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税和地税的结合对地方税收的征收和服务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家和地方税收相结合的历史渊源和政策原因,探讨其对企业税收征管的影响,并提出了风险影响的对策,希望能对国税和地税合并后企业的发展提出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5年我国正式开启了国地税合并改革。文章以2015年为断点,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以会计年度与2015年的距离度量改革的渐进过程,研究国地税合并后税收竞争对我国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提高了税收征管水平,抑制了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税收竞争,优化了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提高了民营企业投资效率。今后,中央政府在制定规则时应更加注重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而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也应把握好“度”的问题。此外,还应综合评估国际形势及影响,从国际经济关系与经济全球化视角审视税收竞争的经济效应,并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合理选择税收工具。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2018年国地税合并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从税收征管独立性视角考察了其对企业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会导致企业总体债务规模显著上升。区分债务类型来看,国地税合并未促使企业增加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银行贷款,而是促使企业增加了不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商业信用,这一结果否定了债务税盾效应假说,而支持了流动性约束效应假说。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以及成本转嫁能力较弱的企业中,国地税合并对企业债务规模的促进作用更为凸显,再次验证了流动性约束效应假说。此外,文章还发现在国地税合并之后,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股利分配显著下降以及财务风险显著上升。文章结论表明,在国地税合并改革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注意税收征管加强给企业带来的流动性约束,这对于现阶段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税收工作的不断发展,税收征管中不时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同一纳税人在国地税间“同人不同管”,集中反映在国地税间数据信息互不完整、互为缺位、不能共享,造成税源控管、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等方面严重失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建立国地税间联系交流制度,实现税收数据信息充分共享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营改增背景下,财税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业务的重新划分带来全新的征管格局,现有纳税服务资源与纳税人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间矛盾日渐凸显,同时全面信息化的浪潮让传统的纳税服务模式难以适应,这些变化对国地税纳税服务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应对以上变化,全国国地税开展联合治税的合作,其中联合纳税服务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而基层国地税的联合纳税服务是否能持续推进则关系此项工作之成败。在此背景下,文章从营改增前后变化入手,找到当前基层国地税联合纳税服务的三大问题:原有纳税服务方式不适应全新的征管格局、联合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满足纳税人的需求、现有纳税服务手段不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并分析原因,从合作理念、联合制度、合作范围、共享软件、服务模式、长效机制等六方面提出建议,为化解基层国地税联合纳税服务的当前问题及进一步完善联合纳税服务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国内企业并购重组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实物问题,以期对企业在并购活动中降低并购成本,高效实施税收筹划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税、地税机构分设、分征分管的税收征管体制的合理性一直存在争议。现行体制存在权力交叉,税收征管成本和税务遵从成本双高等问题。税收征管体制合并是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提高税收行政效率和完善分税制改革,降低"税收交易成本"。税收征管体制合并要贯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精简税政,并在若干自贸区先行先试,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并购的兴起,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规范一直在不断完善.文章试图立足于新准则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规定的变化,对我国集团企业的财务报表合并范围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9.
10.
“两法”合并的最大好处是公平税负,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不平等的税收待遇既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又削弱了国内企业竞争力,不利于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税收征管不利。而当前,无疑是进行“两法”合并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1.
郭平 《华东经济管理》2003,17(5):115-117
本文从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产业保护取向下的税收保护政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及当前的机制结构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原因,希望对我国中央政府制定政策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We argue that tax policy in Japan is on a shaky empirical ground. First, until recently, no serious attempts had been made to estimate labour responses to taxation,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prime-age male workers. Second, while there is some stock of empirical analysis on labour supply response of female workers, few studies have appropriately allowed for the budget constraint structure implied by the tax system. Third, as a corollary, there is not a reliable stock of empirical estimates to quantify the frequently employed concepts of “disincentives to work” or “distortion.” Given this state of the literature, we introduce our estimates, and calculate the degree of distortion using the concept of the marginal cost of public funds.  相似文献   

13.
申燕 《改革与战略》2010,26(3):164-166,170
公路设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巨额的资金需求,公路成本补偿成为当前我国公路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作为世界上公路网络最发达、公路税收体系最为完善的美国也面临同样的公路筹资难题。为了应对这一难题,美国近年来在公路税收领域进行了许多重要变革。系统研究美国公路成本补偿资金的来源、结构及发展趋势,无疑会对我国未来公路税收的设计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车船税的性质是财产税,本文基于此出发点,从车船税的概念、发展历史、功能方面研究,得出了现行车船税及新草案严重偏离车船税是财产税的本质,针对不足并且创新性提出了车船税的征税模式的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不同形式的争议不仅会影响产学研结合中主体各方的利益 ,而且会给产学研结合造成冲击 ,甚至会对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形成阻碍。为预防出现上述争议 ,产学研结合的主体各方特别是知识产权的创造方 ,应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尊重和维护主体  相似文献   

16.
税收筹划作为一种节税行为应当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但在现实条件下,由于政府征税与纳税人追求最大利益是相违背的,双方就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政府在实际征管中要考虑政府的政策选择和纳税人对此的反应和行为选择;纳税人在实行筹划行为时会权衡自己所能得到的利益和可能受到的惩罚,双方博弈的后果最终会达到一种均衡,使得征纳双方都能接受。  相似文献   

17.
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方法,理论界一直处于不断探求的过程中.学者们逐步意识到寻求一种更能准确反映虚拟经济特征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深入探索愈来愈重要.近年来复杂性科学迅速崛起,其研究问题的视角对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复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理论与实证双方面分析得出,虚拟经济波动呈现复杂性系统的主要特征;并借助复杂性系统的演化路径,探索出虚拟经济波动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加强资本市场管理 实现安徽经济腾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税费改革是以农村分配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减轻农民负担为核心的改革。本文以安徽省滁州 市南谯区农村税费改革为例,阐明了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税费改革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 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政策与法律的关系角度揭示了农村税费改革从党的政策形态向法治形态演进的规律 ,同时 ,进一步从税收的本质特征方面论证了农村税费改革的前途必定是农村税收法定。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债务膨胀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交织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官员晋升锦标赛竞争机制使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具有制度的内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官员晋升锦标赛与地方政府公司化;二是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三是逆向预算软约束与土地财政金融化。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一方面增加了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呆账、坏账的信用风险,影响到政府信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诱发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