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致力于破解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融资难题,切实为中小企业参与海洋经济发展扫清障碍近年,浙江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然而,与发达海洋地区如台湾、广东、山东相比,无论是海洋产业总值的绝对数,还是其在GDP中所占比重,浙江仍存在很大差距。浙江海洋经济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短缺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东、中、西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困扰东部地区的主要问题在于资源约束、产业集聚的负效应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基础设施与制度环境的发展不足、民营经济数量有限以及“西部输出资源、东部加工制造”的垂直分工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是制约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使用中国省级层面数据探究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和贸易依存度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贸易开放水平对经济发展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对比中国不同区域可以发现,东部地区在劳动力市场与国际贸易市场上发展较为完善,中西部地区还需缓和中西部地区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不平衡、增加贸易对外开放程度、增加企业自主研发等方式来提升地区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浙江必须着力开发26万平方公里海域,构建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再创资源小省、经济强省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和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突破了建设用地不足、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基础薄弱等发展瓶颈,在区区1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上创造了资源小省、经济大省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苏勇军 《宁波经济》2010,(3):8-10,14
海洋旅游是众多海洋经济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浙江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旅游资源、坚实的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快捷的旅游交通条件以及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巨大的客源市场。在建设海上浙江的大背景下,必须提高认识,把握发展趋势,把发展海洋旅游提升到战略高度,协调各方力量,整合海陆资源,促进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海洋时代的先行力量,或会在浙江域内产生. 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获批,到"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的确立,直至现下的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敲定,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有条不紊、步步为营. 日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以下称"《规划》")正式向外公布,这也是全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未来图景将不再囿于浙江板块,而是向全国范围延伸.《规划》中的诸多新政,不仅对舟山而言是一次大提升的机会,对浙江而言更是预示着不可限量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海水淡化是从源头上增加水资源总量的有效手段.目前,浙江以反渗透膜法为主的海水淡化技术及其装备产业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已建成的淡化水产能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以来,国家进一步重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为浙江海水淡化产业创造了新的政策机遇.为适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应当发挥优势、未雨绸缪,推动浙江海水淡化产业加快发展,做强做大海水淡化技术装备产业,增强海岛和沿海缺水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涛 《浙江经济》2012,(17):48-49
宁波应以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路径,积极融入上海海洋经济和海洋金融建设,努力运用上海的金融优势资源,为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支持沪甬在海洋经济中的战略对接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长三角诸多城市当前的战略重点。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指出"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有利于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进程"。从上海的角度来说,也希望以浙江和广大长三角地区作为重要的发展腹地,实现海洋产业的有效整合。宁波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加上与上海在历史、经济、金融、航运等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双方有条件、有愿望、有可能进行更有效的对接。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大批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中西部地区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劳动力就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新的血液。然而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成为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江西建立现代服务业基地有其有利条件,但也有明显的发展障碍。对此进行进一步思索和探讨,对促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娃哈哈西进     
佚名 《西部人》2003,(8):19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商人已迈出进军西部的步伐.无数五光十色的浙江小商品遍撒大江南北,浙江街、浙江市场随处可见.90年代后,浙江一批知名企业纷纷前往中西部投资实业,开设生产基地,展开了更深层的东西经济融合.在今天看来,西进的创业家们无疑获得了成功,西部市场上铺天盖地的“浙货“便是明证.……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点在山区26县,山区26县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就在于产业发展。通过山海产业协作,提高山区造血能力,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换,筑牢山区共同富裕之基山海产业协作实现共同富裕(一)海洋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有助于带动山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浙江建设海洋强省具有较好基础。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海洋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据2020年初步统计,全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9200.9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GDP比重为14.2%。2020年,全省沿海7市(杭州、绍兴、宁波、嘉兴、舟山、台州、温州)GDP总量增长至51621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由81.9%增长到82.8%。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沿海海岸带地区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全省域推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2.
说2011年是浙江的海洋经济之年,并不矫饰。这一年,一条围绕海洋而展开的转型之路正在浙江铺陈开来。自今年2月正式获批为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思路日渐清晰。以宁波、舟山等地为先导的浙江沿海地区,其发展海洋经济的先行态势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包容性增长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兴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在发展海洋经济时,需要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发展理念的要求,积极探索实现浙江海洋经济"包容性增长"所必需的"公平发展"、"均衡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4.
浙江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必须加快建设“浙中城市群”,将乓培育成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获取与“长三角”其它城市对接的话吾权,更好地把地方经济融入到全球经济的产业链条之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海洋经济既包括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空间形成的海洋产业,也涵盖生产要素或生产过程与海洋发生一定关联的临海及临港产业。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浙江第一个国家级经济发展战略,意味着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已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6.
孙志 《北方经济》2010,(19):49-51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乡镇工业的最初资本积累和人才集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近年来,在多个地方出现的回归工程的发展模式,对于解决资金和人才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所探讨的回归工程,除了包括外出打工者中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回乡创办企业或投资一些小生意的精英人员以外,还包括回乡继续打工者.  相似文献   

17.
中西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国平 《发展》2005,(11):48-49
"产业梯度转移陷阱"问题 所谓"产业梯度转移"是指某种产业经济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展流动的常规方向.我国在产业空间布局上通常表现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即"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的二元结构关系.一个是沿海等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边缘区的经济技术,由高到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梯度,其经济、技术正按梯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另一个是,沿海等发达地区在进入现代工业化之前有一个要素集聚过程,这些地区利用其优势不断把中西部地区的人、财、物吸附过去,出现极化效应.即从中西部带走其本身发展所需的低价生产要素,形成回程现象,对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已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开发中西部地区体育市场的经济、社会环境分析●常毅臣(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兰州,730070)一、开发中西部地区体育市场的经济环境分析在制约体育市场开发的环境诸因素中,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显著的。1、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体育市场开发的先决条...  相似文献   

19.
中西部经济核心区初识高华军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拉大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当代最大难题之一。控制以至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必须强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发展中西部地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在中西部地区,选择经济核心区,既...  相似文献   

20.
国内改革红利开始释放,全球经济走向复苏,但浙江经济却面临发展瓶颈,我省民营企业如何把握住当前重大战略机遇,在国际并购市场上把握主动权,笔者从产业法治的角度提出破局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