团中央领导带领全国各团省委领导200多人,专程来镇江视察镇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康桥工程”。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对康桥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镇江的经验在转移农村青年就业、服务农民、帮助农民增收方面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各地团组织要认真学习镇江的成功经验。镇江市这项旨在转移农村青年农民就业的致富工程,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各地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这一精神,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引导农民向城市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然而,笔者发现,在众多劳动力转移中,这些“剩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衢州市2003年开始实施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一年多来,该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深得民心。据衢州市农办劳动力输出工程处的同志介绍,截至2004年7月。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共培训农民18.9万人次,累计组织外出务工农民近4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4%。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政府出面,营造“打工经济”,用“打工经济”反哺农村经济,增强了农村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广大农民通过外出打工,不仅挣了票子而且换了脑子,起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致富一地”的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6.
农村“三变”改革指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深入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集体、农民的“死资源”变为“活资产”,让村集体和农民群众享受到入股分红收益,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切切实实让农民富起来,简称“三变”改革。通过调研,我们看到农村“三变”改革在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解决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方面成效显著,通过“三变”改革有效实现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7.
“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目前,我国农村待转移的劳动力在1.3-1.5亿之间,今后五年内将形成劳力转移的高峰。劳动力大量外出在带给农民富裕的同时,也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某些“副作用”影响,应全面客观地对其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率先、奋进、富民、务实”的发展目标。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富民的大事来抓,并确立了“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完善服务”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构建了多元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台。2005年,全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5000人。其中区外转移5000人,新培训农民近6000人;全区劳动转移增加收入65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60元。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名词。在“工”前冠上“农民”两字,歧视绝非停留在字面上,不公之事时常在城市演绎着。何时能让农民与城里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现在,这个问题已进入国家决策视野。入世前夕,一条有关取消面向进城打工农民七项收费的政策正式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城乡目光一齐——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月 4初正式启动。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 2003 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 —划》,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部等六部委从今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是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就业为目标。按照“…  相似文献   

11.
本刊2005年第6期“账务实例”刊登王焱的《浅谈“转移支付”资金的核算》一文中提及:对于不能一次性从转移支付中出资的工程建设项目要通过一段时间累计集中的核算,可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有关费用,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工程完工后,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将“转移支付”转入积累,借记“转移支付”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笔者认为将“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村本级工程建设项目不妥,愿与王焱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不可忽视职业技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  赵忆杰 《农业经济》2004,(12):30-3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当前全党、全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国家农业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为农村劳动力这一“商品”贴上标签,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不可忽视,也不应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农业部等六部委组织实施的阳光工程,目前在全国28个区示范地区全面展开。阳光工程是以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总体原则全面推进,2004年作为试点年,有250万农民在阳光工程中沐浴党的阳光雨露。  相似文献   

14.
梅河口市把“一推双带”活动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课题,全市城乡奏响劳动力转移旋律。目前,全市农村向农产业转移劳动力4.7万人,占剩余劳动力65%,农村劳务经济收入4亿元,平均每户农民靠劳务增收1400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丹阳市界牌镇改造和提升原乡镇企业,大力发展“老板经济”,“块状经济”和“凤尾经济”,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在探索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张旭 《农业经济》2006,(4):21-21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如何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当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农村摆脱贫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笔者对葫芦岛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及构成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当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程怀儒 《南方农村》2009,25(6):32-35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头等大事,它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众多的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而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将沉积在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的确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级政府做好大量工作,努力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加快农村工业化建设的步伐,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增强农民的就业适应能力以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农民数量的多少密切相关 ,因此 ,要想富裕农民 ,就必须减少农民。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诸多制约因素明显的情况下 ,必须寻找有效途径和采取相关措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增收。洛阳市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该市“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2006年洛阳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5.3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提前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目标。但从目前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05,(4):F003-F003
湖南省怀化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于2000年8月成立(以下简称“中心”),“中心”集学历教育、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输出为一体,组织管理全市农民素质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履行政府培训农民的工作职能,主要是组织实施全市农民教育,绿色证书教育、农科教结合,青年农民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