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金融制度呈现“趋同化”的趋势:各国都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和“全能银行”的形式来提高银行向其他金融服务领域开拓业务的能力,在制度供给上都把提高竞争力放在首位;随着金融制度的改变,各国监管体制也相应的走向统一监管的道路,而且监管方式也逐渐由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  相似文献   

2.
一、监管的本质与监管国家的兴起经济学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关注这样一个主题:政府应不应该干预经济?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自由市场的功能是完美无缺的吗,通过经济人的理性活动就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就能实现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与社会进步吗?经过几百年的论争,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整体而言,市场经济是富于效率的,但在某些方面,市场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政府  相似文献   

3.
一、网络型产业的监管体制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网络型基础设施放松管制的趋势 ,其目的是引入竞争 ,引入社会资本 ,提高效益。政府对于网络产业的管制手段包括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 ,前者包括市场进入和价格的限制 ,后者是包括服务质量、安全性与相应的环保标准。尤其要注意的是 ,政策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网络型基础设施的补贴 ,补贴往往会影响投资者的未来预期 ,导致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的改变。政府监管包括消极管制和积极管制两个方面的内容 ,消极管制会导致恶劣的建设经营后果 ,积极管制往往意味着激励、竞争、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 年前 ,在经济学专业中出现了一个幼稚部门 ,它专门探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七八十年代的生产率滑坡中的影响。 1994年时 ,证据是十分不明确的———许多经济计量上的不确定性使得很难把生产率的滑坡归因于基础设施投资的短缺。这是那时的情况 ,后来的情况有所不同了。 1995年以来 ,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攀升 ,问题就被颠倒了过来。尽管公共基础设施有了某种程度的增加 ,但最近美国资本存量的增长主要源于私人投资的高涨。这是否意味着私人基础设施投资是充分的呢 ?或者说 ,在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中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还有作用吗 ?而进一步的问题是 ,在公共投资方面 ,政府的政策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从定义上说 ,基础设施投资或基础设施资本由一些大的资本密集型项目所组成 ,它们提供了经济中分配体系的框架 ,并通常是由政府拥有或管制的。高速公路、机场、港口、公用事业系统、铁路、饮排水系统及通讯网络这些项目均可看作基础设施投资的例子。从历史的角度看 ,很明显 ,基础设施投资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早期的发展中 ,运河与公路的建设及随后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兴起的铁路建设大大改变了贸易与发展的面貌。上世纪末对...  相似文献   

5.
全球国营企业私有化一瞥郝红梅(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加大了以私有化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度,对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改造,注重发挥私营部门的作用,将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管理方面。1995年,全球出售...  相似文献   

6.
魏亚光 《经济视角》2012,(4):127-128
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有着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点,它在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各国都把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作为政府监管的核心内容。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内的一些保险公司还存在较重的历史包袱,影响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因素也有很多。在欧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标准Ⅱ所采用的“三支柱”结构体系的基础上,保险监管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加快精算制度建设和精算师的培养,提升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保险公司的财务制度等方面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冯骅 《发展研究》2024,(3):43-49
平台企业凭借广泛的连接性,打造多边交易互动平台,成为了经济活动的重要组织者,推动了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然而,平台企业治理责任界定不清,治理机制运行不畅,也影响着经济和社会有序发展。基于“政府监管平台,平台监管市场”的双重监管体系,进一步对企业履责动机和能力开展分析,兼顾平台企业“责任即价值,治理即经营”的履责理念,细化平台企业在平台市场中的主体责任,助力平台治理的双重监管体系优化。  相似文献   

