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乳品企业间的竞争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乳品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在奶源基地、市场份额、产品质量、研究与开发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竞争在促进乳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原奶生产和乳品企业带来一些问题,不利于乳品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纵向组织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中国乳业集中状况和空间布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乳业的产业集中状况和空间布局是关系到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绩效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和数据测算,分析了中国乳业的产业集中状况和空间布局的变化,发现中国乳品加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都不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乳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成长期;二是一直以来中国对乳业发展缺乏合理布局。为此,笔者认为,中国的乳品加工业应该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重点,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做大做强品牌企业,既保证品牌企业有一定的产业垄断势力,又保持产业适度竞争的态势,形成以高集中寡头垄断为主导的产业集中状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奶业国际竞争力:基于RCA和"钻石"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奶业国际竞争力上的差距;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中国奶业的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产业组织4个方面,分析在竞争力上形成差距的原因;并提出提高中国奶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牛奶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国有及集体和个体奶牛场牛奶生产的随机投入距离函数,分析中国牛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来源。总体上讲,中国牛奶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比较温和的,国有及集体和个体奶牛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25%和2.33%,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国有及集体奶牛场的技术效率明显下降,而个体奶牛场的技术效率略有增长。中国牛奶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大约为80%~90%。推广新技术仍然是中国今后牛奶生产的优先政策。  相似文献   

5.
超市的迅速发展对中国奶业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超市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奶业。超市在逐渐取代各种传统奶制品流通形式的同时,促进了全国统一奶制品市场的形成。随着超市(包括大卖场和连锁便利商店)的销售网络由大城市朝着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伸延,超市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零售商业,特别是小商店和个体商贩,改变着我国传统的包括奶业在内的农畜产品流通模式,以及它们的生产和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6.
7.
8.
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中国玉米加工业呈现强劲发展之势,过大的发展规模不仅引发了玉米本身价格的上涨,而且对玉米相关产业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负面效应。为促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前提下,对玉米加工业发展规模进行控制,实施玉米加工业向原料优势区域集中的政策;科学合理地确定玉米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建立与玉米加工业相适应的玉米种植业结构,实施玉米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9.
利用第一手的木材加工企业调查数据,应用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成本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各地区木材加工企业成本效率。测算结果表明,平原林区木材加工业成本效率最高,从而验证了平原林区木材加工业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经济假说。进而基于Tobit回归模型,分析企业成本效率差异的原因。回归结果显示,建厂时间、所有制性质、产品种类和原材料来源对企业成本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地区增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法,测定、分析了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食品加工业增长的影响因素,探索了专业化、区位商、效益与各地区食品加工业增长的关系。本研究发现,从各地区食品加工业的总要素生产率及其区位优势的比较来看,虽然东部地区比不上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但由于东部地区食品加工业在产销组织和营销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部地区在我国食品加工业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并仍将成为该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相似文献   

11.
我国蛋鸡产业平台期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我国蛋鸡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蛋鸡产业经过近20年的快速增长,在20世纪末进入了缓慢增长的平台期。蛋鸡产业发展进入平台期后显现出许多新问题,例如生产者因过度竞争面临亏损或微利的境地,产品安全、卫生和质量缺乏保障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指出:蛋鸡产业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或退出存在障碍,农户盲目跟从市场信息,蛋鸡产业采用小规模的生产方式,消费市场相对饱和等,是蛋鸡产业发展进入平台期后遭遇到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我国蛋鸡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