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2001-2004年深市A股为样本,以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作为会计盈余的考察重点,建立了一个多元线性模型,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的回归方法研究会计盈余对企业股票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成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创业板IPO盈余管理风险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动因及存在性,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与建议。对在创业板首年上市的50家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盈余管理幅度不明显,仅在IPO前一年存在通过可操纵流动性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型的上市公司比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型的上市公司在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股票发行制度,尤其是海外创业板市场的上市、交易、信息披露及监管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指导原则,建议其股票发行实行注册制.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市场与股票期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资本规模、高科技特征及其高成长性都更适于采用股票期权制.创业板市场股票的全流通性、相关政策法规约束的调整使真正实行股票期权制成为可能;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使得股票期权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激励作用.应该借鉴国外股票期权制的成功经验,解决我国试行股票期权制所暴露的问题,尽快制订适合于创业板市场的股票期权制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5.
王弘艳 《北方经贸》2014,(5):197+199-197,199
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然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IPO时的必要条件。为了达到该要求,企业在申请上市时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本文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2010以及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证明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在IPO时有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赵兰 《现代商业》2011,(9):264-265
本文应用修正Jones模型,对2009年10月到2011年2月创业板上市的186家公司IPO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普遍存在盈余管理,且盈余管理程度平均高于主板上市公司。最后,本文从监管部门的角度对降低企业盈余管理动机,提高IPO时会计报告信息可靠性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宁莎莎 《商》2016,(4):11+7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并将创业板上市公司区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文中采用Jones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及创业板公司IPO及IPO前后年度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估计比较,发现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创业板平均水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是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回归分析发现,上市公司IPO年度盈余管理程度与是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盈余的决策有用性出发,定义了盈余质量,将盈余质量定义为当前盈余对企业未来超额收益的预测作用,使用权证的超额收益率作为权证收益率的替代变量。基于盈余反映系数和双对数模型,对认购权证收益率与盈余质量二者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盈余质量和认购权证收益率之间的双对数回归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壮大,创业板市场IPO盈余管理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为了使投资者高估企业盈利能力,提高股票发行价格,往往会进行盈余管理。然而严重的盈余管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为有效控制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市SEO后股票收益及公司业绩的双重长期弱势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科  董新春 《商业研究》2006,54(5):160-164
以中国股市于2000年和2001年间进行新股增发的33支A股股票为样本研究发现,增发后SEO股票无论是在投资收益方面还是在公司业绩方面,长期内都表现出显著的弱势现象。在进一步研究弱势表现的原因时发现,SEO前发行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导致了发行后经营业绩的长期弱势表现;SEO前,投资者对即将增发的股票存在着系统性高估,SEO后的长期股票收益弱势是投资者根据发行后公司的实际业绩对原本过度乐观的预期逐步进行理性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248家制造业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创业板制造业公司IPO抑价率和IPO前盈余管理程度的计算,引入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创业板制造业IPO前盈余管理与IPO抑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出IPO前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IPO抑价就越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宋华  纪官平 《现代商业》2012,(35):174-175
当前的计算机科技在不断发展,在网络企业中,盈余管理仍然是很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经济效益是不同盈余管理下的结果,而经济收益能力则和公司的盈余质量有相关性关系。本文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法和分析近期一年内现金流量来判断网络企业的盈余质量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对判断当前网络企业盈余质量的好坏和收益的关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股票回购的不断普及,人们开始针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报告深入关注,分析企业会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很多投资者将目光放在是否能够及时的针对企业会计报告的纰漏做出真实的反应,由此来影响股票的价格,该点直接关系到很多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同时有助于帮助监管部门针对证券信息的披露实施有效的调查和监督,对有关法律的完善和规范证券行业健康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14.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pursue benefits of control (private benefits and shared benefits) via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which result in different levels of earnings quality. Using data from all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Shenzhen and Shanghai stock markets in the year 2001 and 2002, we found that when the share ratio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is less than 50%, they prefer pursuing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via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giving rise to deterioration in earnings quality. By comparison, when the share ratio is more than 50%,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prefer pursing shared benefits of control through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which improve earnings quality as a result.   相似文献   

15.
16.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的密集减持套现行为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忧虑,但目前财务学领域关于高管减持的经验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2012~2014年间创业板发生高管减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减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在减持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减持越多,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当高管减持行为发生时,第一大股东未能起到抑制高管减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验了中国股市股息率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依照股息率大小划分的五个投资组合,发现高股息率的股票拥有较高的风险调整收益,除一月外,其它各月股息率与股票收益之间的正相关性都很明显;公司规模的大小并不影响其股息率与股票收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公司价值并非决定股息率效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2008年-2010年的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提高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新准则的颁布使得传统的盈余管理手段受到限制,可以从源头上防范盈余管理行为,对利润的操纵行为具有制约作用,提高了盈余数据信息质量,但同时新准则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新准则下盈余管理方式及对盈余质量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薛瑞祥 《北方经贸》2022,(2):129-132
现以2015年-2019年的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使用ols回归模型,研究内部治理因素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和国有股持股比例的提高,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REM)也会随之增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为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