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刚 《经济学》2007,7(1):1-20
“充分信心的预期”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通论》可以看成是对新古典这一假设之革命。凯恩斯的产量决定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乘数过程,该乘数过程也同时反映为一个市场交易过程:Javits中心的交易日。与新古典理论所隐含的交易过程,即瓦尔拉斯的交易过程相比,Javits中心的交易日似乎更接近现实,而这样一个过程也能很好地解释了货币的循环。对于凯恩斯理论缺乏微观基础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其微观基础不存在,而这恰恰是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与新古典理论相比,凯恩斯理论更适合于解释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
3.
重商主义关于财富性质和源泉的观点是片面和不成熟的,但它是人类对现代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体系重点研究了生产领域的问题,是人类对现代社会经济生活认识比较成熟的体现。但斯密对国民财富或价值源泉的研究是有矛盾的。边际革命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强调了盲目生产并不一定能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生产必须符合消费的需要。但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片面的。凯恩斯的重要贡献是他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人类终于从宏观的角度,从国民财富价值总量循环的角度审视价值的决定问题,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价值决定问题的全貌。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学上,2006年具有纪念意义,时值凯恩斯的鸿篇巨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70周年。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宣告了“凯恩斯革命”的来临,同时开启了经济学中对“宏观”世界的探索之路。70年过去了,凯恩斯留给世人的思想财富依然熠熠生辉。作为凯恩斯理论体系重要内容的利息理论,对西方经济理论和货币政策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选取凯恩斯利息理论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进行考探,以期为我国利率实践提供一种贴近经济现实的理论参照和政策建议,兼以纪念。  相似文献   

5.
《广东经济》2013,(12):87-87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部火爆的说唱纪录片,两名说唱歌手分别出演了主张政府调节市场的凯恩斯,以及主张自由市场的哈耶克,并以说唱的方法幽默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的辩论。而这个视频的原著,就是由资深记者维普肖特撰写的《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一书。自上世纪30年代起,凯恩斯和哈耶克两大经济学大师通过信件、公开发表的文章甚至是激烈的私下对话进行辩论,最终又通过他们热心的弟子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代为辩论。可以说,这是一场具有豪华阵容的“巅峰对决”:以上4人中,3人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中唯一没有获奖的是凯恩斯,因其于1964年去世,而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才设立。但毫无疑问的是,凯恩斯在经济学上的成就无人能及,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称为“20世纪知识界三大革命”。  相似文献   

6.
凯恩斯革命无疑是20世纪经济科学中的大事,但由于《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高度争论性和晦涩难懂,关于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具体贡献一直存在着争议.凯思斯认为作为传统就业理论的劳动供给理论、萨伊定律和利率理论均建立在特殊假设前提之上,这使得传统经济学成为分析特定经济状态的特殊经济学.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论和一般性的经济分析框架.其中,企业家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期、生产成本条件和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决定了均衡就业水平.同时,货币的特殊性质使得货币利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阻碍了投资增长,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使得经济停滞在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是以建立在货币特殊性质基础上的利息率理论为中心环节的一般性的就业理论.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之后的宏观经济学并没有沿着有效需求原理的逻辑发展,凯恩斯革命被逆转了.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人权——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5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于科学与人权关系的分析表明以权利平等占有和互相尊重为核心的人权概念可以用严格的科学方法(例如博弈论)来加以分析,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赖于一个尊重人权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8.
刘亮 《资本市场》2006,(3):104-104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束缚,承认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不仅是经济学理论上的天才,而且还是位大胆的实践者。他不顾风险,亏了再赚,毕竟技高一筹,最后名利双收。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本文分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分别论述了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70年的发展历程。之所以划分为两个时期,是由于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战略、理念、路径、成就都不同。前一时期以国有企业为主导,超前发展了重工业,在发展战略上偏向于内向型,在发展理念上倾向于粗放型。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特别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后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前一时期同时也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人浮于事等弊端,特别是由于轻视了轻工业导致了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发展多种所有制企业和引进外资,重视市场的调节作用,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推动轻重工业平衡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使我国从一个人均GDP排名十分靠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并且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本文还尝试着总结我国工业发展的经验,希望能够成为其他国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When the division of labour has been once thoroughly established,it is but a very small part of a man's wants which the produceof his own labour can supply... Every man thus lives by exchanging,or becomes in some measure a merchant and the society itselfgrows to be what is properly a commericial society (Smith, 1776,p. 22).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