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寿险业现状的观察,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了退保行为对寿险业的危害,并通过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的具体数据来实证分析经济因素对寿险业退保行为的影响。然后通过综合寿险保单投资性、保障性和责任主体等角度分析影响寿险退保的主要因素,最后建议寿险公司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产品设计,改进管理水平,提高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度。  相似文献   

2.
魏国梁 《企业经济》2006,(2):147-148
在寿险业迅速发展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开发出能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并具创新性的寿险产品,已成为当前我国寿险公司成功实现营销战略转变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寿险市场分析为背景,结合相关个案,从寿险产品设计基本取向、产品开发程序等方面对寿险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承保、投资和偿付等三个业务环节的相关指标,构建了我国寿险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寿险业2005年-2007年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并揭示其风险,结果表明:我国寿险业具有明显的垄断竞争格局,且这一趋势逐年弱化;三年中大部分寿险公司运营绩效有所提升,特别是2007年各寿险公司运营状况均有所改善,整个行业运营风险有较为显著的降低,究其原因,可能与我国寿险业承保业务的平稳增长和投资领域的扩大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寿险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寿险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寿险业的保费收入不断增加,寿险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寿险业看似发展美好,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净利润亏损等诸多问题.同时,持续的低利率市场环境也对我国的寿险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寿险业唯有改革和创新,才能继续壮大.本文将从我国现处的低利率市场环境的成因、 及寿险行业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并提出寿险行业应对低利率环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寿险业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第三产业,影响其产品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着眼开放经济条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方法,基于1985-2013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多元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均GDP、通货膨胀率、死亡率、恩格尔系数、城市化水平五个因素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寿险需求量有十分可观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政府政策、居民收入、寿险产品自身特点及其替代品和互补品、寿险公司的偿付水平、信誉水平、居民的保险保障意识、营销水平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初步分析讨论并得出它们是如何影响寿险需求的,同时从政府和企业自身两方面提出扩大寿险需求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保险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对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在发生赔偿和给付时所具有的经济补偿能力。对偿付能力的监管是以寿险保险公司为主要对象,影响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要想保证寿险保险公司具有持续经营所必须的偿付能力,就必须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在对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浅析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及方法。本文建议寿险保险公司要提高偿付能力的关键在于充实资本金,优化资产结构,提高盈利能力,注重成本控制等。同时,要从保险监管机构的角度,加强对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管理,最终促进我国寿险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寿险保费收入和老龄化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中国寿险保费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均GDP对中国寿险保费收入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在中国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寿险业发展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关系应当被充分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寿险市场现状 (一)我国寿险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寿险市场的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口年龄老化及医疗、养老体制改革,为寿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目前我国老年人口达到1.44亿人,平均每年增长200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1%,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此外,随着我国医疗、养老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不再承担过高的保障,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人们寻求更多的商业性医疗和养老保险,从而促进寿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2001—2004年中国寿险业数据,对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结构、成本效率和经营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寿险业市场集中度极高,这种高集中度虽然在逐渐下降,不过短时间内寡头垄断的局面并未被打破。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寿险公司绩效水平主要取决于市场结构,成本效率对寿险公司绩效水平影响为负,但并不是很显著,实证研究结论支持了市场力量假说。  相似文献   

11.
1992年,美国友邦将寿险营销引入中国大陆、迄今已经14个年头了。这14年中,寿险营销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寿险行业的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大陆寿险业最主要的销售方式之,更是寿险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赢利方式,也因此它对保险行业乃至老百姓的保险意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寿保险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当前我国的寿险业竞争激烈,必须适当运用寿险营销。本文从产品、价格和顾客体验等方面分析了寿险营销的特点,针对我国寿险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宁波寿险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截止2005年6月,宁波市共有寿险公司8家,其中1家为外资.宁波寿险市场上产品涵盖了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基本上能满足市民对寿险的需求.而从宁波寿险市场调查来看,市民对健康保险的需求比较大,其次是养老和意外保险.  相似文献   

14.
邓丽 《企业导报》2011,(10):64-65
偿付能力监管作为寿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历来被寿险行业所重视。中国寿险业发展迅速,但是在偿付能力监管上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寿险业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现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来,"寿险营销"在为我国寿险业带来了短暂的灿烂辉煌的同时,也为我国保险业(不仅限于个人寿险业务)带来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寿险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各家寿险公司经营目标逐步由业务主导型向利润主导型转变.但是由于寿险业务发展的特殊性,新设机构实现盈利的周期较长,寿险业务利润核算涉及大量复杂的精算模型,所以目前大多寿险公司利润管理主要在总部层面,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利润管理,因此寿险公司分支机构作为公司的利润单元,其利润分析及应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薛湘 《现代企业》2006,(6):22-23
十多年来。“寿险营销”在为我国寿险业带来了短暂的灿烂辉煌的同时.也为我国保险业(不仅限于个人寿险业务)带来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刘浩 《企业天地》2003,(6):41-42
所谓新市场环境主要是指我国入世后寿险业必须面对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规则,外资寿险公司将享受相同的待遇,我国寿险业将全面与国际接轨,直接面对外资寿险公司的竞争。国内寿险公司如何在两年的保护期内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增强服务、优化产品,是中资寿险公司与外资寿险公司在同场竞技中生存和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王佳毅 《企业导报》2014,(10):12-13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以寿险保费收入为指标,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影响我国现阶段各地区人身保险需求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根据相关数据的可获性及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选取目标分析因素指标生产总值(GDP)、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DCCI)、人口数量(GP)、社会福利保障费用(SSW)、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五者为自变量,各地区保费收入(PI)为因变量。与已有的论文不同,本模型考虑了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利用Stata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得到相应科学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自变量GDP、DCCI、GP及GDP,DCCI与CPI的交互项与因变量PI线性相关,而因变量PI与自变量CPI、SSW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进一步给出出未来寿险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保险法》的修订对于寿险公司运营影响较大,有关寿险业务的新规定着重加强了对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规范了保险经营行为,对寿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保险法》加强对被保险人的利益保护和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这两个方面论述了对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并针对修订后的《保险法》相应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修订后的《保险法》对保护寿险客户的合法权益,提高寿险公司业务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寿险业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