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4月以来,政府采取宏观调控。对此,理论界、经济界、企业家众说纷纭。忧心忡忡者说:名为“宏观调控”,实为“行政控制”,如果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保持目前的状态,中国经济难免会有急转直下的危险,股市长期低迷不正说明了这点。盲目乐观者说:中国经济并未出现全面过热,政府现在采取的措施,只是亡羊补牢,宏观调控给人一种“救火”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而且自去年以来,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避免了一次经济的大起大落。最近在北京开幕的“2004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为宏观调控正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经济范畴,而不是泛指政府对涉及全局经济问题的干预。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我国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还不得不暂时采取某些计划体制下的政策和手段,但是,要认清这些非市场运作的局限性和过渡性,更不能因此而修改宏观调控概念,如把宏观调控等同于政府干预,认为宏观调控应包括结构调整,应包括对企业或行业的“有保有压”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2004-2011年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财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由盈利、成长和规模三个子指标构成.通过追踪2004-2011年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变化趋势及深入分析发现:2008年以来中国500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指数呈现波动态势;不同行业、地区之间企业竞争力存在差异性;国有企业占据规模优势,民营企业更具盈利能力.企业应该采取“适应性选择机制”去适应并影响外部环境,采取“能动性作用机制”去强化内部治理;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以求实现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短缺问题一直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发展难题。2006年3月,翰威特(Hewitt)公司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有13亿多人口,最大的资本是充裕的劳动力。可一旦到了管理层。人力就出现供不应求之势。而在2008年中国人力资源新年报告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彭剑锋教授也谈到:“中国企业现在最缺的是领导人”,并认为:“最大的人力资源问题还是企业家的自我超越和领导力的提升,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只要解决了企业家问题,解决了团队问题,其他人才问题都好解决。” 当企业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候,大多数的企业老总往往从外部市场变化、内部管理流程等方面去考虑原因,而很少有老总意识到自己也许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目前,正在从事总裁教练的张伟俊先生正是着眼于解决企业家领导力问题,那么总裁教练是如何帮助企业家提升领导力的呢?在总裁教练的辅导下企业家产生了哪些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知名领导力教练张伟俊先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各行各业带来极为深刻的变化。按照世贸的规则和规定,首当其冲的是减少政府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直接干预,彻底地执行“政企分开”。如何管理好整个行业,采取哪些有效的机制和措施,协调政府和企业和各种关系,带领整个行业抓住机遇,参入竞争,迎接入世后多方位的挑战,使汽车行业能顺利地度过幼稚期,夺取行业大发展的制高点,这将是汽车行业协会决策者面对的急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盛婉玉 《经济论坛》2004,(14):52-53
中国加入WTO后,众多跨国公司的涌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国内众多行业面临着技术换代和整合,使国内企业一方面有着对“狼来了”的恐惧,另一方面也有着与“狼”共舞的雄心壮志。面对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和新进入者的强大威胁,国内企业何去何从?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摆在了中国企业家的面前。中国商界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并购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企业并购的潜力被释放,由于企业家是并购决策的主要发起者与领导者,企业家社会网络对并购也会产生影响,这在转型经济的中国尤为突出.基于627家中国上市公司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并购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行业内、外的企业家社会资本分别与行业内并购、多元化并购正相关的假设得到部分支持.企业家与地方政府的政治关联对于企业的省内并购、企业家与中央政府的政治关联对省外并购均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厉以宁: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樊纲:怕的是过热后长期变冷中国经济是否存在过热现象?两位国内知名经济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结论。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的特点是怕冷不怕热,从现实看,目前不存在过热现象;樊纲则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表现出过热的趋势,政府应当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进行抑制。两位经济学家是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上发表上述观点的。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视角》2006,(12):3-4
经济摆脱大起伏猜想: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宏观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都将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利润不断上扬,物价保持相对稳定,能源条件继续改善。解读:宏观调控并非“经济急刹车”。作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控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熨平”经济运行的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协调增长,这是政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尤其是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完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宏观调控显得尤为必要。中国经济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