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正忠 《新企业》2001,(12):36-37
1980年12月,台湾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台湾第一个高新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已蜚声岛内外,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有台湾“硅谷”之称,美国Site Selection杂志评选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为全球十大发展最快园区中的第一名,目前,新竹的总面积为480公顷,还有进一步开发100公顷的计划,园区共有高科技企业272家,80%是台湾企业,产品销售总额达4550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000多亿元),园区劳动生产率是整个台湾制造业的2.7倍,人均获利能力是整个制造业的3倍以上,新竹有十几种科技产品销售量居世界第一,电脑硬件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地,仅次于日美。  相似文献   

2.
1986年12月,台湾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以下简称新竹园区)已蜚声岛之外,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有“台湾硅谷”之称,最近,美国Site Selection杂志将新竹园区评选为全球十大发展最快园区中的第一名,目前,新竹园区的总面积为480公顷(还有进一步开发100公顷的计划),共有高新科技企业272家(80%是台湾企业),年产品销售总额达4550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000多亿元);园区劳动生产率是整个台湾制造业的2.7倍,人均获利能力是整个台湾制造业的3倍以上。新竹园区有十几种科技产品销售量居世界第一,电脑硬件仅次于日美,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地。  相似文献   

3.
韩正忠 《企业文化》2001,(11):61-63
1980年12月,台湾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已蜚声岛外,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有台湾“硅谷”之称。最近,美国Siteselection杂志评选新竹科  相似文献   

4.
许晟 《大众标准化》2002,(2):17-19,34
以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区来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美国的硅谷是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始祖。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令世人惊叹。笔者应邀有幸先后到过美国的硅谷和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访问考察,收获甚丰,感触颇多,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对比最终表现为高科技产业的较量。大力举办高新技术产业区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战略的  相似文献   

5.
《中外管理》2004,(3):30-30,32
新竹科学园被认为亚洲三个主要科学四区(另两个为日本筑波、韩国大德)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新竹科学园区不仅成功地将台湾地区推向信息产业全球第三、半导体产业全球第四的地位,而且台湾当年10大企业当中有7家来自新竹。作为全球唯一成功翻版硅谷的科学园,新竹的经验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冰 《企业活力》2006,(10):64-65
在全球化和本地化并存的世界经济中,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愈来愈引起人们关注。学术界早就发现,众多企业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相近,且产品具有某种程度类似性和生产关联与相近性,那么企业的聚集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益。这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凸现尤为明显。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台湾新竹等企业集群所取得的成功,昭示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相似文献   

7.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与台湾新竹科学园比较初探赵慕兰,谭左亭,王思红在当前世界性科学园发展的热潮中,亚洲出现了两颗新星。一个是在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基础上兴建的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另一个是在台湾岛上建立的新竹科学工业园。比较两个园区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他帮妈妈卖鸭蛋,被称为"鸭蛋少年".后来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发明了台湾第一台桌上电子计算器、第一台掌上电子计算器以及世界上第一支电子表笔.1976年,他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1995年被<世界经理人文摘>评为全球15位最能创造时势的企业家;1996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全世界25位最佳企业总裁.这就是施振荣的传奇.  相似文献   

9.
硅谷模式的模仿与创新——以新竹和班加罗尔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礼智 《城市问题》2007,(10):91-95
硅谷模式是世界各地科技园区效仿和推崇的对象.基于对硅谷模式模仿与创新的视角,以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为例,剖析了两大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企业经营的成败,不是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更多地取决于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能否占有市场和市场大小。纵观各国成功的中小企业,它们都不是零星地存在,而总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如世界上闻名遐迩的美国硅谷信息业中小企业群、意大利萨索洛陶瓷业中小企业群和我国中关村电子信息业中小企业群、台湾新竹工业园电子业中小企业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