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日本农业在私有制度下,以个体农户为主体,在人均5公亩的狭小农田上进行集约经营。20多年来,在其耕地面积和农业就业人口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增长30%,以实物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5.6%(1965~1980年),农户总收入增加11.5倍(1960~1980年),农户生活水平超过城市劳动家庭一成左右。日本农业取得如此成就,与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史常亮  栾江  朱俊峰 《南方经济》2017,36(10):36-58
文章基于全国8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探讨了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在优化耕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实证结论表明,现行土地流转起到了改进耕地配置效率的作用,有助于那些具有较高农业生产能力水平但初始土地禀赋有限的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对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所可能获得收益大小的进一步估计显示,土地流转同时显著提高了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在平均意义下土地流转能使任意样本农户家庭和已流转土地农户家庭的总收入分别增加19%和26%左右。此外,文章分别从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检验了土地流转增收效应的非对称性特征,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转入土地农户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要显著高于转出土地的农户家庭。  相似文献   

3.
一、现阶段我国农户农业投资的主要特征1、农户投资中农业投资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非农产业投资比重却不断上升。农户投资可分为农业(农、林、牧、渔)和非农业(第二、三产业)投资,农户投资中非农业投资比重不断加大,而农业投资尤其是种植业的比例在下降。1986年农户的农业投资占农户总投资的70%,1996年下降到64.4%,1998年又下降到61.94%,2001年农业现金支出占总现金支出的18.76%,2002年占19%。2、农户的农业投资短期化特征明显。农户的农业投资主要用于经常性支出而对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较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户的农业投资主要集…  相似文献   

4.
1993年秋季,农业部进行了一次蹲点农户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农户有全国24个省、区(除新疆、海南和三个直辖市等)共100个县的10000户农民,调查内容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种植自主权、技术服务、粮食销售、农民负担、农业两法宣传等。农户蹲点调查表明: 农民希望改进土地承包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重庆与世界》1996,(3):31-31
开县是一个拥有144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耕地只有113万亩,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开县农业局领导集团,始终认准这一县情,带领局机关204名职工和乡镇站331名农业技术人员长年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近年来从抓改田改土入手突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使全县粮食产量从"八五"期前的4.5亿公斤提高到1995年的5.38亿公斤,每年提供商品粮6000万公斤,农业产值6.2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55%,居首位。  相似文献   

6.
一、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视角的河北省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分析 (一)土地经营管理多种局面并存 根据对河北省各地15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河北省土地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大规模的土地经营户尚属极少数,而且耕地在家庭农地经营中占主要份额,耕地中高产田比例远高于低产田,撂荒地也比较少. 从近10年家庭土地经营变化情况来看,有一半以上农户的耕地总体生产能力有增加的趋势,主要源自于这些农户精耕细作的结果;也有30%左右的农户认为自家在耕地管理上趋于粗放,致使耕地生产能力日益下降;还有14.85%的农户承认自家近年来弃耕或撂荒地增加;31.0%的农户流出土地面积增加,而9.0%的农户流入的土地面积增加.上述现象说明,目前在河北省土地经营方面存在着精耕细作、粗放管理、弃耕或撂荒、土地流转等多种局面并存的情况.在农地资源管理决策方面,农户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着理性的选择.如果不进行积极的引导,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大量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独联体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对农业经济所有制形式进行了改革,这是不可避免的。在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业综合体基础上成立了大量中小企业及农场、农户,它们的数量超过100万,比1991年增加了3.5倍。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克兰由于分地增加的结果,平均每一个个体农场(农户)拥有的土地从14公顷增加到50公顷;而与此同时,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集中了独联体52%的农场(农户),但2001年初每一生产单位平均只有1~2公顷农业用地。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省旺苍县土地托管经营方式是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妇女老人"成为农村生产主体的现实产物。调查显示,旺苍县2012-2015年农民外出务工年均保持15万人次左右,外出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43.2%,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68.5%。据抽查的32个村1096户农户数据来看,其中有外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客观要求各生产要素有效结合,农业生产的一大要素就是土地,所以农村"土地流转"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一般涉及投资方、农户、村集体、政府四方,关系较为复杂,存在着较多问题.本文认为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内,通过变集体土地所有为国有土地所有,可以将"土地流转"的关系转化成政府对农户、集体,政府对投资方两组简单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农民增收困难,特别是主产区和纯农户增收难度更大.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一个低谷期.1997~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3.97%,比改革开放以来24年平均值(7.33%)低3.36个百分点.具体到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是停滞甚至是下降的.2000~2002年,全国减收农户占农民总户的42%.……  相似文献   

