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以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为鉴王俊豪(杭州商学院)中国的基础设施产业长期以来处于紧运行状态,影响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改革中国基础设施产业现行政府管制体制,提高基础设...  相似文献   

2.
一、网络型产业的监管体制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网络型基础设施放松管制的趋势 ,其目的是引入竞争 ,引入社会资本 ,提高效益。政府对于网络产业的管制手段包括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 ,前者包括市场进入和价格的限制 ,后者是包括服务质量、安全性与相应的环保标准。尤其要注意的是 ,政策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网络型基础设施的补贴 ,补贴往往会影响投资者的未来预期 ,导致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的改变。政府监管包括消极管制和积极管制两个方面的内容 ,消极管制会导致恶劣的建设经营后果 ,积极管制往往意味着激励、竞争、效率、…  相似文献   

3.
电价管制及其改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价管制改革是电力改革的核心内容。中国的电价管制体制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市场体制要求的价格管制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因此国际上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电价管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可为我们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从管制机构、价格形成方式和价格管制模型三方面研究和探讨了英国、美国和智利3个国家的电价管制及改革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以提炼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政府松动了对部分垄断产品的价格管制,其结果是价格大大高于平均成本,导致这些垄断产业中的某些业务领域过度进入无序竞争。这就从另一极端偏离了价格形成的经济原理。  相似文献   

5.
目前邮政实行的是国家邮政局主管、关键性价格由国家计委主管的管制体制。在一些业务领域如特快专递、报刊发行等业务已引入竞争。目前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政企不分,邮政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严格管制市场准入,限制非邮政企业进入开展业务。同时也存在现邮政企业要承担普通信函、普通汇款等利润低甚至亏损业务,而新进入企业只从事高盈利业务等不平等竞争的问题。未来的管制改革,在政企分开、引入竞争的同时,应充分注意规范竞争秩序和保障普通信函、汇款等业务的普遍服务管制,建立对普遍服务业务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管制是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强化以关注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的社会性管制是发达国家政府管制改革的普遍趋势。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国必须强化社会性管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信行业引入竞争,政府对电信行业的管制也发生着重大转变,以市场准入管制和市场价格管制逐步成为我国电信业的管制重点。随着电信市场改革的深入,原有的电信价格体系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网间互联结算价格与成本关系的扭曲已经成为运营企业间正常的互联互通关系的严重障碍,建立适合我国的网间结算模型是促进形成正常的电信市场竞争秩序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研究》2007,(9):I0006-I0006
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进程,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管制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要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规范自身干预经济的行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政府加强社会性管制职能。改变管制方式,实现管制法制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王蕾 《经济师》2012,(8):239-240
我国政府一直对非营利性医疗服务的价格实行政府管制,其初衷是为了确保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社会公益性,体现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健康服务,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有保障的、价格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但近年来,非营利性医疗服务领域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天价药费事件屡被曝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非营利性医疗服务的价格已成为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存在一方面政府严格控制,一方面却医疗费用高涨、群众看不起病的怪现象呢?究竟政府应不应该对医疗服务实行价格管制?文章在分析现有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管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政府对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管制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结合医疗服务的行业特性,得出政府管制仍是克服医疗服务市场失灵的一个有效措施,但现行管制存在失灵、管制不当,管制过程中管制成本远大于管制收益。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了民营化改革,其结果是提高了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效率.中国加入WTO后,自然垄断产业必须对外开放,允许国内民营企业进入,这必然也使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成为一种客观趋势.由王俊豪、周小梅著的<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资料,对政府制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国从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取的比较利益,不仅取决于技术性的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而且依赖于制度性的外贸经营主体的组织创新。面对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内外贸一体化的竞争态势,拓展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重塑参与国际竞争的微观主体,是中国加入WTO背景下建立开放型外经贸体制的必然选择。一、外贸管制放松与经营主体多元化从非市场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是一个政府放松进入管制及竞争规则形成的过程。研究外贸领域政府如何放松进入管制及竞争性经营体制如何形成,对分析我国外贸组织制度变迁、重塑参与国际竞争微观主…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出租车行业矛盾凸显:罢运事件频发,拼客拒载普遍,群众打车困难,各种“黑车”泛滥.大多学者认为政府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是出租车行业矛盾累积的罪魁祸首,唯有放松管制、全面推行市场化改革才是根治现存问题的良策.但部分学者认为,政府管制是现阶段确保出租车行业基本稳定运行的不二选择.本文通过对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悖论分析,基本厘清出租车行业现存弊端的根源所在,据此提出推进我国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践构想.  相似文献   

