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的抽象化是一个自然的、必然的过程,从实物货币到金属铸币,从金属铸币到信用货币,从信用货币到纸币,从纸币到电子货币,货币是越来越抽象化了,正是由于这种抽象化,货币的一般性、普遍性、权威性才能得以更好地彰显.  相似文献   

2.
电子货币对货币及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货币是信息、通讯技术及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是纸币取代铸币以来货币形式的又一次根本性变革。电子货币具有提高流通速度、降低交易费用的显著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并对传统货币形成替代趋势。电子货币的出现挑战了现有的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银行货币创造体系,并对货币发行、传统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存在很大争论。本文通过对1650~1936年近三百年间中国的货币供给、货币制度和货币结构的变化,以及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经济近代化过程中货币与经济的关系。研究表明:18世纪货币量的充足供给推动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为现代经济的成长准备了条件;近代时期的货币供给特别是纸币和银行存款快速的增长,则直接推动了近代意义的投资、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货币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变迁和现代经济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数字货币利用去中心化的技术和发行数量确保数字货币价值的稳定,并应用区块链等数字网格技术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不需要承担获取、发行和处理实物纸币和硬币的成本,且在金融体系中流通时可对其实时跟踪,具有分布式记账、独特加密技术、去中心化结算等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数字化工具要成为主权化的货币必须获得国家信用的支撑,兼顾人们对币值稳定和货币政策的需求,即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才是法定数字货币--即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issued Digital Currency,CBDC)。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高句丽政权的货币形态。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第一,高句丽不仅使用实物货币,还广泛使用中原王朝的铸币;第二,其货币形态演变经历了实物货币(布帛、谷物等)、贵金属货币(金银条块等)、金属铸币(明刀币、汉五铢、开元通宝等)等几个发展阶段;第三,其形态演变的边界并不清晰,存在实物货币和金属铸币并存、多种不同时代的货币通行的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6.
从金属货币到纸币,货币发行的宿命是从分散走向集中,然而在缺乏监管的条件下集中的货币发行将出现货币超发,也就是本文提到的"货币发行陷阱"。在提出货币发行三假说"货币发行次优假说""货币锚定不可能假说"和"货币非国家化不可能假说"的基础上,本文论证分析数字货币必将遵循历史一般规律,最终由中央银行集中货币发行权。本文认为,通过政策鼓励大型互联网机构研发数字货币值得商榷;从长远看,决定中国数字货币发展前景的根本因素是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增长,而不是发展数字货币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作为新时代的支付工具和交易媒介应运而生。相对于纸币,电子货币更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然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对货币供给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学者有关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影响的文章,首先,描述了什么是电子货币、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然后,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电子货币如何通过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给;最后,从定量的角度把电子货币引入货币供给分析的模型中,通过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这一系列方法,分析我国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为:现金损失率的下降会提高货币乘数,而电子货币使用率的上升会降低货币乘数,因此,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乘数的变化不具稳定性。可以说,电子货币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会影响货币供给量,从而弱化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8.
比特币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计算产生,本质是一种P2P(PeertoPeer)形式的数字代码。而比特币的出现就像是纸币的出现一样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计算机已占很大比重,几乎达到普及和多方面被应用,出现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更便捷于纸币的新型货币形式就有着一定的必然性。纸币因使用的便捷性而取代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货币,现在出现一种更优于纸币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货币也是货币使用中的一种进化。但比特币又是不同于纸币、金、银这些货币的,比特币有着一套完整的支付系统,不像纸币依以金银衡量,纸币在交换中是代替金银贵金属货币存在的,说到底,纸币只是因其便捷而代替金银的一种交换过程中的被政府认同的媒介。这种媒介会受政治、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纸币基于贵金属货币存在,贵金属有限,而纸币却可以多印刷,这样就会有通货膨胀等问题出现。这只是一个例子。相比于比特币,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化名)在其介绍比特币的文章中有说明,比特币的数量是固定于2100万个的,所以比特币同贵金属相似,数量上是有限的,就表现了其的稀有性,直接用于使用可防止通货膨胀等现象。避免一些因素对货币的直接影响,使用比特币相当于古代使用贵金属货币,因为这种货币受大众共识认可,  相似文献   

9.
姚前 《金融研究》2018,459(9):37-55
作为新兴事物,数字货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货币理论出现了“失语”,需要新的解释逻辑。本文基于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范式,构建了基于交易费用与共识成本优化的逻辑框架,利用一致同意规则重新解释了物物交易、物“权”交易、商品货币、贵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到数字货币的货币演化。研究发现,货币是一致同意规则下的社会共识。让所有成员的铸币收益均等的货币方案,才能获得一致同意,成为公众广泛接受的真正货币。私人数字货币不符合货币一致同意规则,因此难以成为真正货币,更遑论取代满足一致同意规则的法定货币。展望未来,法定货币或将出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从而更好地降低交易费用和共识成本。本文探索性提出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AI模型和学习算法。  相似文献   

