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为何鼓噪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00年,日本中央银行一名叫松本的理事突然发难,称人民币应当升值,以平抑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此论一出,日本国内舆论为之一变。其实,这是一种政治臆造。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始作俑是日本,现在以美国最为卖力。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日本经济新闻》发表了“期盼人民币升值——日渐强烈的中国威胁论”。去年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马不停蹄地在国际社会上游说“人民币定值过低导致中国出口猛增的同时输出通货紧缩,任何旨在有秩序、有效地刺激世界经济增长并扭转全球通货紧缩的政策都必须包括人民币汇率调整这一环节。”今年美国财长约翰·斯若积极督促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其实,美日财经界人士希望人民币“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其目的是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4.
郁慕湛 《沪港经济》2003,(11):11-12
这几年,一直有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这种声音主要在日本.可今年以来.美国、欧盟及其他国家也有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说法。9月初,美国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5,(5):17-18
【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2004年12月28日】数十年来,一旦日元升值,日本的制造商就会群起而攻之。如今,日本企业将大量生产活动转移到了海外特别是成本较低的中国,与过去相比,它们在日元走势问题上的心理要矛盾得多。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人民币汇率严格控制的辩护来源于中国希望避免重蹈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覆辙。当时,日本屈服于外国压力,让日元升值,导致了长达十年的增长停滞。正如当时的日本,中国目前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让人民币汇率以更快的速度升值,缓解全球经济失衡。这由中国1.4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升值对通胀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文章着重分析了本次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文章认为,在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无法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周刊》2005,(28):12-12
人民币对美元2.1%的升值幅度够了吗?没人知道——只有市场知道。目前这种试探性的安排已经给中国货币当局留下了相当的缓冲余地与空间。汇率机制的灵活性运比汇率水平重要,短期升值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一轮热钱来去和亚洲货币多头聚集之后,在中国经济减缓成定局之后,在中国长期通胀压力之下,谁知道人民币以后是升是贬呢?其他亚洲央行又将如何行动、外汇储备结构如何调整、美元资产又将如何波动?但是不管怎么说,目前人民币终于升值了。  相似文献   

9.
驳人民币升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廷亮  张洁 《山东经济》2004,20(5):28-30
2003年以来,人民币受到西方以及我国周边一些国家的强烈升值压力。人民币币值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升值论者主要依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高额的外汇储备、巨大的贸易顺差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等原因来要求人民币升值。作者深入这些原因的背后,发现这些原因中一些是某些国家出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意图,一些是对中国总体经济形势、具体经济现象的错误判断与把握。目前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尚未成熟,维持人民币较长时期的汇率稳定,延缓升值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尹航  田影 《辽宁经济》2005,(11):41-41
人民币是否升值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酝酿已久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终于在2005年7月21日北京时间19:00揭开了神秘面纱。自此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的悖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经济现象出发,采用2005年汇改以来的月度统计数据,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实证建模计量分析,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物价上涨与人民币升值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由于我国的外汇机制和汇率的预期等原因而导致了我国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并存的结论,并提出了改善该现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峰 《改革与战略》2008,24(5):63-65
人民币升值可以从时间路径和空间路径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在多重的政策目标下,中国目前选择了渐进的升值方式,升值过程中名义汇率与物价水平共同调整。伴随有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升值方式会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改变社会的福利分配,这要求有相应的福利调整措施进行配套,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相似文献   

13.
物价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调控愿景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康  孟艳 《改革》2011,(12)
对欧美国家和我国曾经发生的货币流通速度陡升型通胀和货币流通速度陡降型通缩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似处于一个非渐变、非常规的特殊时期,相关不确定性因素一旦演变为确定性的组合,很可能产生经济运行中的某种临界转换点,并可能对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政策调控带来挑战。应加强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监测和对货币需求变化的研究预测,进而优化市场预期管理和宏观应急管理,提高应对货币流通速度突变型通胀、通缩的能力,以更好地追求与维护物价稳定和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相似文献   

14.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2007 and early part of 2008 when there were intense inflationary pressures in China, RMB appreciation was advocated as a means of helping to curb infl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reciation in controlling inflation depends on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import and domestic prices. Our analysis finds fairly large and speedy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ERPT) to import prices: 50 and 60percent for the short run and long run,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degree of ERPT decreases along the price chain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prices. ERPT for consumer prices, the most downstream prices, is much milder and has substantial lags. A 10-percent rise in the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will dampen consumer prices by 1.1 percent within a year, with very little pass-through in the first half year, and by 2.0percent over the long run. These findings, particularly the ERPT to consumer prices, suggest that RMB appreciation can help to reduce inflationary pressures over the longer term. However, it is unlikely to provide rapid relief to the current round of high inflation because of the long lags in ERPZ. The RMB needs to strengthen in effective terms to exert the desired dampening impact on prices.  相似文献   

15.
经济开放度在汇率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考虑经济开放度后,汇率调整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增强。研究表明,进口依存度与汇率传导效应正相关,金融开放度与汇率传导效应负相关。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进口依存度、金融开放度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关系密切。在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合理适度的升值有助于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促进我国经济内外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秦爱红 《特区经济》2008,(11):73-74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从理论上讲,人民币对外持续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使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大,可恰恰相反,从2007年以来,中国一直处于高通货膨胀的态势,理论在现实中出现了矛盾。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得出两者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我国的货物和资产都显得相对廉价。外部世界不仅从我国大量进口可移动的贸易品,还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大量“进口”中国的土地和房地产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房地产商品的价格上涨。所以,研究我国的房地产问题,必须从对外贸易角度来分析。实际上我国这几年来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归纳到货币政策和汇率问题。房价上涨的部分原因在于外部输入的货币量过多,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偏低,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保值升值,使这一稀缺资源充满了投机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国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文章以日本为例,分析本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分析表明,本币升值在短期内推动本国股市繁荣,往往伴生股市泡沫,但继续升值预期一旦消失,股市往往出现大幅度下跌。因此,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慎重考虑其对股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adoption of a more floating exchange rate regime with inflation targeting has improved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exchange rate, by looking at the Korean case. Using the NATREX model, I estimate the equilibrium real exchange rate of the Won and its misalignment. The unit‐root test for misalignment and the unrestrictive vector autoregressive (VAR)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est show that under a more flexible exchange rate regime,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exchange rate regime to external shocks has declined.  相似文献   

20.
七次降息未能扭转通货紧缩现象,其原因在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利率机制自发调节存在 失灵的区域,而宏观调控缺乏运作的基础,也存在盲目性。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金融市场直接融 资的迅速发展,才能有效实现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