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保证。几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积极性的增强,人大选举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从1953年第一部《选举法》的颁布,到1979年通过新的《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再经过1982、1986和1995年对“两法’响三次重大修改和补充,使我国的选举制度,在体现广泛民主上,实行了县、乡直接选举、选民和代表联名推荐候选人和差额选举三项重大改革,待别是对差额选举作出的规定是我国选举制度的一大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上面…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其政治权利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发展的进程。但选举法却违背宪法,维持了城乡居民选举权的不平等,这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弱化了农民通过选举直接代表自己从而表达政治意愿的权力。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这种不公平现象将导致更大危害。因此尽快修改选举法,实现城乡居民选举权的平等是实现政治和谐的必经之路。当然提高农民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农民能够更有效的行使选举权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其政治权利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发展的进程.但选举法却违背宪法,维持了城乡居民选举权的不平等,这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弱化了农民通过选举直接代表自己从而表达政治意愿的权力.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这种不公平现象将导致更大危害.因此尽快修改选举法,实现城乡居民选举权的平等是实现政治和谐的必经之路.当然提高农民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农民能够更有效的行使选举权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2010年《选举法》正式实行,通过这几年来的乡镇换届选举,我们感受到选民日渐高涨的政治热情,民主前行的脚步.但是,当前我国乡镇换届选举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何以客观的态度对待这些存在的缺陷,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无疑会使基层选举工作更能够严格依法办事,使民主的脚步更加坚实,使我国的乡镇人大选举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从8:1到1:1     
3月14日上午9时12分,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的2909名代表投票后,为亿万人关注的《选举法》修正案获得通过。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比1到4比1的变化。现在,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1比1,达到“同票同权”,“4个农民等于1个城里人”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这一刻.成为我国选举制度向前迈进、不断完善的见证.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向前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区建设》2010,(4):F0002-F0002
<正>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自此,中国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同票同权"时代正式来临。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由8:1到4:1再到1:1,彰显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也标志着广大农民政治地位的提高和话语权的扩大,对广大农民政治权利的保障,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备受关注。这次《选举法》修改的一大重点就是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和农民民主权利的保障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首先要保证农村选举程序的公正合法,采取有力措施杜绝贿选;其次要化解农村“两委”矛盾,避免互相争夺权利;三要建立强有力的村民自治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村委会选举是村级民主的起点,它促使民主从书上、墙上走向田间地头。截至2008年底,我省农村有27364个建制村,绝大多数进行了7次以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当前,村委会选举呈现出良好态势:一是选举工作趋于常态。村委会选举从初期需要党和政府强力推进,转变为主管部门的常规工作。二是选举程序不断规范。各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选举,  相似文献   

10.
蒋明华 《理论观察》2006,(6):104-105
选举平等是宪政主义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但我国选举制度在法律制度的规定和选举的操作方面都存在诸多违反平等选举,限制选民平等权的现象。思想观念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是选举平等问题存在的重要根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深入认识和落实平等权,完善选举法和组织法,加强法律监督,包括建立我国的宪法诉讼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张白云 《魅力中国》2010,(4X):84-84
选举权是公民参与选举的资格和前提,即公民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在公民权利体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核心地位,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公民的选举权具有双重属性,即权利加机会。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对于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它关涉公民自然人格的完美和政治人格的完整。我国目前对公民的选举权的理解过于偏狭,简单的认为选举权就是投票权。其实则不然,选举权是一个权利群,它包括投票权、提出候选人、自我宣传权、知情权、罢免权等一系列的权利。因此,现阶段我国公民选举权的保障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尤其是对选举权这个权利群的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农村村委会选举是中国甚至全世界最大的民主,9亿农民5亿选民行使民主权利挑选自己的当家人;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选民之多,当世无可匹比。为了解第三届村委会选举的情况,广东省农调队最近走访了省民政厅并在化州、中山、普宁、惠东、连平和南雄等6个县(市)开展了有  相似文献   

13.
政治选举是民主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对我国的政治选举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增强了选民和候选人之间的互动;促进了政治选举的信息公开化;强化了选举过程中的宣传教育功能。同时,互联网也会给我国的选举工作带来一些不利因素,需要政府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以促进我国政治选举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在解决问题中前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50年以来,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条适合中国农村社会特点的基层民主化道路正在形成。这其中,村级选举的成就尤令世人属目。1984年,福建省走在全国的前列。开始了第一届村委会的选举。20年来。福建各地经过一届届村委会选举,绝大多数的村庄选出了群众满意的村委会领导班子,一大批素质高、年纪轻、能力强的新任村干部走马上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历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都存在一些诸如贿选等不容忽视的选举违法违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福建基层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2003年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施行5周年。近日。我们特请来两位嘉宾。就如何逐步推进和完善福建基层民主建设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自治组织,以此来实现农村基层民主。文章从我国农村选举的现状着手,运用F.Tonnies的共同体的思想来对我国农村选举过程中村民们选举的动机及民主选举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探讨了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政策、法律、文化等方面对农村选举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谁来保障亿万流动农民的选举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委会选举由"静悄悄的革命"到大张旗鼓推行的历史性跨跃,以火爆之势席卷神州大地,有人评价说其热度和力度不亚于"土地改革"和"包产到户"。随着村委会直选的全面铺开和纵深发展,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加以解决和回答,村民资格如何确定就是其中之一。村民资格确定中的问题关于选民的确定,新《村组法》①中规定了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年龄;二是村民资格;三是政治权利。其中年龄条件和政治权利条件规定得比较明确,执行起来基本不存在什么争议。但是,由于目前没有一个权威性的解释,在实践中村民资格如何确定就成为村委会选举中的一个十分有争议性的问题。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中,各地大多都是以户籍  相似文献   

17.
按照现代选举原则的要求,我国现行选举程序在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造成选民产生一定的厌选情绪,客观上影响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都要求必须完善我国目前的选举程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民主选举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村民享有的”四个民主”权利之一。健康和完善村民民主选举制度.是我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村民选举的现实困境.探究村民自治背景下民主选举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正>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和表决选举法修改草案的最大亮点,即在于通过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而让人民享有更平等的政治尊严。由于老区大多在农村,可以预见,随着今后老区农民代表数量的增加,将更有利于政府听到老区基层农民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从劳动合同条款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或商定条款两大部分。必备条款是指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有的条款内容,它包括: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