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内在地包含着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问题。社会公平问题是历史与现实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它是理想与现实的高度统一。从人的发展阶段看,追求社会公平必须基于而不能超越现实阶段。从人的发展本质上讲,要实现社会公平,就必须坚持理想,使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是全人类古时就有的一个美好的理想,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世代国人所希望的。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每个人所享有的教育权益是不一样的。当前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公平的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和全体国民都关注的一个焦点性的社会问题。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有战略地位的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而在教育的公平问题上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必须高度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它要求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建立起融洽、协调的关系;要求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就业机会、劳动条件等经济利益关系方面也要有根本的协调关系.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新世纪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多方面地促进社会成员的不同层次的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平是公民社会大众所普遍追求的目标,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人的平等自由发展,实现追求社会公平的长期繁荣。分配差距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常态,而分配失衡则反映出市场的失灵和政府调控的缺失。放任分配失衡对社会正常发展的危害作用,必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从而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文博 《乡镇企业科技》2014,(25):154-154
马克思的公平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科学内涵,而且博大精深,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它对当前社会的现实价值就是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同时,它对社会公平的理想描绘能够给社会带来现实努力的动力与方向。本文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的含义、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特征及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分工体系无孔不入的现代社会,所有人群之间形成了高度的依赖关系,一个人除非逃离现实、与世隔绝,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相互协作。所以得到他人的承认、理解乃至欣赏,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能否实现个人抱负和人生理想的关键决定因素。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营销,也考验着你的营销功力,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也必须用行动来予以回答,人生的精彩与否完全取决于你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我国的社会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而通过经济法促进社会公平,从经济法角度体现公平价值,实现社会价值是解决当前社会公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经济法的公平价值分析出发,着重分析如何利用经济法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生活从“全面小康型”阶梯式发展为“全面富裕型”,更是社会从总体上由“全面小康社会”提档升级为“共同富裕社会”。“共同富裕社会”是社会体制机制更优化、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相统一、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文明全面跃升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更高阶段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加充分和完备的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是制约共同富裕的突出因素,这些特征共同勾勒出一幅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图景,这也意味着促进共同富裕有了方向和动力。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汇聚共同富裕的合力;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重点,着力补齐共同富裕的短板;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完善分配为抓手,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以推进机会均等为基石,着力破解阶层固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叶帆 《上海企业》2005,(8):30-32
一、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要想让和谐社会最终由理想变为现实,就必须找出政策实施的要点。以循环经济为支点,从物质基础上搭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平台,符合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1、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应当是富裕社会,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提高构建能力,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其核心是必须以经济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是什么?新闻媒体又对什么最感兴趣?普通百姓又有哪些希翼?一时间问卷调查、上网点击率等铺天盖地而来。其中,最抢人眼球的还是“和谐社会”四个字眼。我们看到一个主导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和谐社会不仅要讲经济发展,而且还要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的社会应该是公平的社会,要达到社会公平,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张网,一张承担社会公平的安全网,通过它,可以调节社会分配,体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公平与效率”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话题。特别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出,引发人们对公平理念的重新思考:如果公平志效率是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两是否以可兼得?坚持效率优先,是否意味着提高效率,就将牺牲公平?只有不公平,才会有效率?提高效率是否就等于要拉开收入差距?坚持效率优先,如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如何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可以说,直到目前,这场争论仍然在进行中。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现象丛生,是导致社会冲突的原因之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人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视人的平等,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正在形成新的社会共识。刘国光教授说,现在是到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的时候了。[编按]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而职业教育公平则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其普遍性与公正性具有鲜明的民生属性。教育政策是政府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一种积极作为,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本质属性,展示出强烈的人本关怀和现实诉求。从教育政策的视角来观照教育公平,能更好体现人类对公平诉求与政府责任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公平的制度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平的追求与维护,是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的本质区别;而能否实现社会公平以及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又会成为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以及和谐性发展水平高低的基本依据.进行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社会公平或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否则,制度创新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主要受制于初次分配的市场竞争条件。在不同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实现的一致性不同。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初次分配的效率与公平可以同步实现;而在不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必须有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保证两者才能同步实现。中国的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现实运行状态是,一方面市场化的经济改革不彻底;另一方面缺乏公平合理的初次分配制度。为此,必须解决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失衡问题。改革的路径是建立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公平的初次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与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一致的。马克思在对旧哲学进行理论改造、实现其对人和社会自由全面发展追求的同时.确立了他的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客观精神”到“现实具体”、从“物质实体”到“现实的人”、从“客体直观”到“主体实践”、从“人的异化”到“人的解放”的形成过程。本文针对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丽 《新远见》2011,(4):59-62
党的十六届五中强调,“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7.
按照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原则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不同社会以及同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受生产力水平和人们效率公平观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安排,而建立和完善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收入分配制度,就必须从条件分配、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三个层面进行科学统筹和谋划。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其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从而建立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意义上讲,反对就业和职业歧视正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本课题对山东省就业和职业歧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并明确提出了要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而教育的公平首先就体现在义务教育的公平上。因此,针对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施有效整合,成为众多地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学校资源除了要做好规划方案、师资配备、后勤保障等一系列节点工作外,财务实现有效合并也成为改制整合平稳过渡的一个关键,只有顺利实现财务合并,学校整合才是真正全面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主体性思想是随着欧洲人从基督教统治下的中世纪长期冬眠中的觉醒,伴随着文艺复兴以来的两大发现,即自然的发现和人的发现,而在哲学理论中凸现和突兀出来。西方近代哲学家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对人的主体性的论述各有千秋。本文重点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现实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人类面临的主体性困惑-反主体性效应,论证了要走出困境,实现人-自然-社会系统协调发展,使自然和社会朝着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实践人的主体性,发展建设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