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长株潭城市群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其第三产业近年的数据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文章从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构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浙江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2000—2011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在不断提升,主要得益于城乡交通建设和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在农村养老和耐用品消费方面存在不足。最后在此分析基础上,针对浙江省未来城乡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值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对长沙、株洲和湘潭2000-2009年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动态能值分析,剖析了3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比较差异,结果表明:长沙作为省会城市,自然资源能值丰富,10年间变化甚微,国民经济能值和人均能值等指标呈现上升趋势,核心城市的经济聚集和辐射能力逐步增强,在3市中具有难以逾越的优势和地位,单位GDP能耗和电耗逐年降低,并在3市中最小,但其环境负荷率越来越大;株洲自然资源能值、国民经济能值和人均能值量等能值指标比湘潭略有强势,单位GDP能耗和电耗也比湘潭小,而湘潭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整体而言处于劣势。在此形势下,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对策,以便加强区际资源互补和消除行政壁垒,保障较好的能值匹配,使能值流动得到优化并趋向最大化,促成城市互补、互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3+5”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能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长株潭“3+5”城市群是湖南省重要经济增长极。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系统地从空间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三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做出实证分析,并和长三角“北翼”城市群进行对比,得出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水平仍然较低,需从制度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分工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
探究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演变不仅有助于揭示城市空间发展特征,也可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评估城市发展质量,采用修正距离要素的引力和潜力模型量化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以及空间联系作用,综合运用ArcGIS的反距离插值法和重心转移曲线分析2005—2019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的8个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分异及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5—2019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联系作用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存在“中部高、西部低”的强度差异;(2)2005—2019年环长株潭潜力重心总体上的移动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移动,但潜力重心偏移角度小,且相对接近几何中心,表明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保持均衡稳定性发展;(3)环长株潭城市群总体已形成长沙—株洲—湘潭三角结构的强联系区域,与外围城市的空间联系偏弱。应统筹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形成较完备的城市群体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群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创新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城市全面提质发展,提升城市群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市群生成视角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华 《经济地理》2006,26(2):296-299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将进入城市群快速建设期。如何促进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捷的城市间融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实践表明,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形态,在促进城市群生成、实现城乡融合工农互动方面意义重大。文章以长株潭为例,分析了都市农业的促进作用,剖析了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条件,对城市群生成期都市农业建设框架进行了设计,并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长株潭城市群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其第三产业近年的数据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天祥 《经济地理》2014,(5):109-115
首先分析技术进步及空间溢出机理,运用DEA方法测算2001—2011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的技术进步水平,利用Moran系数分析其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索技术溢出的主要因子,结果证实:环长株潭城市群存在日益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技术扩散与空间邻近紧密相关,研发投入、产业结构、市场化制度和人均资本是重要促进因子,且存在滞后现象,但外商直接投资和高级人力资源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孙红玲 《经济地理》2007,27(5):777-782
基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以长株潭一体化和"3 5"城市群建设发展为实例,通过对城镇化到都市化战略提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城市化发展规律、阶段性特征及其路径措施,并提出了推进城市群建设与新型城市化的若干政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群元  宋玉祥 《经济地理》2011,31(11):1840-1844
基于城市流强度理论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值和城市流强度结构进行了测算分析,得出本城市群多数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偏小,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偏弱,究其主要原因是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的外向度不高.再对城市流强度值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环长株潭城市群仍然处于以工业增长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提高城市流强度和增强空间联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当前城乡物流一体化水平是开展城乡物流资源科学配置、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缩小城乡物流差异的基础,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基于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内涵,文章构建了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福建省、江苏省和山东省三省城乡物流作为研究对象,依据2014-2018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得到三省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排名结果.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福建省城乡物流一体化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程度测度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发展是动态的,城市群发展的实质就是区域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个从布局合理到功能完善再到制度整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以此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程度综合测度指标,对长株潭城市群2003—2015年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1)2003—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并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一体化综合得分从2003年的0.0754增长到2015年的0.8854;(2)在影响布局一体化因素中,交通设施对其影响最为明显,产业分工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生态空间指数则增长缓慢;(3)在五大区域流动要素中,人口流动变化幅度较小,货物流动、资金流动、信息流动、技术流动四者上升明显;(4)制度一体化对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影响最大,其中战略协议指数值在2006年增长较为明显,而政策认同指数值在研究期内整体呈现阶梯向上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水资源利用、环境质量、垃圾处理和自然资源保护四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2006~2012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我国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呈现提高的趋势,但相比较其间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滞后。垃圾处理是推动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因素;自然资源保护对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作用最弱。虽然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区域差异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异依然巨大,而且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各方面的区域差异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15.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发展新型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文章从城乡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一个涵盖35项基础指标的山西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测度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1年山西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整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城乡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一体化均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城乡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医疗和卫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制约了山西省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乡差异为着眼点,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等四个方面建立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测度,并提出促进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方向是"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低碳城市群,文中分析了绿色低碳城市群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进长株潭绿色低碳城市群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昆山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昆山市域为研究范围,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法构建适宜中小尺度区域的县(市)级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民生、科教、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总结分析了昆山经济、社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重点建设方向等。为提高政府对县(市)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为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旅游活动三大要素之一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长株潭城市群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人文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挖掘长株潭人文旅游资源内涵,将其整合为一个整体,将有利于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的整合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承丽  唐凯  周国华  周文丝 《经济地理》2012,32(3):63-68,81
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一直以其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引领湖南省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然而,在传统的"非整合、非合作博弈"的发展模式下,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也出现了诸如"经济效益不高、土地利用不集约、数量较多、空间布局过散"等问题。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现状评价,以建立协调的"竞争—合作"关系和最佳的整体综合效益为出发点,提出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等级整合、空间整合、多级管理整合"发展模式及"市场服务、产业关联、创新共享、政府支撑"等四个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