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业已启动的诉讼程序中依法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为诉讼第三人,确认诉讼第三人必然会受到本诉的制约,而立法对行政诉讼第三人如何确认只有粗略规定,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这与行政审判客观上要求对相关各方利益做出公正裁断的矛盾十分突出。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认,应结合行政实体法运作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外延和司法审查的有限性及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变化的可能性,综合判断,区分类型。  相似文献   

2.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源自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之规定,即"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该制度实施以来,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但是也出现许多困惑,以至于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含义、诉讼地位、权利和义务等存在诸多争议,究其原因在于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本文试图结合相关理论以及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借鉴西方国家的第三人制度理念,来重新界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含义、和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3.
陈丽琼 《理论观察》2007,(5):112-113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缺陷不仅使其与诸多诉讼原则相冲突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弊端。学术界对于改革还是改良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从法律渊源和诉讼理论来看,针对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弊端进行改良,更有利于我国当事人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谢凯 《魅力中国》2013,(26):290-290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已对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缺乏相应操作细则。本文针对民事诉讼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的具体适用问题展开研究.试图在参考有关国家和地区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该制度的具体适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是民法学界长期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就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起源、理论基础、我国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有关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仲裁与诉讼是解决民商事纠纷最为有效的两种方式。在诉讼活动中经常涉及到第三人,而仲裁活动以往一般不涉及第三人。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商业交流的日益加强,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复杂的经济纠纷,致使众多争议突破了传统的当事人双方的范畴,而出现多方当事人纠纷,即涉及到争议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因此,在我国适当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是仲裁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美国法院受理的专利诉讼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占据其中的90%.传统的对抗性诉讼结构决定这一过程常常极为复杂、耗时且存有较大争议.学习和借鉴此制度,在这类案件中引入一个中立的诉讼参与人,以一种没有偏见和相对中立的身份向法院提交不同于当事人的观点、意见或者补充性事实和证据,将有助于减少双方意见分歧,提高法院裁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便于及时、有效、公正、准确解决专利纠纷.  相似文献   

8.
白天保 《发展》2012,(7):49-49
《民事诉讼法》第五章中的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其中第五十六条规定:“第三人即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在司法实践中,曾出现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本文以案例剖析如何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法对第三人权益保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如概念的混乱、对第三人保护标准的不统一等,导致侵犯第三人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期待法律对第三人权益的保护更加明确、具体,祈盼《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10.
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立法和实务上都承认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对此还未作规定,理论研究尚不充分,难以适应司法审判实践的需要。本文拟从比较法分析入手,以明晰我国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必要性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婉妍 《魅力中国》2011,(2):152-152
占有辅助制度起源于德国,对于民法体系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德国民法典》侧重于保护占有人的权益,使得第三人尤其是善意第三人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阐释了占有辅助制度的特点,并结合其特点分析占有辅助关系中对第三人权益保护的问题。笔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在占有辅助制度下仍应当适用。  相似文献   

12.
高俊飞 《特区经济》2014,(6):163-164
无权处分涉及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很多学者从解释论层面来探讨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如对无权处分的效力的探讨;也有很多学者从立法层面来构建第三人利益保护制度,如物权行为的引入。但各种保护思路存在如下缺陷:侧重于对无权处分的相对人的利益保护,而忽视了对原权利人这种第三人类型的利益保护。本文通过区分第三人的类型,提出对不同的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思路:通过认定无权处分合同有效和善意取得制度来保护无权处分相对人的利益;通过重构物权变动要件和完善追认权制度来保护原权利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虚假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入手,并分别从道德和经济层面、法律制度和司法运行层面分析成因。从大陆法系国家对有效自认效力的确定,英美法系国家对虚假民事诉讼分类和认定分析,得到对我国相关制度完善的启示。最后,文章结合了对域外相关制度的考察,从建立社会诚信评价体系,提高虚假诉讼违法成本,完善民事侵权责任体系、损害赔偿制度和禁止撤诉制度,加强诉前预防、识别和诉中防范机制,完善民事证据制度、自认规则和民事调解制度,完善第三人权益保护诉讼制度,寻求专业机构、人员介入帮助,司法运行方面改进等方面提出对虚假民事诉讼治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过程中,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利害关系的对象不仅仅是行政相对人,在实践当中非行政性对人的权利与之也存在着密切联系.文章主要探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第三人的界定问题,并对此第三人权利保护的措施尝试性的提出了观点.  相似文献   

15.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着眼点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出于债的非公示性、现代交易的竞争性与稳定性以及法律制度的价值考虑,第三人侵害债权在其主观构成上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应该有所限定,故意是第三人侵害债权时的应有主观状态。  相似文献   

16.
刘俊芳 《特区经济》2011,(8):240-242
通过一典型案例可见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不能有效保护夫妻共有财产中隐名共有人的合法权利。揭示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善意第三人和隐名共有人利益衡量角度,设计出保护隐名共有人的制度平衡策略:增加第三人的注意义务,由律师负责相关审查来减轻国家赔偿责任和明确隐名共有人权利。  相似文献   

17.
当事人居于自愿原则所形成的私法契约——仲裁协议,是仲裁活动存续的基石,但在商事纠纷解决中仲裁裁决的效率和权威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引入,不失为是一项解决路径。有限地突破当事人的自愿性,在立法上完善传统仲裁制度,适当转变当事人自愿性应用的理念,为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创设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吴婷 《特区经济》2013,(8):165-168
承诺制度是反垄断执法中的重要措施及制度之一,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将其纳入反垄断法中,该制度的优势也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实践证明。我国《反垄断法》的第45条也将该制度吸纳其中,但该制度却未将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权益保护纳入调整范畴中,致使该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本文在提出第三人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中第三人权益保护的现状及不足,并结合域外经验和中国国情,从立法、执法、司法的角度对我国承诺制度中第三人权益的保护提出制度完善建议,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概述了表见代理的有关法律规定,分析了表见代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我国《合同法》第49条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构成要件;赋予被代理人追认权;增加表见代理中第三人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姚欢  张俊 《特区经济》2006,(1):296-297
近年来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问题引起法律界的关注。文章基于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侵权性质,分析了损害赔偿责任主体、损害赔偿类型与范围、赔偿金额的计算与赔偿责任分担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