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关于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税额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15号)出台后,给纳税人带来了不少实惠:一是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包括分开票机)支付的费用,可凭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  相似文献   

2.
<正>为减轻纳税人负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2年2月7日发布《关于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税额有关政策的通知》,自2011年12月1日起,增值税纳税人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以下称二项费用)  相似文献   

3.
杨霄 《北方经贸》2014,(5):137-137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逐步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至全部的商品和服务,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既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我国的国情,还将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配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本文从试点纳税人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会计处理、取得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的会计处理、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额的会计处理四部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112号)规定,现将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抵减欠税的有关处理事项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关于调低出口退税率后有关会计处理的通知》(财会字[1995]21号)规定企业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记录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该制度执行了近20年没人提出异议,而笔者在研究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时却发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细目核算的内容是"出口退税"抵减"销售出口产品应纳的增值税额"和"内销产品应纳的增值税额"两大部分,所以,建议启用"出口退税抵减应纳税额"替代"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使细目的名称与核算内容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增值税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上交增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的增值税抵减以后月份待抵扣的增值税的现象,企业对于增值税,在会计核算上需要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7.
《对外经贸财会》2004,(11):14-14
为了加强增值税管理,及时追缴欠税,解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既欠缴增值税,又有增值税留抵税额的问题,现将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公私权利的博弈——论增值税改革的理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底国家在我国东北地区开始试行新一轮的增值税改革,这次改革将以前不列为销项的固定资产成本列为增值税抵减的销项,东北改革成功后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增值税的改革。本文对这次改革中的国家公权和企业私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9.
金超 《中国流通经济》2022,(10):115-126
留抵退税权是增值税纳税人一项应有的基本权利,其法定化是增值税制度优化的应有之义,有利于改善纳税营商环境。从纳税人权利视角对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发现,留抵退税并非税收优惠,而是增值税纳税人应有的权利。留抵退税权是增值税纳税人在公法上的债权请求权,不能简单被抵扣权涵摄,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退税权,属于独立权利。目前,对留抵退税权存在诸多不合理限制,如对纳税人身份限制过多、纳税人注销或转小规模纳税人时不能退税、留抵税额难以抵减其他欠税、留抵退税权未在破产程序中进行特别调整且无法代位行使等,纳税人虚增销项税额后还能否行使留抵退税权尚不明确。在跨区域商品流通中,征收和退还增值税的主体出现错位,导致地方财力无法有效保障退税的实现。留抵退税权作为一项新型权利,目前既难以依法有效防止纳税人滥用权利,又未严格追究税务机关强迫或拖延退税的责任。鉴于此,对留抵退税权,适宜以直接入法的形式在我国增值税法中予以明确;对留抵退税权的限制应处在必要与合理范围内,并由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留抵退税权应回归债权的相对性,以对增值税财权进行横向或纵向重新配置,充实地方财力;应健全留抵退税权征纳双方法律责任,以落实...  相似文献   

10.
所谓"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也即税法规定的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抵"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的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用来抵减内销货物的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增值税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上交增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的增值税抵减以后月份待抵扣的增值税的现象,企业对于增值税,在会计核算上需要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的期末留抵数,其期末余额为借方余额,该账户采用多栏式:借方栏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等专栏;贷方栏设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期末欠交数或多交数,该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可以为借方余额,也可以为贷方余额,  相似文献   

12.
黄文  陈丽军 《商场现代化》2006,(3X):212-212
2004年底国家在我国东北地区开始试行新一轮的增值税改革,这次改革将以前不列为销项的固定资产成本列为增值税抵减的销项,东北改革成功后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增值税的改革。本文对这次改革中的国家公权和企业私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方飞虎 《商业会计》2005,(1A):50-51
所谓“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也即税法规定的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抵”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的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用来抵减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相似文献   

14.
增值税的月末结转,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普遍感到麻烦的环节,它涉及的明细科目较多。为了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或多交)增值税款(以前月份)和待抵扣增值税(以后月份)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上交增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的增值税抵减以后月份待抵扣的增值税的现象,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对于增值税在会计核算上需要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15.
增值税直接减免是增值税优惠政策中的一种体现,但是文件上对增值税直接减免的规定较为简单,企业在处理的时候难免发生错误。探讨增值税直接减免的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对企业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增值税直接减免的性质、结果出发,探讨了增值税减免的会计处理,并简要分析了增值税减免的纳税申报,为企业正确的解读增值税直接减免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增值税直接减免是增值税优惠政策中的一种体现,但是文件上对增值税直接减免的规定较为简单,企业在处理的时候难免发生错误.探讨增值税直接减免的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对企业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增值税直接减免的性质、结果出发,探讨了增值税减免的会计处理,并简要分析了增值税减免的纳税申报,为企业正确的解读增值税直接减免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盘活企业增值税留抵税额造成的沉淀资金,2018年国家开始实施有条件的留抵退税。本文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以增值税留抵退税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扩展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实证检验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可以显著降低样本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即留抵退税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机制分析显示,增值税留抵退税主要通过增加企业内源融资、短期负债、商业信用等渠道促进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且留抵退税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此外,留抵退税在同时促进内源融资和短期债务融资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内源融资的增长幅度大于债务融资的增长幅度,使企业财务风险降低。本文实证结果为政府部门推行减税降费、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激活企业活力等提供了一定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2016-2021年黑龙江省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自2019年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以来,留抵退税政策对黑龙江省制造业上市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显著促进了黑龙江省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研发创新。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政策对研发创新激励效应,并且从退税的分担机制、留抵税额的产生根源、留抵退税的征管效率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政策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先分析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特征,随后介绍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实务,包括增值税销售额、企业划分标准、适用对象、扣税凭证变化、留抵退税金额计算,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由于增值税税制的链条性设计,增值税的进项留抵税额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为遵循国际通行的做法,2018年以来我国通过实施并扩围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制度,以减少待抵扣进项税额占用企业自有资金问题,2022年又开始实施存量留抵退税政策。为验证该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实施效果,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 d),对92家医疗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若干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明显地提升作用。因此,留抵退税新政应进一步扩大其实施范围,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