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打官号需要勇气,跟垄断行业打官司更需要勇气。“普通老百姓,跟垄断行业打官司,打不赢也耗不起。”这已经成社会共识。然而在2005年,我们身边涌现出这么一些人,用自己的行动吹响了依法维权的号角。他们之中。有教师.学生、律师,皆是咱普通百姓.不同的维权事件使他们站在与行业垄断较真的行列里。用他们的话说.“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说明我们想改变什么。”这也许正是他们入选十大维权人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8,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我们共同承受了困难与挑战,共同实现着光荣与梦想。我们一如既往关注那些在维权领域对社会进步和百姓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通过梳理一年来维权事件,我们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10位维权新闻人物。他们都是平民,位卑言轻,他们提出的维权主张是否恰当应由法院来认定,但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叫板大公司、状告垄断行业的维权意识无疑值得宣扬。许多霸王条款、行业潜规则在他们的呼吁下最终被修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公众。  相似文献   

3.
编读     
“3.15”维权好是好,可什么时候能在“活动”中不教我们哪个产品真、哪个产品假,哪个房地产商骗人、哪个行业有霸王条款,行吗?因为我们普通消费者永远成不了每个行业的专家,用这些方法去鉴别市场上产品的真假,会累死我们!能让那些该管这些事的、靠管这些事而吃“官饭”的人多动动吗?别老等什么举报,他们发现这类事更专业。难道他们不知道市场情况,还是他们不消费?不举不查、查而不管、管而不严,这不是失职吗!难道要13亿人民都学成各行业亿万种产品、服务项目的鉴别专家?有意思吗?有意义吗?消费者是要维权,也要参与维权,可更希望维护消费权益…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们经常嘴上喊着要维权,但当权益真正受到侵害时,却又缺乏维权意识,甚至觉得别人没错,世理本应是这样;或者担心为一点“小事”较真,别人会见笑和瞧不起,而因此打消维权的勇气。其实,在许多情况下,当我们遭遇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的行为时,完全可以通过适当途径讨回公道,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相信看了下面这些维权案例会对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看过《秋菊打官司》吗?“秋菊真不简单,打起官司来那么执着,”你可能会想。你有没有想过,在你的打工生活中,也可能会跟公司(企业)打官司?当然,谁也不愿意碰到这种情况,但如果恰好被你碰上了,你准备怎么办?!“刚来广东打工时我胆子很小,根本不懂自己有什么合法权益、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多敢怒还不敢言。”23岁的打工妹阿杨说。她换过好几个厂,在某  相似文献   

6.
近日,富士康老板郭台铭“掏心窝子”地对媒体表示“我非常坦白地告诉你,也许有时候我比较不给人家情面,当众对他们有一些比较严厉的批评,但是其实纯粹是就事论事,对所有的同仁,从人格上、从所有的东西,我们都是一视同仁。工作上我们有职务的不同,位阶的高低,可是私底下我跟大家睡宿舍,一起吃同样的饭,一起打篮球,我们不分彼此。但是,最近开始晓得,怎么样更柔性一点跟媒体朋友以及员工沟通。我很少对人家真情的告白,今天都被你挖掘出来,也许用柔的方法今天我才学到,也许我回去要用柔的方法对员工,这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有些消费在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他们或干脆不去维权,或维权途中半路退缩,原因主要是觉得生不起气,花不起钱,搭不起精力,浪费不起时间。这四个“不起”,反映出的是维权所需要的成本和消费应该怎样对待维权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郭尊华  修思禹 《英才》2012,(8):113-114
日子就像一枚枚舒缓的音符组成的平淡乐章。也许这才是最真实、最能把握的幸福。爱情是什么?婚姻又是什么?我不是情感、婚恋专家,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才能诠释这两个词的意义。我只知道,跟太太生活这么多年,我们之间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戏剧性的大悲大喜,或者常人想象不到的特别之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多是一些平淡无奇的小事情,日子就像一枚枚舒缓的音符组成的平淡乐章。不过,也许这才是最真实、最能把握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这个事情,你要跟客户沟通好,不然做什么也没用”;“你们内部先沟通好,否则我们也帮不了你们”。这两句话已经成为现今营销界极为流行的“口号”。营销管理者(特指职能部门的中层、高层),把一个“沟通”的词语用到了极致,可谓是登峰造极了。凡事需要指导和需要总部职能部门的支持,他们会对你说:你们(分部或外派饥构的人)相互沟通不好或没有跟客户做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3·15”前夕,由于多年来因代收代垫水电费,给当地物业管理企业造成普遍性的经营亏损,福建省福州市上演了轰动全国的“百家物业管理企业联手罢收水费事件”,从而向供水、供电、供气等居于“强势地位”的社会垄断企业道出了“不”字!面对水、电等居于“强势地位”的社会垄断行业,居于“弱势地位”的物业管理企业有很多被侵害的权利需要维护。物业管理企业怎样才能够从“弱势地位”走出来,去走这条坎坷而漫长的维权之路?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使我们的生活改变了许多。对于国民来讲,2003年4-5月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培养适应新生活的时期,媒体的宣传、国民的自我觉醒、政府新规定的出台,这一切都促进了我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这种改变使我们对体育、健身、健康、卫生等有了新的认识,因为“SARS”,我们不少人又突然发现运动真好,健康最重要;因为“SARS”使我们重新认识健康的生活方式,未来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改变了什么、培养了什么,能否将这种改变坚持下去,成为今后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习惯的力量》作者:[美]杰克·霍吉译者:吴溪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定价:16.80元导读:也许你已经读过很多励志书,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成功是什么,以用实现成功还需要什么。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看过后,绝大多数人最终都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哪怕只是一点点。为什么?原因就是,这类励志材料都把重点放到了“哪些事情能让我们成功”上了,而这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我们缺少的正是能阐释“如何把那些成功所必需的事情坚持下来”的真正有价值的理论和帮助。也许我们过于在意那些优秀的人表  相似文献   

