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宇民 《中华商标》2004,(10):49-50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为了有效遏制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行为,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科技创新,营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环境,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国务院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为配合此次专项行动的开展,我们从本期起,增设《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专栏》,为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宣传法律法规、交流经验、介绍典型案例提供一个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商标品牌运作经营策略有着独到见解,我们特约郑局长撰稿,作为本栏目开栏之作。欢迎各地工商管理战线的同志和广大企业及读者投稿。  相似文献   

2.
2002年4月26日是第二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是“鼓励创新”。今年4月26日是第四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又是“鼓励创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再次把“鼓励创新”确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充分说明了创新在知识产权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和鼓励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政府要做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这是十八大报告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政策指向的深入与延续。寥寥数语阐明了国家强化知识产权工作、鼓励科技创新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于连超 《中华商标》2012,(12):37-38
问题源起:商标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由于现在几乎没有企业能够达到充分的"垂直结合",即企业自身扮演开发利用知识产权所要求的全方位角色,包括开发、产品提炼、试验、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等环节,[1]或者企业为知识产权的"垂直结合"可能会得不偿失,那么将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5.
启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加快实施创新型集团建设2009年适逢集团公司成立十周年,是继续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做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科技系统围绕集团公司产业技术发展的需求,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开展"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和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启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加快实施创新型集团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华商标》2013,(7):22-24
2013年6月13日,中华商标协会在中国商标节上公布了"2011-2012年度公众推选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商标大事",具体为:1.《商标法》颁布实施30周年,各部门隆重举办系列纪念活动1982年8月23日,我国颁布了第一部知识产权部门法——《商标法》,该法自1983年3月1日起施行。《商标法》颁布实施30年来,我国商标事业蒸蒸日上,为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4届成员国大会上,我国和阿尔及利亚共和国共同提交了一个议案;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5届成员国大会上,这个议案被一致通过,从此,每年的4月26日,成为世界知识产权日,而新世纪的第一个4月26日,则有幸成为第一个知识产权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确立,昭示着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贡献已达到了值得全世界进行纪念的程度,昭示着鼓励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也昭示着一个期望通过致力于知识创新谋求人类更大幸福的新世纪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中华商标》2014,(5):10-11
(本刊讯)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商标战略年度发展报告》。报告表明,2013年全国工商系统广大商标干部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总体部署,积极应对商标法修改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大力推进商标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各项商标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相似文献   

9.
肖刚 《中华商标》2003,(10):37-37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这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神舟”两个字因此也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脑海中,因为这两个字代表着科技飞跃,承载了民族荣耀,全世界为之瞩目,全国人民为之自豪。在群情振奋之时,笔者不由想到关于此次飞行的一个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大金龙继续优化企业管理,提升产品制造工艺水平,先后在京发布龙翼车联网科技平台,联手交通部协办"金龙龙翼杯"驾驶员大赛,走出国门参加比利时车展唱响"中国客车最强音"……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大金龙坚持科技改革创新,定下扎实发展基调,在国内外市场上精耕细作,累累硕果令"科技金龙"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海外篇:"全时四驱"驰骋寰宇2013年,大金龙从售后保障、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创新合作模式多角度、全方  相似文献   

11.
正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已经有30年了。一、《商标法》的颁布实施是中国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奠基石《商标法》的颁布实施,是中国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拉开了中国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正一、前言随着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以及"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新目标,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岩滩公司)着眼创新驱动、深化创新引领、强化科技智造,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围绕"质""量"双优目标,培育打造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增强企业核  相似文献   

13.
正在平行进口市场流通的商标商品是有形物,而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却没有对该物的占有权。因此,"知识产权权利穷尽说"所穷尽的是:制造商对知识产权产品的占有权。知识产权权利人与知识产权产品制造商及其所相容的商标商品制造商,是两个不同市场的交换主体,他们之间是两个既有联系而又有质的区别的概  相似文献   

14.
1 创新之重--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意义   2008年8月正式启动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是在落实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转变中,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而确定的科技重大专项.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旨在致力于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范的新药研究技术平台,形成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新药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中华商标》2015,(3):32
《2014中国商标年鉴》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与中华商标协会共同组织编纂,由中国工商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文献资料。《2014中国商标年鉴》汇集了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海关总署、商务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系统2013年商标保护工作的概况。收录了各级领导对商标工作的指示、讲话和文章以及2013年有关重要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等文献内容。"统计资料"的内容为国  相似文献   

16.
《中华商标》2015,(2):82
《2014中国商标年鉴》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与中华商标协会共同组织编纂,由中国工商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文献资料。《2014中国商标年鉴》汇集了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海关总署、商务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系统2013年商标保护工作的概况。收录了各级领导对商标工作的指示、讲话和文章以及2013年有关重要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等文献内容。"统计资料"的内容为国家工商总局的最新权威统计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中华商标》2012,(10):82
正2013年,本刊将配合国家有关政策方针变化,调整增加相关栏目,诚邀社会各界新老朋友就以下栏目不吝赐稿:商标法30年回望:回首30年来中国商标立法、执法、司法和保护历程以及自身经历的相关事件。打假维权:介绍各地工商部门、法院、中外知名企业维护知识产权尤其是商标权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经验实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保护创新、鼓励创造,是创新、创造的动力,知识产权在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许多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也越来越认识到知识产权在竞争中的作用,知识产权意识日益提高。商标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是参与市场竞争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华商标》2013,(6):5-7
目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2013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内容如下:2013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围绕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问题,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积极探索治本之策,为促进科学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商标法》的重大修改之一是对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的调整,第57条第2项在原本的"商标相同或近似+商品相同或类似"标准的基础上引入了独立的"混淆可能性"。因此,我国传统商标实践中采用的包含混淆可能性的主观的商标近似概念必须重新界定,即需将混淆可能性从商标近似的概念中剥离出来,使传统的主观的商标近似转变为客观的商标近似,与此相适应,传统商标实践中的判断商标近似的规则和方法也需要重新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