13.
论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论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王俊豪(杭州商学院310035)近几年来,我国在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产业中,通过改革政府管制体制,日益重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以提高经济效率。本文在讨论自然垄断产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自然垄断与竞争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基础设施具有双重属性,即公益性与竞争性并存。这一特性决定了基础设施并非只能由政府独家垄断经营,私人资本完全可以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为此,我们主张基础设施产业投融资应尽快走向市场化。可以断言,基础领域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多重积极意义。目前,基础领域市场化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放宽准入限制;推进基础领域企业的公司化改造;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真正实行招投标制以及按经济原理制定管理价格和有效发挥政府的法律监督和产业规划功能等。  相似文献   

15.
研究政府通过投融资体制的创新,减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对政府财政的依赖,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通过政府财政少量资本的投入,带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外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实现基础设施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投资博弈模型表明,在城市公共服务产品的价格无法预知的条件下,只有给投资商预定的利润率才能吸引资本进入,而预定的利润率却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激励.基础设施供给厂商和规制者合谋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表明,预定的投资收益率管制并非激励相客机制,直接管制定价反映出城市公共服务产品产业的低效率、高成本、高价格状态,远远偏离于政府管制的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一)为何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价格领域,尤其是商品价格领域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要素价格领域,约束依然存在,比如作为重要要素价格的资金价格--利率仍然受到管制。利率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它的灵敏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困境并非由于产业生命周期运动,而是产能相对于需求而言显著的阶段性过剩,而产能过剩的实质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利用土地、金融和环保等体制缺陷对产业投资的不当干预,导致了光伏产业投资的"潮涌现象"。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战略价值应该成为我国扶持光伏产业的基本动机。基于"市场失灵"这一内在逻辑的所谓"光伏新政"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也不可能产生合意的效果。首先,应加紧制定具体、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激励光伏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培育国内光伏市场;其次,对产能过剩形成的深层体制缺陷应进行必要的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屡屡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最后,政府对产业的经济性管制应严格限于存在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的领域,避免管制的泛化和政府管制权力的无边界扩张。  相似文献   

19.
1·打破政府垄断,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主体的多元化。要解决目前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问题,就必须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主体的多元化,必须打破政府的垄断,取消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限制,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允许和鼓励各种社会投资者积极投身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中来,并大力开拓为其服务的融资渠道。对现行的基础设施供给体制进行民营化改革,实现基础领域的投资主体及股权的多元化。民营化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宜股则股,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包则包。当然,由于基础设施是关系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民营化改革还…  相似文献   

20.
背景:药品价格"虚高"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的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重新开始药品价格管制,主要措施包括实行政府定价、强制性降价、集中招标采购。但是,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的效果却存在巨大争议。目的:验证近年来我国药品价格政策对医院药品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价格指数分析1998~2005年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部分抗生素价格的变化趋势;采用差分方程来分析降价政策下药品的价格一需求弹性,从而推测医生选择不同价格药品的行为。在计算价格-需求弹性的时候,采用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模型来分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以后的价格-需求弹性变化。结果:1998~2005年,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把抗生素的拉氏价格指数压低了48%,但是帕氏价格指数仅下降15%,特别是2001年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后,帕氏价格指数几乎没有下降。模型分析显示,抗生素的药品价格变化与使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行后,这种正相关性进一步加强。结论:药品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效果被厂家生产、流通选购和临床上选择使用高价格"新药"的对策大大削弱了,并且这类价格政策及机制、体制的不完善和政府监管之不力又助长了药品生产与使用行为的扭曲。因此,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并不是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的最好方法,推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