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郑小维  孙学财 《活力》2011,(6):51-51
一、环境权与环境侵权(一)环境权的基本内涵目前.学者们对环境权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吕忠梅先生认为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以及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即人们所享有的在适宜健康和舒适的环境中生存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二)环境侵权概念环境侵权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新型侵权行为.在我国尚未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关的立法也不完善。环境侵权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相似文献   

2.
法人作为一种可以与自然人相媲美的民事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我国关于法人侵权责任制度的相关规定又不甚完善,法人侵权责任的承担问题相对复杂。文章主要研究法人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问题,由法人是否有侵权行为能力入手研究法人侵权行为,然后讨论法人侵权责任,比较法人承担侵权责任的立法模式,最后提出法人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各种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层出不穷。加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理论概述、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四个方面展开对网络著作权保护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导致侵权行为法并不能使环境损害赔偿有效实现。基于社会正义的要求,应该实行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即将环境侵权行为所生损害视为社会损害,通过制度设计,由社会上多数人承担和消化环境侵权损害,并对受害人所受损害进行填补。本文通过对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问题进行理论上和现实上的分析、思考,认为鉴于该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我国的现实情况,在借鉴国外相关具体制度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逐步建立由行政补偿制度、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社会安全体制组成的社会化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侵权问题越发严重,环境侵权诉讼大量涌现。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环境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定有不合理之处,致使受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分析我国环境民事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民事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原则提出了建议。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就由此而引起的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对改变目前我国环境侵权诉讼的混乱状况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侵权责任、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及对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环境侵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对环境侵权进行有效的遏制和打击在我国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环境侵权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论证了环境民事侵权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适当运用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对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的论述,提出了在我国环境侵权中引入此项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环境污染案件中,最关键的问题便是归责原则.不同的归责原则决定了侵权行为所具有的不同的构成要件、免责事由、举证责任等,所以对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的研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笔者通过对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侵权归责原则的学术主张和实定法渊源进行归纳和分析,结合域外的环境污染侵权归责原则,进而对我国的环境污染侵权归责原则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侵权行为法作为一门重要的部门法,具备四方面的社会功能:创设与保护民事权益功能、补偿功能、分散损失与平衡社会利益、教育与惩戒功能。这一法律机制所拥有的巨大社会功能使其适用的理性化限定成为法治的关键环节,这就引出了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问题。我国民法学界关于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存在一元论、二元论和三元论三种理论学说。本文试通过对现存几个归责原则的分析讨论和对比综合提出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婚姻法》只有离婚赔偿的规定,并没有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而当前社会夫妻婚内侵权行为不断发生,因此为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我们有必要研究建立夫妻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问题,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品侵权并不是新类型的侵权行为,在实践中是经常遇到的。但是产品因为说明、警示不充分而构成侵权,则是不常见的侵权行为。因此,对这种侵权行为也应当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改革发展迅速,然而不少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不断滋生的著作权侵权事件即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网络环境下著作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受到侵犯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滞后、人们对具体侵权行为及表现了解甚少及层出不穷的新的著作权侵权方式。本文通过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剖析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著作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分析,希望能为完善滞后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提供一些思路,在网络环境下保护著作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吴发水 《价值工程》2011,30(10):318-320
构建社会和谐,必需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明确责任,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制裁违法,惩处侵权,保护权益。因此,重视民主主体权益保障应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石价值。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就以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立法目的,体现了保护民主权益的基石价值,是社会和谐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传统民法理论以对法人本质的承诺为出发点研究法人侵权行为能力,本文以实证法学为理论出发点,肯定了法人的侵权行为能力。并从侵权行为法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法人侵权行为能力的内涵,即法人侵权的自己责任和非自己责任。从而提出了对我国未来民法典设计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没有直接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但是却对知识产权的直接侵权行为起到了诱导或者帮助的作用,或者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扩大了直接侵权的损害后果,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行为。共同侵权行为是指加害人为2人或者2人以上共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共同加害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知识产权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以不同的调整方法实现了知识产权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鉴于我国在知识产权间接侵权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空白,知识产权间接侵权制度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何晓飞 《活力》2013,(10):177-177
我国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十问,明确使用了“精神损害赔偿”一词。精神损害是指自然人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而产生愤怒、绝望、恐惧、焦虑、不安等非物质性痛苦。一、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具有以下特征:1.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主体是自然人,我国现行法律不支持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因法人没有思维活动和心理感受,无法像自然人那样因被侵权而产生压抑、悲伤、羞辱等情绪。无法感受精神痛苦。  相似文献   

16.
共同侵权行为是侵权行为的特殊形态,由于其行为人的多数性、加害行为的复杂性,导致了实践中对其责任判断的困难。而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共同侵权行为方式越来越复杂,因此理清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对于共同侵权法律制度内容的设定及司法实践的判断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责任保险从本质上说是侵权行为之责任风险转移,是一种愈来愈被人们认可、重视并希望被用来规避责任风险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尤其是现在,民事责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特别是在侵权责任领域,责任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加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可能性和责任程度迅速增加,这也就促使加害人不得不寻找可以转化其民事赔偿责任的方法和途径,侵权责任制度的变化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必须对责任保险市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发展趋势等问题作深入研究,以期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也在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隐私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根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隐私侵权行为现状进行分析,阐明了电子商务环境下隐私权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根据原因的分析最终提出解决的办法,加强了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隐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浅析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法院的一则判例入手,探讨网络侵权行为对于传统国际私法中侵权行为法律选择问题的挑战。网络侵权给国际私法中传统的法律适用带来了新的问题,并构成了一种特殊类型的侵权。国外司法实践对于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采取了法律选择的单边方法,这一方法存在其自身的缺点,但仍然可为我国的有关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
柏森 《活力》2012,(16):61-61
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已是全民共识。而环境权的确认、保护与实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反观我国的环境法制现状,诸多的立法缺位使环境权益的实现状况不尽如人意。没有救济权的权利结构是不完整的,至于环境侵权领域,一方面是环境损害的严重化.另一方面却是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落后。我国的环境损害赔偿法的学理研究和立法.应当以“国内法”为最终目标,以提供解决环境损害赔偿事项的合理答案为目的。本文对于环境损害赔偿法制的反思和制度设计.追求体系化的目标,重于实体方面的探讨而很少涉及程序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