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在选拔来自外部的管理者的时候,大约3个中有1个是准确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数据用在今天的企业身上依然有效,实际上中国企业的平均成绩尚未达到德鲁克讲的这个水准,即使在管理水平较为领先的西方企业那里,选拔外部管理者的准确率也始终在50%上下徘徊。通用汽车和万科的“秘诀”在寻找最可信赖的方式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两个人才管理的“最佳实践”。德鲁克曾在通用汽车内部研究管理课题。通过考察,他发现了通用汽车拥有众多人才的秘诀:慎重其事。斯隆本人几乎把大半的时间用于人事问题,在他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石油企业要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重视并解决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建立新的理念系统,对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进行整合。同时,要保证企业人才吸纳渠道的畅通.要建立起有效的人才选拔竞争机制和劳动力流动的市场机制,要加强企业员工培训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能力为先品格为先态度为先●会授权会交流●执行力强“电建企业可持续发展”征文福建省第二电力建设公司协办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性源于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多重性:对于决策层来说,中层管理者是执行者,需要“正确地做事”;而对于基层来说,他们又是领导者,在正确领会决策层意图的同时更需要“做正确的事”。电力施工企业选拔中层管理团队不能生搬硬套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而应结合电力基建的实际,努力形成电力施工企业的特色。笔者认为,电力施工企业选拔中层管理者团队,应按照“能力为先、品格为先、态度为先…  相似文献   

4.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与选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是介于企业决策层领导和具体操作层员工之间的管理团体,在上级和下级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连接作用,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提高中层管理者的素质,选拔出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车间管理》1997,(3):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切实改善管理.抓好管理,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是人们始终关注的话题。车间(分厂)的工作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者必须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外部经理市场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一、“外部经理市场”现象及其主体分析目前,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中国有一个经理市场。该市场已经形成,并趋于成熟——这个经理市场就是存在于国有企业外部,主要以非国有企业及其经理们为主体的市场。站在国有企业的角度,可称其为“外部经理市场”。1.“外部经理市场”──一个被忽略的现象这种经理市场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在非国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表现明显,如上海、深圳、苏南的~些地区。下面以上海地区为例,就这种市场现象作一些揭示。上海的各类人才市场举办频繁,其中管理人才市场是其中之一,这些管理人才中又不乏中、…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管理,是对所有经营业务事项及管理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环节的全方位监控。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保证企业依法经营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管理活动。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各层级的管理者.如董事会、经理层、管理者和监管者会同各职能部门,统筹兼顾把构建惩防体系建设植根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之内.  相似文献   

8.
资金犹如人的血液.而财务具有造血、供血、促进血液 循环之功能。企业财务的首要功能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 需要,按时、按量地筹集资金.造血机制不健全,资金筹集渠道不畅通或数量不足,会使企业机体陷入“贫血”状态,而难以正常运转.当前国有重点企业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是资金极度紧张。资金短缺作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虽然复杂,但不外乎外部原因和企业自身经营的内部原因两个方面. 一、资金短缺产生的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来源单一.在传统体制下,国有重点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主要由财政无偿拨付…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在目前企业的发展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着重分析了从以物为中心的硬件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软件管理转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同时在管理者的选拔和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于企业来说,管理者期望员工积极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和人生目标的实现等。员工的幸福程度直接关系到这个群体是否能够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劳动中,从而创造最大的效益。因此,如何提升员工的幸福度是检验企业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尺。对于员工来说,幸福度的高低,既是对企业满意度、忠诚度的体现,又是个人生活质量的具体衡量。  相似文献   

11.
煤矿班组长是企业组织与职工之间最直接的联结者.具有生产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其意识、能力和作为,决定着班组管理状况,关系着企业“细胞”的活力。进一步改善和加强煤矿企业班组长队伍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班组长队伍在生产现场的安全把关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个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诱惑和浮躁无时不左右人们的思维,只有为数不多的管理者才能静下心思考: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企业管理的本质?企业靠什么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们将企业看做是一个由战略指导的有目的的生物系统,这个系统必须面对外部产品和市场的变化,并从长远角度来观察企业的战略对企业进化的作用。对于公司这个生态体系,我们将它分解为5个要素。  相似文献   

14.
关键在于干部选拔制度曹祖民同志的文章非常有哲理 ,体系全面地论述了管理者应具备的各种素质。现今的关键是如何让优秀管理者走向领导岗位 ,成为国有企业管理能手。如何解决国企领导人的素质问题 ,一是尽快提高培训各级企业干部的各种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 ;二是彻底改革企业的人事干部制度 ,公开、公正选拔优秀管理者走向国企的领导岗位。现今这种在小圈子里选个别人的干部制度 ,非改革不可。国企厂长必须进行公开招考、公开竞聘、实行贡献与责任、利润相一致的奖励和惩处措施。对于当前这种“暗箱”操作、企业干部“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的体制必须彻底改革。企业干部的素质提高之日 ,就是国企的效益增长之时。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经营中常见的盲区 1.企业战略的盲区 企业存在大量的盲区,对于目前高速成长的中国企业面临的第一种盲区就是企业战略的盲区,这个战略的盲区主要就体现在管理与战略的脱节.比如一些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全球化.定位到世界五百强,或者想要做到某一个行业一个排名。但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管理体制与这个战略目标是脱节的.因为他的管理形态可能只能支撑他在中国市场上。  相似文献   

16.
建设企业文化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凯 《中国石化》2007,(9):74-75
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不用赘言的事实。但在开展企业文化工作中.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端正思想,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达到培育文化力、增强凝聚力、提升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摩配》2007,(10):122-123
企业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中生存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着成长、发展与衰亡.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这一过程始终是兴旺发达的.而企业也因此而基业长青.但是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企业兴旺与长久的愿望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所有的挑战都来自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为迎接和面对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18.
战略致胜! 企业高层管理者谋事的能力是定战略。不过,最管用的不是战略规划书,而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嗅觉,更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胆略。这是本刊记者在由中施企协主办、《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承办的两期“施工企业战略与组织管控模式高层研讨会”上,与来自业内企业高层管理者对话后的真实感悟,尤其他们的战略性思维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新员工培训.是员工进入企业后接触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它又被称为人职培训,是企业将聘用的员工从社会人转变成为企业人的过程.同时也是员工从组织外部融入到组织或团队内部,并成为团队一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李静 《中国石化》2007,(9):68-69
基层领导干部,是带领企业员工执行企业高管决策、支撑企业运转、推动企业进步的骨干力量。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对基层领导干部的选拔、使用、管理等过程中应把握几个关键点,不断优化基层领导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