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锦鲜明的艺术特色与其所生活的环境、审美情趣、本民族文化传统有紧密的联系.黎锦的文化价值不仅表现在艺术审美价值,而且还在于它所传达的社会认识价值,在于能够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的经济开发价值.对黎锦的文化价值的认识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抢救和开发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陶晶 《魅力中国》2013,(10):87-87
民族声乐文化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不断的继承、借鉴、吸收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有丰富的演唱形式、优秀的艺术作品、丰厚的理论文献、科学的训练方法、妙不可言的风格特点在内的方法和体系。民族声乐艺术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声乐艺术一样,最初都是在人类生活中的劳动,宗教,爱情,教育等方面产生的,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音乐语言方式。通过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和风格特点的研究,对于更好的诠释和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和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间文学是各民族特点的再现,土家族民间文学是反映土家族人民生活、生产和斗争的情况,是土家族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土家族民间文学的特点体现着武陵山区土家人的社会生活形态的独特的发展和变化。也表现了土家人爱憎分明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电影《飞屋环游记》为实例,分析了音乐在电影中的艺术作用,即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与刻画;对电影背景气氛的渲染。同时说明了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黄云 《西部大开发》2011,(2):131-131
音乐教材是教师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而教材的内容又是教材的依据,是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的编写思想和意图,学会分析和利用教材,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文化、知识等艺术特点.学会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表现能力、学科综合能力以及对音乐文化的理解,积极地融入到音乐教材的分析处理中,形成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就如何挖掘初中音乐教材中音乐艺术的特点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6.
刘阿山 《魅力中国》2014,(27):66-66
自古以来,音乐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历史过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从晚清开始逐步变化转型,在经过五四新文化思潮的洗涤后,民族器乐的创作成为中国艺术门类中发展速度较快,成绩较为突出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7.
程爽  王震宇 《魅力中国》2014,(27):68-68
本文对中国多元文化在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艺术价值的渗透、运用、融合与发展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从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的形成以及人物的性格、音乐的创作手法等方面,创作性的运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故事背景、民族乐器等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艺术价值融合,其发扬中国多元文化艺术价值,合理借鉴西方文化艺术,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华梅 《魅力中国》2011,(18):105-105
在传统时代艺术总是保持着令人向往的神性,随着传媒时代,尤其是大众传媒时代的来临,艺术却在一步步地失去其光华的神-陛外衣,即艺术的通俗化,然而,艺术的通俗化即失去了神性之后的遭遇,让我们感受到神性的可贵。本文着重探讨《海上钢琴师》一片对艺术神性的展示。  相似文献   

9.
《孟子》一书比较完整地记录了孟子与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对话论辩.研究孟子的论辩艺术对今天各级党政干部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过去研究《论语》,主要侧重于探索孔子的政治、道德、伦理等思想,事实上《论语》作为语录体著作,包含着孔子丰富的讲话艺术。研究孔子的讲话艺术对今天的各级党政干部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歌剧《苍原》是一部采用西洋大歌剧形式而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史诗性正剧。《情歌》作为歌剧中唯一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其音乐创作与演唱形式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很强的抒情性特点,突出了抒情性咏叹调在该歌剧中的巨大魅力以及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万熹宇 《魅力中国》2013,(29):99-99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经典的范文,这是一篇结构精巧严谨的典范性说明文。叶圣陶笔下描写的园林景色常常是楼榭假山、移步换景、小桥流水等美景在读者的脑海里千百回的浮现。苏州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城市,它几乎包揽了中国所有的名园。正是苏州园林以精致、小巧、自由、淡雅和写意见长,兮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本文就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文化、写作特点等做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13.
韩冰 《魅力中国》2013,(32):77-77
《运河谣》以京杭大运河为创作背景,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展现了运河上人们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本文简要介绍了《运河谣》的内容,并根据其创作特点。分析其创新性特点,其创新点对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与学习作用。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歌剧艺术的发展离不开20世纪俄侨音乐发展的时代背景,20世纪俄侨音乐家对哈尔滨歌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哈尔滨音乐家们继承和发扬了俄侨音乐家的专业能力和艺术修养,为弘扬哈尔滨的歌剧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小凤 《魅力中国》2010,(35):285-285
《西施》是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第一部原创中国歌剧,也应当代表着中国歌剧的最高水平。作为国家大剧院的首部原创歌剧,歌剧《西施》以西洋大歌剧形式呈现了西施的传说这一流传已久的中国题材,将中国的文化元素注入世界歌剧艺术的宝库,让优秀的中国歌剧演员用中文演绎民族题材的西洋大歌剧、西施》通过歌剧这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让更多人关注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尹星  胡婷 《魅力中国》2010,(4X):66-66
本文通过对《印度之行》中阿齐兹的形象分析,讨论其性格中的自尊与自卑因素及其形成原因。进而联系到中国社会现在存在的一些相似社会状况,最后得出关于文化交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滕非 《魅力中国》2010,(32):265-266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他的作品中独具一格的是,他将异国曲调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这些作品深受广大歌剧爱好者的喜爱。作品中的异国曲调分别采用日本、中国和美国的民歌,而这些民族语汇的运用是普契尼歌剧音乐中特有的艺术语言,勾勒出了作品奇妙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李江 《老区建设》2007,(1):20-21
本文阐述了江西革命老区音乐的现实性和群众性。简略的记述了少数音乐战线上文艺战士的动人事迹。说明了文艺工作者在为革命事业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实践中,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革命的情怀。确定了文艺工作者与革命军民要建立牢不可分的血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李雪 《首都经济》2014,(12):82-85
短短几年,国家大剧院收获的不仅是科学的剧目制作体系,更成功地用雅俗共赏的低姿态,让歌剧在这里从小众走向大众。  相似文献   

20.
王玲 《魅力中国》2014,(27):72-72
豫剧艺术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和特有的中原音韵而倍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从形成至今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曲调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本文基于传统艺术来探讨其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