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春天栖息的城市"、"航天城"、"中国休斯顿",这所有的称号都属于同一个城市--西昌.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西昌,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驰名中外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坐落于此,西昌还是国家"西电东送"最重要战略基地,是内陆辐射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区域聚集效应明显.2008年12月20日,首届全国州盟首府科学发展交流会就在这里召开.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打响城市的特色品牌,营造城市“卖点”,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旋律。“金”是中国产金第二大市——河南灵宝市的特色,何以能够成为他们的品牌? “思危”方能“居安”“成也黄金,败也黄金。”作为产金第二大市——灵宝市的市委书记,王跃华对黄金的感情深  相似文献   

3.
2003年,北京市开展了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运用宏观战略、动态发展的规划研究手段,探讨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包括区域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市区空间发展战略和旧城空间发展战略。其中,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完善“两轴”、发展“两带”、建设“多中心”,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两轴”,指城市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东部发展带”北起怀柔、密云,重点  相似文献   

4.
嘉峪关市以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命名的工业旅游城市。他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所在地,故名“西部钢城”,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5.
城市与人一样,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它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外貌特征——建筑风格和人文风貌,而且拥有多年积淀形成的与众不同的内在气质特性. 城市性格是指城市脱去了建筑、时尚、现代化、高科技、文化产品等种种“城市外衣”之后剩下的属于这个城市内在最本真的东西,它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根本.因此,城市性格常被看作是对“城市形象”、“城市品牌”的深化,是城市差异的最显著表现.城市性格与城市文化互为表里.城市性格形成于特定的城市地理和生态环境,受制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6.
谢英霞 《经济论坛》2004,(9):152-153
新世纪伊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数字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的研究与建设作为其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的战略之一。“数字城市”又称网络城市或信息城市,是指充分利用数字化及相关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  相似文献   

7.
郑玉喜在《城市规划》1983年第二期的《城市管理浅议》中认为: 横观国内各大城市,凡是管理得比较好的,主要靠这样四条: 科学的规划——规划是城市管理的方向和目标,城市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一步一步地实现“总体规划”。完备的法制——法制是城市管理的依据。靠法治,摈弃人治。运用法律这个武器来保证“规划”总目标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青钢涅槃     
宋鑫陶 《商周刊》2014,(4):32-37
策划前言 这将是一次钢铁业的集体迁徙——全国39家城市型钢厂,将在“十二五”期间搬离城市,迁向沿海、沿边区域。放眼世界,也鲜见如此大规模的产业搬迁。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贯彻1990年12月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决定的精神,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研究中心和信息交流会于1991年4~5月间联合举办“城市生态经济”系列讲座,从事国土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环卫、环保、园林、水利以及系统工程研究的十位专家进行讲学,现分七方面综述如下: 1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协调发展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0.
这里,曾经是矮房密布、窄巷纵横的城乡结合部。今天,改天换地的变化令人惊叹赞赏——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建筑拔地崛起,昔日的“张村”、“李庄”正在被“绿城·理想之城”、“伟东·幸福之城”、“万科·生态城”、  相似文献   

11.
王巨川 《经济改革》2011,(11):50-51
不论你是常住还是路过某个城市,也不论你是蜗居、蚁居还是豪居,都会看到中国城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标语口号。这些口号大多高屋建瓴,气势盖人,有振聋发聩的用意。但也有不少口号让人莫名其妙,产生疑问。比如:“搞好四城联创建设现代城市”;“治理新10乱,城市面貌变”。  相似文献   

12.
唐卫民 《经济地理》1993,13(1):51-53
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深刻地影响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去那种在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规划控制城市主要靠行政手段的方式已不适用当今时代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和影响城市规划和管理有了“两只手”,一只“有形的手”——行政、法规,和一只“无形的手”——经济、市场。现从级差地租理论出发,就城市规划工作中如何运用经济、市场的手段来控制和影响城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开始注意发挥城市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重视对城市问题的研究,有的学者还提出创立从总体上研究城市的“城市学”。什么叫城市?其实,早期的“城”和“市”并不是意义相同的概念。古代的“城”,本来的意思是指“盛民,自守。”《说文解字》:“城,以盛民也。”段玉裁注:“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欧美国家旧城所用地名,其词尾多为“堡”(——burg),如汉堡(Hamburg)、威廉堡(Wilhelmsburg)等,究其原始,同样含有城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绿色是生命的色彩。充满绿色的城市才更加生机勃勃、活力四射。走进上海世博会园区,耀眼的“绿色”亮点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5.
艳子 《新经济》2014,(18):92-93
“他出生在塞维利亚,一座有趣的城市,那里出名的是橘子和女人——没有见过这座城市的人真是可怜。”歌剧《唐璜》开头的唱词,不知让多少憧憬浪漫的人对塞维利亚产生无穷的向往。这座有“小罗马”之称的西班牙南部城市,注定遇见便会爱上。  相似文献   

16.
戴留金 《经济论坛》1994,(20):21-22
“光环战略”——即郊区经济发展战略。其具体表述为:依托中心城市,面向国内外,全方位接受辐射,以改革为动力,两开(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双向(向周围农村,城市市区)推进,多轮驱动,三业(一、二、三产业)齐飞,加速发展环城经济带。到本世纪末,把郊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经济强区。“光环战略”的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借光”。即接受城市辐射,借助城市优势,推动郊区经济发展。二是“增光”。通过借光,实现两开、两进、多轮驱动、三  相似文献   

17.
丁学俊 《经济月刊》2010,(11):62-62
“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段,我们那儿都特别特别堵,车子根本开不动。”不久前与一位朋友聊到堵车,不料他的口气显得相当自豪。细问之下,原来他觉得堵车正反映城市的繁荣、兴盛——“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资格堵车的”,才是这位老兄的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18.
李文 《新经济》2005,(2):64-65
2005年1月20日,广州——一个被称之为“中国南大门”的城市,快餐业夙敌——肯德基与麦当劳的“中国之战”在此进入最高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1978年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梯度开放格局。在这种大开放格局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开发区)的出现,是最有代表性的。近年来,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出现了“竞栽梧桐树,广招凤凰鸟”的局面,兴起了一股“开发区热”,其势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0.
对众多到北京追求梦想的青年来说,如果在高房价、交通拥堵、高生活成本、竞争压力大等因素之外,再添加一条逃离北京的理由,那一定会是干燥的气候。“水甚至成为城市吸引、挽留人才的关键”——这样的声音出自一场“水资源管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