10.
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替代所产生的货币供给创造效应,使中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环境更加复杂。本文所做的研究表明,中国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的替代一方面扩大了中国人民银行监控下的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中国人民银行监控外的货币供给。本文选取1995-2015年的数据测算了中国电子货币替代流通中纸币的货币供给创造规模,进而为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数字货币使用率正逐年增长,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纸币与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是数字信息时代的产物,是数字技术与金融体系结合后的产物,是为了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产物,它代表着货币的未来发展方向。数字货币不同于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货币,它可以被用于真实的商品与服务交易,它的出现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提供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数字货币的现状出发,浅析数字数字货币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究数字货币的发展方向与未来。  相似文献   

12.
数字货币作为可替代纸币和电子货币的新型货币形式,在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需要、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从数字货币起源和发展演进出发,比较分析了数字货币相关类型代表和特点,归纳总结了各类数字货币对货币体系、支付体系和金融稳定等方面的影响,并针对国际社会和主权国家可能带来的风险,提出我国加强监管、增进研究和全球合作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9年,数字货币可谓赚足了眼球。一边是Libra等稳定币或加密数字货币的不断升温,一边是各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实,货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表现形态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现在已从实物货币发展成信用货币,甚至从有形货币越来越迈向无形货币,未来也将进一步迈向数字货币。  相似文献   

14.
数字货币改变了传统货币的形态、流通方式及支付方式。目前,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走在世界前列,在降低发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支付和清、结算的效率,提升了供给和流通控制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对数字货币带来的安全问题、数字货币与现金管理如何定位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本文通过数字货币环境下央行现金管理履职如何转换,研究数字货币与现金管理定位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虚拟货币的定义和分类,探讨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进而构建涵盖虚拟货币的新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货币供给理论。本文认为,虚拟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其与现实经济的联系以及与现实世界货币(传统货币和电子货币)之间的互动关系,虚拟货币对现实世界交易性货币的替代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非货币,则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虚拟货币的类型;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货币,则会直接导致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增大。基于此,本文讨论了虚拟货币发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就相关监管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论网络货币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种新的基于网络的支付结算工具——网络货币应运而生,它是继中世纪法币取代铸币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革。网络货币从不同层面上影响到现有金融理论体系。本文从阐述网络货币的特点、职能出发,分析网络货币对货币需求、货币政策以及货币计量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统货币形态变迁陷入"囚徒困境":金属货币(金银)体系下更多是货币短缺,引发通货紧缩;信用货币(纸币)体系下更多是货币泛滥,催生通货膨胀。运用分布式总账等破坏性创新技术的数字货币的诞生为破解传统货币形态变迁的"困徒困境"提供了崭新思路。通过归纳梳理国际、国内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审慎评估私人数字货币(PDC)核心技术,权衡"双刃剑"的利弊得失,探索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制度框架与关键技术,并对稳妥渐进推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作出审慎周密的演进安排。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货币的演变也即将进入数字货币的新阶段。2016年初,周小川行长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指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主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便利性与安全性,二是做到保护隐私与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平衡,三是有利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与传导,四是保留货币主权的控制力,表明数字货币在我国的发展将由货币当局采取可控、逐步、有序推进的原则实施。本文即是基于此,分析由货币当局发行数字货币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货币演进:货币替代与货币合作的综合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货币发展也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当前普遍的信用本位货币制度下,货币单一化表现为国际货币一体化,其实质是世界货币信用化。世界货币信用化和货币一体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中货币发展的内在规律,其实现的途径是当前多样化国际货币的归一。以货币替代与再替代表现的国际货币竞争将贯穿货币一体化进程。世界货币信用化需要超国家权威的国际货币管理机构,国际货币的融合需要国际合作。铸币利差的归属与分配,将成为货币一体化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国际货币一体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世界货币信用本位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刘明瑞 《海南金融》2021,(10):28-36
货币宪法学是基于社会契约理论与人民主权原则,关注公民与国家之间财产配置结构问题的研究视角,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的公私博弈毋庸置疑是数字经济时代法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央行数字货币的性质及其法偿性、新货币形态下公民的货币财产权、自由权的保障以及央行数字货币形态下的国家责任值得关注.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方式多元,尤其是经济学者和法学学者的研究路径呈现明显偏离.本文基于货币宪法学视角,从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货币形态——央行数字货币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央行数字货币的性质并论证其法偿性.通过明晰央行数字货币下的公民货币财产权和自由权,阐述国家数字货币发行如何对待货币民主问题,最后结合域外实践指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责任和可供参考的央行数字货币宪法规则,以期能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治理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