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产权效率看国企产权的改革和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产权和效率的实践与理论的描述,指出私有产权的高效率必然有相应的激励要素和约束机制,国有企业通过对产权制度的改革,加强对产权的管理,也能取得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地在与外商合资、对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拍卖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过程中,已经和正在将大量的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有偿转让给私营企业和私人。但是近几年的这种公有企业产权出售是极不规范的,大多数国有企业产权的出售是由少数地方政府机构、甚至是由个别地方领导决定的,乡镇企业产权的出售更往往是由乡镇政府的少数领导说了算,几个乡镇长“一锤定音”。而许多经营不善的企业往往卖给了原来的经营者。这样的出售必然会带来很严重的弊病,不仅会造成公有财产的大量流失,而且必然严重危害剩下的公有企业的经营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对“产权”与“现代产权制度”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入手.围绕“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等方面依次展开论述,本着成熟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宏观政府作为与微观企业作为相结合的成文原则,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实践作重点剖析,最后针对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操作,指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应坚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及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三年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的目标基本达到,但国有企业的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权合理流动和重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因此,要解决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对国有企业制度进行创新,努力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流动与重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产权关系不清与产权管理缺位,使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怎样适应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揭示企业舞弊形态,成为企业审计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国有企业一般实行公司化管理,公司化后,其委托一代理模式与私有产权所构成的公司模式结构基本一样,但各国的实践表明,国有企业的效益普遍比私营企业低。原因何在?本文通过代理链和经营权等产权经济分析,对此问题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但是由于股份制所要求的外部约束机制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推进股份制改革,可能会使国有企业从一种低效率走向另一种低效率;同时,由于“马太效应”存在,旨在通过其他产权主体的加入来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改革思路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在缺乏竞争性环境中的国有控股企业,国家将负担低效率企业的全部监督成本;其他产权主体搭国家的便车,国有资本的收益可能更低。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是产权、环境和管理改革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开放的扩大,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发展的新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市场的需求,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现状亟需改变。通过了解当前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的新策略,为提升产权管理水平提供建议,真正的落实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政策。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只有重视对产权的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产权理论对国有企业的效率进行了考察.国有企业的公有产权性质使得太多的资源留在公共领域,成为人们寻租的对象,造成了租值耗散,国有企业的效率因而降低.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得实际控制资源的人可以谋取私利,偏离了企业利润最大化,造成一定的效率损失.产权契约的不完全增加了交易成本,也会导致企业的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国大经济系高级讲师王建国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经济当前的几大难题》)。文中谈到了解决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王先生认为,解决国有企业问题必须先认清三点:一是意识形态只与目的相关,不与手段相关;二是弄清一道算术题;三是金融机构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王先生引用了邓小平的一句名言:“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与主义无关”。与此对应,我们也可以说:资本主义有公有,社会主义有私有,私有和公有的比重只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与主义无关。哪种所有制能使社会有效率,使老…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甚至有人把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与否归结为产权改革的成功与否。笔者认为,产权改革虽然有重要的作用,但产权改革毕竟不是万能的。只有把产权改革与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以前,商业银行向体制内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可以被视为财政注资,同时银行业也积聚了金融风险。然而,国有银行产权并非必然导致金融风险,国有产权与私有产权在银行业并不存在先验性优劣之分。国有银行产权存在的原因是居民部门缺乏信用,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需要。现阶段我国银行上市是改革方向,但国家要有充分的准备应对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3.
员工持股计划(ESOP)与国企产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进国退”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进程中突然杀出个郎成平,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轩然大波,对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和操作方式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文章结合我国国企改革的实际形势,提出了ESOP在我国国企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国企改革中职工持股运行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国有企业数量大,分散广布,集中性差,总体技术、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滞后,人均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数量大而整体素质低。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阶段,由于公有产权管理的政府行为和投资主体的非市场化使得市场失灵与政府隐性缺位交织作用,导致体制摩擦和社会产权管理无序、市场规则不健全,政府行为缺陷加剧了权益分配不公和终极剩余产品索取权主体权责不明确。这些摩擦和矛盾的显性结果是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和大面积亏损,国有资产流失。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一、目前推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从党的十五大肯定了股份制对改革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各地积极地推行股份制。用股份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组和联合,主流是健康和积极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产权界定问题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投资来源分为多种情况:有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职工集体股。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第一种、第二种和第三种的资产归属情况比较清晰,而企业职工集体股是留利形成的,这一部分在产权上与国家股缺乏统一的界限,产权边界模糊,评估的难度较大。(二)政府行政干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本来是企业的…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整体性发展规律的要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建设存在着一系列潜在的演变规律,如从单一资本产权向联合产权演变、生产要素所有者产权向构造性产权演变、劳动者构造性集体产权将逐步成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核心、劳动者自组织在产权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将发生突破性的变化、国家法律将不断干预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等。应重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整体性,从产权制度上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文章用12个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企业的综合治理指标,为减少内生性影响,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在不同产权性质下的治理作用,以及具有公有产权的社保基金和私有产权的证券投资基金在上市公司中的不同治理作用。从2006—2014年分年度的回归结果显示,随着二元股权结构改革的推进,机构投资者越来越积极地在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九年的混合面板数据结果显示,各类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水平正相关,并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治理作用发挥效果更好。同时,独立的证券基金发挥了显著的治理作用,而具有公共产权性质的社保基金,其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水平之间却没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而“产权明晰”则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基本的内涵。可以说,没有明晰的产权,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企业资产的投资者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企业资产的所有权都应属于投资者。这在市场经济中本是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但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却变得模糊不清,以致人们竟然说不清国有企业产权的最终所有者究竟是谁。如何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是企业改革最棘手的工作。本文试图就市场经济的投资体制谈些看法,希望能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八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虽已进行了十余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为使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顺利进行,必须认清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些误区.经过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现有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本文将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不正确认识归纳为八个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程及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诞生与运行的。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