13.
裘寅 《上海质量》2004,(3):39-39
又到3&#183;15。又到维权时。根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统计,去年上海的消费申投诉达到创纪录的4万件,同比增长超过10000,为历年之最,虽然今年社会各界的维权声浪依旧高涨,但是消费者却还是无奈地发现,投诉很难、取证很难、鉴定很难、索赔很难、打官司更难,维权成本和投诉量一样依旧“牛气冲天”。笔者以为,怎样才能让维权成本遭遇“熊市”,把维权成本实实在在地降下来,或许应该是明年“3&#183;15”,不,应该是今后每次“3&#183;15”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却总觉得自己越来越贫穷。而这本书里展示的经历.给我们“文明人”极大的震撼.甚至难以相信!沙漠中的“真人部落”.他们什么都没有.衣不蔽体,甚至不需要文字和语言.他们纯天然地活在天地之中.只有清风.沙海穿过心灵。他们却觉得富足而幸福。  相似文献   

15.
被这个行业塑造出来俞翠薇不知道自己是否最适合现在所从事的行业,“但这绝对不是我最喜爱的行业,我喜欢传播,希望自己能像记者一样用文字改变人们的思想,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改变人们的生活。就像欧洲一些国家一样,国王掌握的是军队,而教会掌握的是人的思想,我们很难说他们谁是赢家,但教会的工作似乎更有深度。”俞翠薇仍在不厌其烦地从事着这个相比之下“没有深度”的工作,即便给俞翠薇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也许俞翠薇还是会选择去“改变人的生活”。因为今天的俞翠薇就是被这个行  相似文献   

16.
李雨蒙 《财会月刊》2012,(12):I0016-I0016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农夫与牧民”的故事。一个农夫和一个牧民做邻居。他的庄稼总是被牧民的牛啃吃。农夫有以下几个方案可以选择:第一是把牧民告上法庭,要求牧民赔偿自己的损失,不过打官司不仅要搭上钱财和时间,而且还要与邻居反目成仇,为了一点庄稼也许不值得;第二是在农田和牧场之间修建一道篱笆,防止牛进入农田,不过修筑篱笆需要花钱买木料、钉子,还得忙活好多天。  相似文献   

17.
现在打官司虽然不像电影《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需要“拼上一死”那般难了,但也需要“踏破铁鞋”的毅力和“敢捅马蜂窝”的大无畏勇气;还要有“求爷爷、告奶奶,拜了菩萨拜灶君”,甘为“孙子”的屈就表现。不这样,你的申诉说不定拖到猴年马月,还可能成为“皮球”,被踢来踢去。一位农民为讨个公道,从年轻时告状,一直告到成为白发老翁,几乎消耗了他毕生的精力和钱财。又如,福建省寿宁县有一名叫徐国泰的人,为雪洗自己所谓的“诽谤罪”,11年来奔波于京城、省城与地区、县城之间。直到1998年7月才被宣告无罪。为使自己的精神、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田晶 《企业家信息》2011,(4):101-102
百度又一次被指责“垄断”,向国家工商总局提起反垄断调查的是互动百科。 “提交申请至今,百度没有就此跟我们进行任何正式沟通。”2月28日下午,互动百科的运营商互动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互动百科”)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这一次不存在调解的可能,也绝不会私了,互动百科会坚持走法律程序维权。”  相似文献   

19.
“这就是六西格玛理论,”我说:“太好了!但是你从六西格玛学院学成归来后,是怎样把它应用到实践中的?” “哦,当然啦,用实践来证明它!”拉里的嗓子有些沙哑了:“我们询问那些还没有被我们的服务吓走的顾客——他们喜欢美国比萨饼的什么地方、不喜欢什么地方。我们坐下来,仔细研究这些数字。此时我猜想顾客的要求是很  相似文献   

20.
最近跟几位同事聊天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他们都对于“个人品牌”的概念非常模糊。什么是“个人品牌“,新的时代为什么需要呼吁“个人品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