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该规定积极回应了社会期待,对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作出了更加严格、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还会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对减刑、假释工作还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笔者结合此次规定的出台情况,对我国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审理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减刑、假释制度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没有规定具体的审判程序,现阶段全国绝大多数中级法院和高级法院对此类案件采取传统的书面审理方式,存在某些弊端.本文兹简要列举几种主要观点略作评析,同时提出在现阶段完善减刑假释案件审判程序的取向一一公开听证的审判方式,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意见.  相似文献   

3.
近期,针对我国减刑、假释案件司法实践中曾长期存在的违法行为,中央决定将“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作为今后~段时间内司法改革的重点来抓。本文,笔者拟从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审理的视角论述其刘司法公信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期,针对我国减刑、假释案件司法实践中曾长期存在的违法行为,中央决定将"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司法改革的重点来抓。本文,笔者拟从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审理的视角论述其对司法公信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相荣 《活力》2010,(19):38-39
监所检察监督权作为检察机关重要的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2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一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22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的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以及《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规章制度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依据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内容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蔡钧 《电子财会》2006,(7):36-41
一、破产清算审计的基本程序 企业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以后,其依法成立的清算组(在案件受理后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则为企业监管组,下同),均应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由法院商请政府指定审计机关派员进驻破产企业进行清算审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3号,以下简称《规定》)第18、41、49、53条,都具体规定了破产清算的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以下简称涉海司法解释)。上述涉海司法解释发布后,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9.
《数据》1996,(6)
经济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是非说权立新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打击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斗争不断深入,一批批犯罪分子被依法惩处,这些经济犯罪分子被投入劳改后,改造情况及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执行情况如何,为人们所关注,对此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一、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赔偿法》)实施10年了,然而《赔偿法》对确认程序一直未作详细规定。国家赔偿案件的确认是赔偿案件能否进入国家赔偿的前置程序。确认的重点是解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是否违法。本文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入手,结合我国国家赔偿司法现状,对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的立案审查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1.
近日,甘肃省山丹县仲裁办公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总结历年办案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其他地区仲裁文书样式,集体讨论数易其稿,规范了36种仲裁常用文书样本和办案程序。  相似文献   

12.
王鹏 《企业技术开发》2003,(9):38-39,42
文章针对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月9日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诉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中关于案件受理前置条件的规定,进行了探讨,并认为虽然还存在有争议的地方,但却全面的影响了证券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某市登记机构询问:什么是房屋登记行政诉讼中的连续转移登记案件?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对连续转移登记案件的起诉与受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赵勇 《审计观察》2003,(2):32-34
2002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审理偷税抗税案件解释》),它与同年9月17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审理骗取出口退税案件解释》)共同为司法机关依法办理涉税犯罪案件,严惩偷税、  相似文献   

15.
熊进光 《企业经济》2003,(11):189-190
自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1、15)(以下简称《通知》)以来,股民状告上市公司要求损害赔偿的案件日益增多,银广厦、红光实业等公司均因虚假披露信息而受到股东的起诉。从各地人民法院对案件审理的情况来看,在涉及虚假陈述行为的界定、责任主体范围与责任形式、因果关系与过错的认定、赔偿金额的确定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难点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审判活动,最高人民法院于今年1月9日发布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税务司法管理呢?税务司法管理是指按照税收法规对偷税、抗税犯罪案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察和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它包括审理偷税、抗税案件司法机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派驻税务部门检察室和人民法院)的组织和任务、受理案件的范围、索件的诉讼程序、审判程序和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行政审判对行政执法质量的助推作用,2009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率先对行政部门最为倚重的行政许可行为从诉讼的角度制定了《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10年1月4日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月9日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诉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中关于案件受理前置条件的规定,进行了探讨,并认为虽然还存在有争议的地方,但却全面的影响了证券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为统一房屋登记案件的裁判尺度,规范房屋登记机关行政行为,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5日发布了《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0年11月18日起施行。《规定》的一些条款对商业银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须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0.
行政案件审理质量是案件合法、公正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根本途径。近年来,莆田市质监局案件审理工作严格落实相关规定,确立“锻造精质莆田,打造精品工程”基本工作理念,结合莆田市实际情况和质监案件审理工作的发展变化,集中精力念好“精、严、和”三字经,深入推进质监案件审理工作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积极打造“法制质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