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财务控制以价值为手段,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调节,旨在提高财务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财务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因此,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建立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基础的财务控制外部机制,强化财务控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改革开放已近40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极大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4.5年,存活10年的不到5%。民营企业中,过度放权现象泛滥;财务人员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各司部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不畅;企业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等等。这些都为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风险的"种子"。随着改革的深化,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提高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率、市场竞争力尤为重要,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效力也正逐步显现。然而我们许多民营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不到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着诸如治理结构混乱、风险意识淡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文章在分析民营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民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的从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注重管理层的能力培养、授权有度,限制行为、加强信息与沟通、加强内部稽核与审计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民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是我国最具有经济活跃性的法人经济实体,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涉及行业范围广、地理分布范围广、经营种类多。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民营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致使近年来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整体发展态势上有所恶化。在这种背景下,文章立足于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实状况,分析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解决完善措施,以期有效地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难以得到控制、公司治理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探讨了财务治理结构的内涵,然后对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国有企业构建合理的治理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我国国有企业完善财务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张海龙 《魅力中国》2010,(13):203-203
在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债权人作为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具有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的固定权利,其财务风险是源自于企业经营风险的转移,由于不完全契约和信息不对称,债权人承担了与其收益不匹配的财务风险,治理权后置是导致债权人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而信息不对称是根本原因。债权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关键获得一部分剩余控制权,让债权人拥有更多的经营信息,实现股权和债权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6.
财务困境也称财务危机或财务困难,是公司治理中应注意避免发生的问题。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的关系,并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经理层激励等方面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关系的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困境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发展内部审计是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而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发展企业内部审计。本文针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2011年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倒闭潮的蔓延,浙江一带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发展步履维艰的问题逐渐呈现,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一种风险导向的财务控制,企业资金链断裂、融资难等问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本文基于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发起人委员会(COSO)[1]对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框架,分析浙江省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构建风险导向的财务控制框架,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资本所有者利益如何保障的问题.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顺利完成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我国国企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存在低效率.我国国企在治理结构改革中应注意产权安排问题;委托-代理问题(规避内部人控制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马江伟 《中国经贸》2023,(14):73-75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及风险控制水平体现企业经营能力及人才情况,也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经营期间难免会出现经营风险不确定问题,防范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是企业发展的重点。文章立足民营企业视角,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研究过往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财务风险控制策略,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欧阳萍  许跃辉 《乡镇经济》2009,25(7):98-102,97
以家族为基础成长起来的我国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处于产权革新阶段,由产权引发的治理结构问题在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文章首先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归纳分析;然后基于委托代理论,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家族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家族化面临的问题,说明企业成长的内在规定性要求家族企业沿着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路径变迁,并最终过渡到由支薪经理所支配的现代股份公司。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是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制度建设较为薄弱、企业和个人财务界限较为模糊、人事机制家族化、议事监督程序缺乏、内部审计形同虚设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吴长宝  张晓辛 《特区经济》2009,(10):152-154
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很短,其主要原因在于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民营企业家的家族式治理观念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首选的组织形式,研究有限责任制的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同一产业群中两个具有高度可比性的有限责任制的民营企业,对其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在民营企业实际经营运作过程中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创新性设置,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完善民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间借贷活动具有一定的内在合理性,也具有先天缺陷和风险因素。我国民间借贷发展中存在风险隐患。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营造民间借贷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规范民间借贷利率定价机制,遏制民间借贷的投机交易;加强监管,将民间借贷纳入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拓展民间投资渠道,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洁  王志亮 《特区经济》2011,(6):283-285
从2008年底至今,国美电器大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展开激烈的控制权争夺。对于这场争夺所折射出的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缺陷及问题,本文将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探讨如何从股东权益保护、董事会设置和治理制度体系设计等方面完善公司治理,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广东民营企业加快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步伐。但由于产权不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缺失和不规范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广东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明晰广东民营企业产权、完善广东民营企业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广东民营企业的共同治理机制等方面对如何构建广东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实践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滞后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持。操作风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很难套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研究逻辑,不宜单纯以微观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为支撑。操作风险管理属于商业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理应遵循企业经营管理规律。针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性,文章分别从战略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组织决策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角度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解释,以期拓宽操作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We employ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ownership identity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ownership structure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n China. Using both fixed effects model and Generalized Methods of Moments (GMM), this study finds that market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utperform firms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 indicating that partial privatization of state-owned Chinese firms improves corporate governance. Non-controlling large shareholders of market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found to play active role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Lastly, there is evidence that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of a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decreases the incentives to expropriate minority shareholders.  相似文献   

19.
宋树理  周朝霞 《特区经济》2010,(10):177-178
为了有效应对危机,大多温州民营企业在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积极谋求应变之策,为抢占国际化发展的新契机积蓄力量,不过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因此,后危机时代温州民营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必须解决经济结构中隐藏的深层次问题,才能有效避免再度遭受严重冲击,以保持民营经济国际化持续稳定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代文静  李谦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99-204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审慎开放,中国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实体经济则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增速放缓,实体企业基于“蓄水池”效应和“投资替代”效应而不断扩大金融投资,使得企业金融化现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系统研究内外部治理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有利于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将其金融资产占比连续3年及以上增加界定为金融化,从内外部治理视角探究其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最终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有抑制作用,并且法制水平增强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最后提出抑制企业金融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