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强有力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勇敢地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但经济全球化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警示我们: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谨慎。为此我们应该制定出正确的应对策略:即构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贸易发展新体制;制定出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培养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以提高我国科技的整体竞争能力;谨慎开放资本市场,慎重选择汇率制度,合理控制外债规模与期限结构;努力推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构筑防范金融风险的保护网;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1997年亚洲全球金融危机和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情况下,如果经济运营严重不合理,使经济系统中以货币工具为中介的价值流严重脱离实际经济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人流的交易需求并形成主导的话,就会导致各种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不动产市场的投机活动,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因此,如何实现一国范围内和世界范围内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以促进其国家的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来合理配置国内外的金融和资本资源,着重促进其金融业质性的健康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增强抵御国外游资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特别是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反过来推动了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根本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审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状与地位,是分析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选择与对策的基础。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同时,已经并将继续受到全球化负效应的冲击。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融入全球化,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经济结构,切实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集中资源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维护和加强国家经济安全与经济主权,切实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继续发展,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从“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果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益和风险是不均衡的,但是,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不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就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只要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不断丰富对外开放的形式和内容,就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民族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民经济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从技术因素、制度因素、国内外政治经济因素等方面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文章还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挑战与机遇并存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与经济全球化密不可分、相互联系和促进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也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出了严竣挑战。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必须充分认清差距,迎接挑战,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主要表现为:生产活动、贸易、金融、竞争的全球化以及教育的全球化。科技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而经济全球化反过来又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推动了生产、贸易、投资的全球化发展,从而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和同的部门得到有效配置。即将入世的中国应积极做好准备,完善经济机制,融入全球化潮流。  相似文献   

9.
全球大市场、全球要素流动和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但是经济全球化却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其社会经济发展极不亚衡,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且有加大的趋势。分析研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影响,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战略制定提供一种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虽有科技方面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但金融全球化、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对它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金融全球化、美国经济的良好势头以及近些年的各种金融、经济危机促使大量国际资本进入美国,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美国经济的增长,股市的飙升又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继续维持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此形成了美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中的动物福利问题研究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福利的出现,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章对动物福利和动物福利壁垒内涵作深入的剖析,从市场准入限制、产业竞争力影响和贸易抑制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动物福利壁垒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指出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正确认识动物福利问题、增强动物福利意识、加强动物福利立法、建立预警机制、改革农牧业的生产方式、加大投入和依法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我国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世界大多数国家进入WTO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给世界旅游业带来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趋向,发达国家文化以其文化的高势能消解着处于低势能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特色与魅力,又给世界旅游业带来了隐患。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中,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处于文化低势能的状况做出对策,明确旅游开发中的文化选择;在注意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协同的同时保持民族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与魅力。  相似文献   

13.
技术外溢是发展中国家分享国外技术进步成果的重要路径。本文应用扩展后的“创新驱动模型”,对我国通过进口贸易渠道从G-7国家所获得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考察并比较了以人力资本度量的技术吸收能力时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给我国产生了重要的技术外溢效应,但最终的技术溢出效果却受到技术吸收能力的限制;同时还发现,国内R&D投入时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不确定。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末阿根廷爆发的金融危机再次为世界经济如何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金融危机虽然还没有大面积波及其他国家,但他给阿根廷带来的社会危机的严重后果是值得人们深思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处理好债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提升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国际比较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变迁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变化趋势看,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在样本期得以较快改善,但2005年以后出现稳定的趋势。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主要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出口比重的提高,而汽车与工程机械等产业贡献较小。国际面板数据实证表明,相较于其他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的作用显著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说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这一外生因素,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在利用经济全球化改善产业和贸易结构上的成功,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化速度的减缓和信息通讯产业的成熟,中国贸易结构可能缺乏稳步改善的动力,因此发挥内生因素对推动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改善的作用将是今后的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16.
Argentina has slipped from being among the ten world’s richest countries by the eve of World War I to its current position close to mid-range developing countries. Why did Argentina fall behind? We employ a structural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enforceability of contracts and the security of property rights, as measured by Clague et al.’s “contract intensive money” (CIM), conditioned broad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subsequently,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Argentina.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oor contract enforcement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at the origins of Argentina’s unique experience of long-run decline.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场“均贫富”的运动,而是发达国家强劲的经济实力在进行全球性扩张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不仅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而且也使一国内部收入差距扩大。这是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不同地位以及各国参与全球化的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经济结构变迁的过程,而经济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变量结构为三次产业的结构,研究产业结构的变迁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1990—2009年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把我国省域分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按不同类型地区对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变迁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地区的产业产出结构及产业就业结构的变迁轨迹,为我国省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化的探索和实践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健康有序的城镇化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尤其是能够为中欧合作开辟新的平台,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中国能够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的积极经验,学习其先进技术,推动自身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意味着巨大的内需,为中欧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当然,在学习西方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中国应当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镇化的探索和实践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健康有序的城镇化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给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尤其是能够为中欧合作开辟新的平台,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中国能够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的积极经验,学习其先进技术,推动自身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意味着巨大的内需,为中欧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当然,在学习西方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中国应当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