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危机也从最初的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的货币政策也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适度宽松”到如今的“稳健”的政策转变.本文在对货币政策相关理论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2008年至今的3大主要货币政策进行简单的评述,重点在于分析近年来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预测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然而,在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局势下,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所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我国国内流动性上升,从而严重影响我国控制流动性的效果,从紧的货币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相继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经济体系中注入大量流动性,导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持续升值。面对考验,中国应采取更为主动的方式,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09年以来,美国在刺激经济的名义下,先后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这种大规模增加货币供应的做法引起了欧盟、日本等经济体跟进,推动全球经济进入一个"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QE)时期。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多以扩张性货币政策挽救经济。美国除于2008年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1月更提出第二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希望藉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本文尝试以不同的经济学派的货币理论,分析这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效,并藉此对西方经济学派货币政策的一次文献综述,整理不同经济学派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一直是学界与政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中国的角度,采用进出口、汇率、通货膨胀等渠道刻画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美国从2008年开始推行的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实证结果表明美国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溢出效应为多方面且不同程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次贷危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美国自2007年底开始大幅下调利率,并从2009年以来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增加流动性。与此同时,2008年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存文献大多将此归因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并不完全如此。虽然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确实提高了2008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率,却不能解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货膨胀普遍高于发达经济体的事实。因此,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扩大了原有的通货膨胀,而高通胀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各国国内的高货币供给。  相似文献   

8.
2001年3月,日本最先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该政策真正得到推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为了复苏经济,在面对零利率下限令传统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下,美联储相继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调整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方式向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之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纷纷实施该非常规货币政策。文章探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后,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短期内会有所下降,但之后会有所上升,长期来看会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后,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美国为刺激经济、减少失业,先后启动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着全球以及中国经济。本文首先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和内容,然后着重分析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进出口贸易、通货膨胀以及资产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结论为扩张性货币政策总体无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量的中间目标没有达到,降低利率的中间目标效果不显著,但形成通胀预期、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最终目标没有达到。由于中国经济未处于衰退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消费投资的短期拉动中起到了配合作用,但信贷过度膨胀,推动产能过剩,形成严重的通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不可持续性并似乎得小于失。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中国因此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拉动内需,缓冲外围需求下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2009年物价水平也快速攀升,2010年到2011年维持在高位运行,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本文从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国际游资在大宗商品市场的炒作等方面探究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率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吴木林  刘松 《现代经济信息》2013,(8):100-101,104
从2008年开始,世界各国都陷入了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经济大萧条的恐慌之中,当然我国也被卷入其中。为扭转经济增速的急速下滑,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其中就包括了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建立VAR模型来分析金融危机期间货币供应量与出口总额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出口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提出后危机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中、美两国2008—2015年月度数据,从非线性时变参数视角借助TVP-VAR模型和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对中国经济运行受到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冲击的响应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及对外贸易产生动态外溢性冲击,且其影响效果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在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应注重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协调性,实现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良性博弈。  相似文献   

14.
王馨苹 《时代经贸》2010,(12):155-155
由于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变化多端,回顾2008年,中国的货币政策表现为上半场格式化、下半场匆忙频繁,这些戏剧性的变化将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央行推向风口浪尖。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已基本确立。2009年11月11日,央行表示我国已经采取的货币政策很好地抑制了经济危机的蔓延,并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维护经济健康运行。鉴于此种形式,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有待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日本率先开始使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衰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理论机制,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在2008~2009年及时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增长,但当2009年第4季度物价开始上升之后,2010年起中央银行又迅速收紧了货币供应,采取了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在内的多项政策措施。目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国于2008年起先后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试图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是全球最早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日本于2001年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试图解决日本通货紧缩和经济持续低迷的困境。同样的政策,由两个国家实施,其结果却大不相同。本文将从两国的经济结构差异,国情,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等方面分析其政策效果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后危机时代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为应对迅速恶化的经济和金融状况,纷纷开始实行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向金融市场的私人部门和金融机构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在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同时,大量流动性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非传统货币政策是否应该退出、如何退出,就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美联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首先在希腊爆发,美国也因债务问题失去了保持70年的AAA评级.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工具有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盟采取的政策工具有救援措施和机制改革.本文比较了两者应对危机的政策工具和给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先后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事实上遵循了"紧盯经济形势、相机而动"的基本策略,采取了"首先稳定金融体系,其次应对通缩风险,最后促进经济复苏"的具体步骤。美联储退出QE采取了"平稳退出战略",实际上选择了"首先停止资产购买,然后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最后缩减资产负债表"这样一条路径。美国QE的退出已经对全球和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鉴于美元占有主要世界货币的独特地位,美国退出QE对于我国来说不仅是一种机遇,更多地还是一种挑战,必须谨慎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