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认为技术变迁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诺思却认为技术变迁不是制度变迁的动力,而是制度变迁的结果。本文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对两种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马克思的制度理论和诺思的制度理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诺思开创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理解一国经济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视角。制度变迁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结构和偏好结构。本文基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以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为例分析了中国金融制度经历的从计划向市场的改革变迁历程,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典型特征:政府主导型、强制变迁性、渐进转型性。这种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并锁定在低效率状态。未来,必须引入新的变量来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从而才能达到更为高效的路径替代。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实施已经一周年了。对《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专家、学者以及实务工作者都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各自看法。但是,从设计角度谈的不多。《企业会计制度》相当于一项产品设计,产品的效用如何,成本高低,关键在于设计。有鉴于此,本文着重从设计角度,谈点学习新制度的体会。一、《企业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思路上的特点如果说设计全新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新修订《会计法》的明确要求,那么国务院《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颁布无疑是完成《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催化剂。实践证明,本次会计制度设计无论从结构方面还…  相似文献   

4.
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制度变迁,是制度创业的直接结果。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诺思(North)的经典制度变迁理论为分析中国从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对价格与路径依赖是影响制度变迁过程的两大因素,本文从制度创业视角对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变迁的机理进行分析,并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制度创业者、政府部门和公众用户四个方面对未来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人本发展理论研究系列”是李佐军君撰写的个人丛书,共包括五本。其中,《人本发展理论——解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为作者最新写出的一本;《权利制度与经济发展——人本发展理论初探》、《共享现代文明——制度变迁与二元结构转型》、《转移农民——再论九亿农民何处去》是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写作的三篇博士论文文稿;《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为2000年已出版的著作。作为李佐军的博士指导老师,我对他在取得学位后继续致力于理论研究甚感欣慰,因而十分乐意为之作序。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演进,近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均致力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研究。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在分析西方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变迁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变迁1、内部控制变迁动因分析。新制度经济学有众多关于制度变迁的模型,其中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诺思模型的基本假定是:制度变迁的诱导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同样企业的管理当局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为了获得最佳效果,本质上是获得内部控制所带来的最…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产生和演变与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变迁密不可分。基于诺思制度变迁理论,本文从中国城镇住房制度的变迁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产生和演变的路径,认为政府以行政手段推动的住房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变革,虽然成功建立起住房的市场供应与政府供应体系,但也不可避免引发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失灵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降低制度实施的交易费用,这对引领中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演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者诺思在《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一书写道:“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我们误解现实的概率远比正确理解现实的概率大得多,因而认识现实的本质就很重要。”比如说,工资增长必然会增加失业,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董事对债权人承担法律责任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我国1994年的《公司法》对这一制度却没有规定,这一缺憾给我国公司制度的改革和良性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立法的缺憾,既是因为对现实问题认识不足,也是因为对这一问题理论上认识的模糊不清。本文对这一制度从实践需要和理论根据两个角度进行论证,证明董事对债权人的法律责任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贾欣 《企业经济》2012,(4):55-59
根据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为一种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传统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公司股权结构受到以主流文化为核心的非正式约束的影响。从国家和公司发展的历史视角上看,英美的个人主义和德日的军事集体主义作为其各自传统主流文化,间接通过政治体制和直接作用于财务筹资,对各自传统公司股权结构特点的形成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分析以上过程,可以获得几点对我国当前公司产权制度改革原则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蔡玉龙 《企业经济》2003,(1):172-173
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我们认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股权流动安排的特殊性,该《准则》的实施将遇到很大障碍。上市公司治理的改善有赖于股权结构的优化的股权流动安排的改变。下面,我们运用现代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来分析说明这一问题。一、从现代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看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指在一定的公司治理外部环境(包括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等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政府与法规体制环境等)条件下,以公司利益最大化或…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从其实施至今,大量案件事实证明,我国劳动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这其中恰恰起到了消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劳动制度的司法现状出发,深刻挖掘我国现行劳动制度的弊端,从《劳动合同法》的层面提出完善劳动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敏 《审计月刊》2004,(10):50-5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将逐渐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近来国家又颁布了《存货》和《固定资产》准则、《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企业处理暂行规定》。将企业制度与税法政策进行比较,找出其差异,对加深理解企业会计制度的理论和促进企业日常报税等实际工作都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第177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首次将和解与调解制度引入到了行政复议程序中,成为《实施条例》的一大创新和亮点。本文从行政复议以及调解、和解制度的基本机理着手进行分析.梳理出调解、和解制度如何更好地与行政复议过程相结合的基本理论,并针对执法实践,提出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开展调解、和解工作的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莉  黎明  陈斌 《房地产评估》2010,(1):25-28,24
从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以下简称中房学)编写的《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的多次改版过程中不难看出,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在摸索中发展。房地产估价理论在不断地更新,估价理论体系及相关估价制度也在日趋完善。作为一名房地产估价师,就更应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新知识,这也是中房学适时出台《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暂行)》的初衷。笔者在翻阅《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教材时发现两个问题借此文与原作者及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6.
贯彻新财会制度要注意的问题刘殿庆《两则》、《两制》的实施,《会计法》的修改执行,使我国会计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它的实施涉及到了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会行为基本上符合了国际规范,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工作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  相似文献   

17.
浅析几种不同会计理论下的资本保全概念徐鹰,彭莹《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颁布后,我国开始在企业中建立资本金制度,实行企业资本保全。资本可以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来认识。从企业的内部角度看,资本就是企业净经营资产的总和;如果从企业外部角度看,它则属...  相似文献   

18.
《财会通讯》2007,(B02):7-7
第一个明确提出路径依赖理论的是道格拉斯·诺思。他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规律,从而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19.
一、制度与金融制度 制度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不同的学者(Vablen,1889;Commons,1934;Hayek,1937)从不同的角度对制度进行了定义.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对于金融制度的研究,并没有制度的定义那样严格并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这对于我国审计事业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为深入学习理解《框架意见》及《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推动审计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南京审计大学组织从事审计科研的学者,专题学习和研讨了上述两个重要文件,从“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国家审计“革命”、党政同步审计、审计制度创新、审计全覆盖、审计独立性、审计职业化、审计能力建设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解读和阐释,为深刻理解并实施有关文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