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是否升值也引起了各种猜测。去年10月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又掀起了对人民币汇率的新一轮讨论,刚刚实施的加息政策也进一步加大了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仅仅是汇率水平问题.最根本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问题。目前要按照市场化原则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更富弹性的汇率制度。适当扩大汇率浮动空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选取影响汇率的两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实际有效汇率进行协整和误差修正建模,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估计,并对198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在1993年第四季度到1998年第三季度以及2003年第一季度到最近,人民币均衡汇率是出于上升的趋势,而在其他样本期间处于下降趋势。2.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像西方国家所认为的那样被严重低估,而是围绕行为均衡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并没有被中国央行所操纵。  相似文献   

3.
我国2000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引起了国内各界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基本内容、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沿革、本次改革的背景及人民币汇率改革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4.
一、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1994年我国改革了过去长期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全面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制度,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这些改革措施奠定了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及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并轨以来,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到1996年底,人民币汇率由并轨之初的8.7RMB/US ($)升至8.3左右,升值约5%.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而加重危机,我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采取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成功地稳定住了人民币汇率.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由于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升值,从而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成为我国汇率政策的主要取向.1998年以来,人民币的美元基准汇率的变动幅度不超过1%.我国事实上实行了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5.
宏观基本面新闻是否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市场化进程中的人民币即期汇率与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NDF汇率为例,考察了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中美两国基本面新闻对人民币/美元日汇率变化的影响.发现:样本期内基本面新闻对即期汇率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受制度层面因素约束,影响程度较低,基本面新闻对即期汇率变化的解释力只有5%左右.通过对市场化的人民币NDF汇率的考察发现,基本面新闻对汇率变化的影响程度有所提高(8%).尽管如此,从两个市场来看,汇率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2005年之后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本文简要论述了人民币汇率的发展进程及现状,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在08年以后政府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分析,最后,提出应对汇率波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汇率传递是其影响经济的重要渠道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视角,选取1997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为样本期,采用E-G两步法分析人民币汇率对国内价格CPI的传递效应.实证发现,2005年7月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CPI的传递效应存在结构性变化,汇率制度的变迁降低了传递效应,并对实证结果提出相应解释.  相似文献   

8.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及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 2005年7月21日,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等原则,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并向上调整了人民币汇率水平,即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由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在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基础上,人民币汇率每天波幅在±3‰内.此后,为了配合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银行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汇率改革的配套措施,到目前为止,我国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如下图所示)虽然存在小的波动,但大体来说人民币汇率呈上升趋势(间接标价法).  相似文献   

9.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人民币汇率走势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本文拟就未来几年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及人民币的走势提出一些看法.由于人民币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是通过与美元的汇率套算得出,本文中所指的汇率仅指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比率.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出台,宣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均发生了变动.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自公告发布之时起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实施10年之久的非正武町住美元汇率制度寿终正寝.国内外市场上喧嚣近3年之久的"人民币升值论"成为现实.人民币汇率长期调整的方向和经济影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要闻回放     
2007年人民币汇率11次创出新高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月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7595元,这意味着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4.52%。2007年以来短短1个多月中,人民币汇率已经11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按照2006年12月29日的汇率中间价计算,新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累计升值了492个基点。(来源:新华网)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汇率价差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利差及资金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自身的滞后一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之差是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资金存量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也会对汇率价差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境内和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货币当局应将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汇率价差的备选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流动资本的监管;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进一步深化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之上,培育和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 R)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人民币将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这标志着人民币成为第一个被纳入SD R篮子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里程碑式的飞跃.与此同时,人民币加入SD R也将人民币汇率推上了风口浪尖:短期内此举虽然可以稳定人民币汇率波动,但是结构不合理性,金融市场泡沫叠加问题仍待解决,因此要稳定汇率市场预期;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可能出现震荡下跌,因此要求汇率进一步市场化.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出发,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对比加入SD R前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变化,探究其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包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变动、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本文首先比较了人民币升值、贬值和维稳的影响,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同时本文从三角套汇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之间的关系,考察人民币对国际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动特点.最后本文考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完善,提出了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和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决定自2005年7月21日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拉开了第二次汇改的大幕,此次汇改放弃了以往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机制,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着我国汇率向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使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外汇市场也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对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研究,通过引入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Hurst指数,估计汇率市场Hurst指数,并依据Hurst指数对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算术加权平均法和几何加权平均法分别对2006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了测算,并利用测算结果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关系,同时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运行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牵动人心,在市场上备受瞩目,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是金融市场经久不衰的热议话题.2020年6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震荡升值,引发了各界关于人民币是否正进入升值新周期的激烈讨论.《汇率的突围》在总结回顾了2020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之后,就根据"汇率跌多了会涨、涨多了会跌"的逻辑,指出前期人民币汇...  相似文献   

18.
国外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基本认为,2008年之前人民币存在大幅低估,国内研究则认为低估程度有限.但在2008年之后,国内外研究者对于人民币汇率是否需要进一步大幅升值却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在货币分析框架下建立了均衡汇率的决定模型,确定了决定均衡汇率的因素为国内外相对货币供给量、相对国民收入和相对利率.基于理论模型,选取了1994年1季度至2012年2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和失调幅度.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样本期内呈现高估和低估交替,且具有一定的修复调节机制,总体未显著偏离均衡水平,不存在大幅低估.因此,我国应继续坚持“自主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各阶段的变动对我国的贸易结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人民币汇率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进而影响我国的贸易收支、贸易结构.总的来说人民币升值促进了我国的贸易结构优化.当前我国要调整产业组织结构、进行贸易创新,稳定人民币名义汇率,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以一篮子货币为中心,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最终实行人民币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发现.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实际上总体已呈升值趋势,2005-2008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0.7%;2008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窄幅波动.同时2005-2008年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22.5%和25.0%;2008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先升后跌,至2009年末分别累计升值3.3%和3.4%.总体而言,2005年7月汇改至2010年初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了14.6%.但是对于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不管是在理论界,还是在中美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这一现象,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