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DP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  相似文献   

2.
魏文彪 《大经贸》2009,(4):26-26
最近,按GDP核算程序,国家统计局根据2007年有关统计年报和部门会计、财政决算资料,在初步核实数基础上,对2007年GDP数据进行最终核实。2007年GDP现价总量为257306亿元人民币,比初步核实数增加7776亿元,比初步核算数据提高10687亿元。这一更改使中德两国“决出”谁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3.
蔡恩泽 《大经贸》2009,(4):79-79
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据,中国2007年GDP现价总量达25.7306万亿元(约合3.38万亿美元),超过GDP现价总量为3.32万亿美元的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毫无疑问,中国跻身经济总量“老三”的位次,这是足以值得国人自豪的喜讯。但仔细分析GDP的构成,又觉得中国远未到骄傲的时候,国人应当谨慎自豪。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ARIMA模型对上海市1952年到2007年GDP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出未来一年的GDP数据。对所上海GDP数据进行基本趋势分析并检验数据的平稳性,对平稳处理后的时间序列构建ARIMA模型,最后用Ljung-box检验方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相关性检验,对2008年的上海GDP进行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资讯     
数字11.1%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关于2006年GDP初步核实数据的公告》,修订后的2006年GDP现价总量为21087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4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和波动,GDP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GDP的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GDP的信任程度各有不同,GDP核算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从GDP的内涵和具体分类谈起,着重对GDP核算方法进行分析和对比,并提出GDP核算中确实存在的弊病。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论坛》2007,(2):23-23
据初步估计,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是24700亿元,增长5.0%,占GDP的比重11.8%;第二产业增加值是102004亿元,增长12.5%,占GDPI~比重48.7%;第三产业增加值是82703亿元,增长10.3%,占GDP的比重39.5%。  相似文献   

8.
《商》2015,(10):187-188
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简单分析。对2003-2012年浙江省十一个市生产总值GDP与消费、净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DP与消费、净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不同分位数下,影响因素与GDP的相关性的程度都不同。比较了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这两种方法在面板数据模型中的估计。最后对浙江省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乔虹  宋宇 《新财富》2010,(3):29-29
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2月2日公布的初步预测表明,资本形成总额(投资)对2009年GDP增长率的贡献率为923%。根据高盛的预测,投资占名义GDP的比重从2008年的41.1%上升至创纪录的43%。如果仅根据已公布的投资占GDP的比重或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数据来判断,简单的答案就是中国的确投资过度。但高盛的中国经济学家乔虹、宋宇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尚未找到适合本国的GDP最优增长方式,每个国家都希望找到GDP稳定持续增长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结合中外资料深入分析支出法下GDP的主要构成指标间的相关关系,采样四十一个国家在过去十五年间的真实数据,试图探讨出GDP构成比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使GDP增长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伴随发展观的进步,对传统常用的经济指标GDP进行“绿化”,计算“绿色GDP”的呼声日见响亮。但是,关于“绿色GDP”及其应用的认识,目前还存在着误区。绿色GDP在核算技术上还存在障碍,尚难以像GDP那样进行经常、稳定的统计;以环境因素对传统经济指标进行调整,并非只是计算绿色GDP,可持续收入、真实储蓄和真实投资等都属于这样的调整总量。  相似文献   

12.
GDP做为重要经济指标,具有一定的惯性和迟缓性,通过对安徽省GDP数据的分析,建立一定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对于当前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所进行的模型反映的是短期关系,只能进行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3.
《商》2014,(23)
中国政府政绩考核中存在过去崇拜GDP,今天却有放弃GDP的倾向,这种演进定有其必然性作为推动力。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准,已经不能片面地用于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以传统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度崇拜GDP与政绩考核挂钩所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还有当前,虽有绿色GDP政绩考核倾向,但目前还不具有一套完整适时的政绩考核体系,这就需要找准演进GDP政绩考核的立足点。以为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立足点,解决传统GDP所造成问题的行动立足点,以及进一步发展绿色GDP的综合立足点和走群众路线的基础立足点。这些立足点就为中国演进政绩考核中"唯GDP论英雄"指明光大前景,使其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14.
张雯 《致富时代》2011,(7):42-42
应用ARIMA模型对浙江省1978年至2007年期间的GDP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浙江省GDP的规律,然后预测未来四年的GDP数据。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得出拟合效果比较好,AKIMA模型比较适合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5.
最近美国有关部门公布的工厂订单数、耐用品订单数、非制造业指数、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均创美国近期或历史新高。美国商务部8月28日公布的二季度GDP增长率已由7月公布的2.4%调高为3.1%。美国政府关于下半年经济前景的乐观调子开始升温。针对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本文从消费、投资等有关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估计:美国经济强劲增长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16.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可由本地区的GDP数值反映。故影响GDP的因素是很值得人们进行探究的。本文选取沿海城市厦门作为样本,对其辖区近20年的主要经济数据,即地区生产总值、从业人员总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其GDP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情况,特别是介绍了利用经济普查资料核算的2004年GDP数据。利用这次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报核算数多出2.3万亿元,增加16.8%。其中,第一产业因不在这次普查范围之内,仍采用年报核算数,其增加值为2095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1%,比年报核算数所占比重的l5.2%降低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904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加1517亿元,占GDP的比重由52.9%降为46.2%,  相似文献   

18.
本文搜集了安徽省1978年-2015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数据基础,根据时间序列的相关理论,对数据进行平稳化检验,在通过合理的平稳化处理之后,对数据进行AIC定则检验,找到最合适的模型,并用此模型对参数进行相关估计。这里最终建立的是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经过检验,识别出的最理想模型为ARIMA(1,1,2)。先利用此模型对安徽省2014年和2015年的GDP作出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相对误差分析,得到的相对误差在可控范围之内,从而认为该模型的可行性高。最终利用ARIMA(1,1,2)模型对我省"一三五"规划期间5年地区生产总值做出预测,结果显示超过了2020年的目标GDP。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中国1982-200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统计分析工具建立VAR模型,分析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GDP增长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GDP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GDP增长是货物贸易的格兰杰因,服务贸易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因等;VA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GDP和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比较显著,而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变动的敏感程度很小;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GDP增长之间存在强度不一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运用中国1978至2008年人均GDP数据建立ARIMA模型和Auto-Regressive模型,利用AIC和SBC准则比较分析选出最优模型对2009-2013年的人均GDP进行预测,整个过程都是通过SAS系统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