11.
江西部分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式及价格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燕 《老区建设》2013,(10):18-21
通对江西若干个县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有农户与农户、农户与种粮大户、"公司+农户"、农户入股土地合作社四种;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则以转包和出租为主,且存在地区差异,整体价格偏低。根据对四种流转方式及价格的分析,笔者认为,扶持种粮大户、发展公司+农户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辅以确权于民、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与向农民投资等措施,是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实现以及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广东经济学会于四月七日召开《如何实现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变问题》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科研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负责人孙孺、卓炯、陈铁、张振宇、曾牧野、马恩成、关其学、刘光璞、李中等十七人。由副会长关其学同志主持。会上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发展农村商品生产问题。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商品生产有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各业商品率已由1978年的51%上升到60%左右。商品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专业分工,据我省统计,“两户一体”已发展到总农户数的15~20%,农村专业分工也已从种植业发展到非种植业、从农业发展到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专业户是农村商品生产的骨干,它们一般都能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挥自己的经营才干和技  相似文献   

13.
1.台湾稻米生产发展趋势 稻米生产在农业中的地位 稻米是台湾最主要的农作物,1962年以前其种植面积为耕地面积的90%左右,50年代是仅次于蔗糖的主要外销农产品,年外销金额达2000万美元以上,最高峰的1955年占出口总值的23.3%,6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及其他农产品输出的增长才逐渐下降。迄今稻米生产仍然是台湾最大宗的农作物,1993年种植面积39.09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4.69%,生产总值为405.2亿元新台币,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5.7%,占农牧业总产值的11%。从事稻作的农户,据1992年统计为42万户,占总农户数的53.16%。 调整稻米生产目标,实施稻田转作计划 进入70年代,每人每年大米的直接消费量从1967年的141.47公斤降至1984年的87.17公斤,减少了38.4%。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稻米单产从1969年每公顷糙米产量仅3071公斤上升为1984年的3825公斤,增长24.55%。自1974年以来年年丰收,1976年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农户竺海龙种植的连作晚稻百亩方亩产最高达到801.79公斤,经浙江农业之最委员会办公室认证,打破2018年乐清市种粮大户卓灯球创造的800.91公斤"浙江农业之最"纪录。这是宁波粮食生产创造的第17次"浙江农业之最"。保饭碗,首先保大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竺海龙种植的品种为全国超级稻"甬优1540",是宁波市自主选育的"甬优"系列杂交水稻之一。一亩地种出"吨把粮",  相似文献   

15.
玉米加工已呈产能过剩态势几年前,卖粮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粮食生产区,特别是吉林省前些年几乎每年都要为玉米收购问题发愁。据吉林省农调队的抽样调查,在2005年3月份,吉林省50%的农户手中存有余粮待售,个别地区达到70%,农户户均待售余粮在3300公斤左右;其中,待售余粮中玉米数量占余粮总量的90%以上,这个问题当时直接影响到当地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我们黑河地区属边疆地区,农业开发史不过三百多年。新中国建国后,全区的粮豆薯总产量,总的趋势是上升的。1949年,全区粮豆薯总产量只有18,457万公斤,到1973年增加到29.996万公斤。从1974年开始,全区实施大面积开荒,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豆薯总产量也大幅度提高。1979年,全区粮豆薯总产量闯过6亿公斤大关。但是自1980年起,农业生产就出现了徘徊局面。自1980年到1986年的七年间,只有两年(1983年和1985年)粮豆薯总产量分别达到了6.5亿公斤,其余的五年均在5.5亿公斤左右。1986年,全区粮豆薯总产量为57,847万公斤,是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五个丰收年,但是不仅低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影响农业效率的最大问题是农村耕地细碎化。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要实现受益最广、风险最低、收益最稳的土地流转路径,笔者认为有三种模式可以采用。一是土地"互换并块"模式,即通过"互换并块"先实现农户"一块田"目标,然后带动形成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二是村集体承租转包模式,即由村集体将农户土地先承租下来,然后再统  相似文献   

18.
农业问题是传统的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但土地资源有限,为了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土地生产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论题。本文将对河北省1988年-2012年的农业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土地规模变动对农业生产增长的贡献。并认为土地规模对农业生产的增长存在2-3年的滞后性,并且在土地规模较小时,土地规模的扩大会拉动农业生产的提高,当土地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对农业生产提高的促进作用会产生分化。  相似文献   

19.
保护耕地 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耕地保护的根本途径1.农业生产需确保现有耕地总面积不能再减少。"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到2000年粮食总产必需达到4900亿公斤,力争达到5000亿公斤。1996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到2010年粮食总产要达到5400—5600亿公斤。要实现上述目标,粮食单产按正常速度递增,复种指数在略有提高的前提下,今后仅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2015年CHARLS数据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农户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其对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替代效果越明显,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也就越低,因此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土地流转率也会随之提高。同时,研究发现农业固定资产价值越高对土地流转的抑制越强,农业固定资产价值高表明农户从事农业的沉没成本高,因此不愿意流转出土地。相对于东、西部地区土地流转具有显著差异,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城镇化进度快、非农就业机会更多,因此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更倾向于流转土地。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建议: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水平是促进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大农业固定资产补贴力度、加快发展西部地区二三产业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也会为促进土地流创造有例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