8.
张思聪 《经济论坛》2005,(24):116-118
“三资”即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资。这三种资本已经深入了我国经济的大多数领域,可是也有少数领域政府禁止进入经营,农村土地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现阶段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出现了很多弊端,而它本身又无法克服,恰好“三资”的特征能弥补它的不足。当然有很多人在农地问题上仍然谈“资”色变,但这仍不能改变“三资”经营农地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关于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有时被人误解为是一门既讲政治又讲经济的学科。因此,有必要首先简单地把这个名称的由来和涵义讲一下。“政治经济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经济学”在希腊文中是,οικονομια。它由两个字组成:οικο,即家务;νομós,即规律。两个字合在一起组成的“经济学”一词,原意指古希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这个词的出现,开始于17世纪。在“经济学”前面所加的“政治(的)”形容词,同我们现在所一般理解的“政治”一词,也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它的希腊文是πολιτεiα,意为社会的或国家的。因此,希腊文的“政治经济学”的意思是:研究整个社会或国家的经济。这就意味着由家庭经济学发展为社会经济学。后来,“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在法国和英国普遍使用。马克思接受英法的传统,也使用了它。经过长期的研究,马克思写出了大最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他一方面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同时,在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正确部分的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也在不断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民对于生活的标准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一大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成了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全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政府压力过大会导致经济崩溃,针对这一现状很多政府都在研究PPP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可以缓解政府建设基础设施资金不足的情况.本文针对现阶段PPP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现阶段政府在PPP项目中的现状,确定研究政府的责任以及要承担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政府如何做出回应,来规避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这也对政府应当在哪些方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研究主要从企业生产经营视角,检验了国有企业放权改革中政府干预行为减少的经济后果,明确了政府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应当“有所不为”。本文则从企业信息生产视角,研究了政府控制链监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强化对国有企业信息生产的监管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支持了政府控制链监管效应假说;政府透过股权控制链对企业的信息生产动机、信息生产行为和信息披露质量实施监管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国家审计监督和政府控制链监管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对国有企业信息生产实施内部监管存在有效范围,这种监管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控制链层级不超过三级的国有企业中。上述监管效应具有异质性,在分析师预测偏差较大、管理者股权激励水平较低的样本中,上述监管效应更明显。与以往有关政府干预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主要引致的负面效应不同,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强化信息生产监管对国有企业更多发挥着正面效应。这一发现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实证层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网络经营的迅猛发展,在给社会公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网络经营乱象,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网络经营秩序.政府作为网络经营的监管主体,尚存在监管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欠缺、资金投入欠缺等问题,决定着仅靠政府一方的监管难以应对网络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借鉴美国的有益经验,我国政府对网络经营的监管应当实现机制创新,即由政府执法作为监管的主导力量,同时发挥行业自律和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的兴起与演变:1873-1949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九雁  朱武祥 《经济研究》2006,41(12):114-123
直观可以推测近代股市监管能力和效果都比较差,但是当时的真实情形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从监管机构的出现、股市监管立法、实际执法、政府对交易所的控制,以及市场危机处理这五个方面考察了这一阶段股市监管的特征与变迁。我们发现:在这70多年间,(1)各个时期的政府都能比较及时地移植外国的法律,纸面上的法律还是非常丰富、全面的,但是实际执法效果非常差;(2)专门的、中央集权的监管机构很快诞生,行政管理的力量在多层次监管体系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3)政府从来没有建立起完整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政府的有限力量被投放到了如何控制股市上,而不是提供公平的游戏规则。这种监管结构的成因或许可从一个“以毒攻毒”的制度三角形进行解释:随时可以剥夺企业财产的强势政府促成了企业在上市时藏匿各种重要信息的后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足又严重制约了监管执法的有效性;有效法治的缺失反过来又强化了政府的权力和对企业的任意掠夺。  相似文献   

14.
《江南论坛》2004,(3):49-49
原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现任发改委顾问张皓若对“政府经营城市”的口号表明不同意见。他认为,政府职责在于服务,而不在于“经营”。把工作重心放在“经营”上会忽视服务意识,削弱服务功能,引导政府去从事赢利活动。他分析说,所谓“经营城市”不外乎政府把国有土地、国有企业和政府管理的公共事业转让、出卖进行增值或赢利性运作,其中不排除国有资产变现为财政收入。变现的收入有些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有不少用于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政府成了市场运作的“老板”,出现了与民争利现象。“经营城市”提法不可取…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为了拉动内需,保经济增长,将在未来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大量资金将投入基础建设、工程建设等领域,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工作将更显重要. 一、政府基建项目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很多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均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履行出资人职能。目前,国家已明确国资委对“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资源”等领域进行监管,即对18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能,其余则分别由各级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能。分级行使出资人职责,对所投资的国有资产拥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仅此,就会涉及许多相关法规的修订,并且对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出资人职能进行整合与归并,也需要很多工作的重新分工和细化。  相似文献   

17.
石奎 《财经科学》2023,(5):34-47
强化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的预防监管,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国家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要求。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开展预防监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穿透式监管”“冒烟指数”“监管沙盒”等监管理论,实践中探索出了“依托型”“嵌入型”“专属型”等监管模式。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机构预防监管工作仍面临法律、资源和技术等供给不足的问题。对此,在借鉴欧美国家夯实风险监测大数据基础设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统筹推进金融领域的立法和修法工作,多措并举破除数据壁垒和打通信息孤岛,构建适变性强的“基础模型+特色识别点”监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在规制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作为一种规范分析框架下的主流派系,传统的公共利益理论回答了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为什么以及应该如何监管的问题,因此从该角度来说,在20世纪90年代新规制经济学出现之前所形成的公共利益理论可称之为传统的公共利益理论,同时也是规制经济学体系形成过程中关于政府监管研究的一个理论起点。此外,文章着重阐述了传统公共利益理论在西方政府监管实践中的政策应用及其影响,评述了其理论发展的合理性、现实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单纯依靠或主要依靠国家进行监管是远远不够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行业监管中的自律角色并不是政府所能替代的,应该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我监管体制,建立以行业自律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两者紧密配合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首先,长期投资对政府的监管理念是一个重大挑战。由于养老基金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政府总是把基金安全摆在首要位置,采取多种措施防止由于资产价格波动而出现基金投资损失的情况,监管理念的短期化色彩很浓。问题在于如果政府监管只注重防范短期风险,避免基金出现短期亏损和流动性不足,势必导致养老基金资产配置以短期波动较小的固定收益产品为主,这样容易忽略养老基金投资的长期目标,对基金收益水平过低所造成的老年福利损失缺乏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