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7月8日,全球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第一轮谈判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启,计划两年内结束。TTIP预计每年将给美欧带来上千亿美元的收益,这是美国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的关键一步,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将产生深远影响。TTIP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议,覆盖约50%的全球经济产出、30%的全球贸易和20%的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伦敦的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估计,消除关税和减少监管障碍的雄心勃勃的协  相似文献   

2.
欧盟与加拿大已于2014年9月达成全面经济与贸易协定(CETA),而欧盟与美国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也已经完成了第八轮的谈判。CETA与TTIP被认为是目前引领全球自由贸易协定的风向标,其中涉及的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等内容不仅使外界将其定义为"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将影响之后的自由贸易谈判的标准制定。本文通过分析比较CETA和TTIP中涉及的政府采购的内容来探讨未来国际贸易中政府采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陆燕 《国际贸易》2014,(2):44-48
正美国与欧盟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谈判自启动后虽经历波折但仍在预定时间框架内,双方期望在2014年年底前达成最终协议。美欧集聚了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美欧自贸区经济贸易规模超过现有的任一自由贸易协定。无疑,美欧经济一体化安排将对美欧经济增长、世界经贸格局变化、国际经贸关系调整及全球贸易规则制定等产生深远影响,也会对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参与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4.
《里斯本条约》签署以来,欧盟新近达成的FTA呈现出“西学”美国NAFTA文本的倾向,并以FTA为媒介,将本区域的投资、人权、环境等价值“东渐”至发展中国家.欧盟在投资文本选择上的“西学东渐”策略源于其追求法律稳定性、重塑投资保护和公益管制平衡的内在需要,也有与美国保持竞存、与其进行TTIP谈判、共同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外在需要,为中国对外谈判FTA/BIT时如何构建“中国理性”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于2013年6月启动谈判,这是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的最新发展。《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设定的高标准,将会影响全球贸易体系的规则制定,并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一方面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传统自由贸易协定与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博弈;另一方面也应积极研究并吸收新规则中的合理内容。  相似文献   

6.
对TPP和TTIP等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与贸易规则的变化、WTO框架下的诸边协定谈判与贸易规则的变化、后巴厘时代的多边贸易体系与贸易规则的变化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全球贸易规则变化的新动向有:TPP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可能年内达成;诸边协定谈判成功的概率较高;WTO后巴厘时代的多边体系较难推动贸易新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或希望形成WTO体系内外相互补充的规则体系;未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可能会纳入WTO议题。指出中国应该密切关注全球贸易规则的发展动向、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重建、强化中国在WTO体系中的作用、积极主导和推动全球贸易规则发展、团结和凝聚其他发展中大国,集体行动影响全球贸易规则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7.
世界     
USA&EU美欧新谈判6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欧盟领导人在英国北爱尔兰厄恩湖举行的八国峰会上联合宣布,美欧正式启动《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并将于今年7月8日举行首轮谈判。TTIP谈判有八大目标:一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欧盟是美国最大出口市场,2012年美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7月8日-12日在美国华盛顿启动首轮TTIP谈判,初步确定协定谈判框架内容,到2015年10月23日在美国迈阿密举行TTIP谈判达成关税减让方案结束时,共经历了11轮谈判。TTIP谈判涉及内容包括关税减让、投资、服务、监管、政府采购、能源和原材料、知识产权、中小企业、国有企业等20项议题。一旦美欧TTIP协定谈判取得成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其全部经济总量约占全球 GDP 总额的40%,对外贸易总量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50%,并给双边带来高达2427.62亿美元的经济贸易利益,这势必对全球贸易格局带来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0年美国启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首轮谈判以实现"重返亚太"的战略目标,2013年宣布与欧盟正式启动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谈判,试图重塑全球贸易新规则。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正加速酝酿制定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其中,环境因素已成为新规则考虑的核心内容。20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席卷全球,成为全  相似文献   

10.
郑欢 《商场现代化》2014,(26):30-30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世界的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各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悄然发生改变,国际方面,美国、日本、欧盟签订了TTP、PSA和TTIP协议,力图建立新的经济贸易组织。国内方面,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为我国的发展创造条件。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的经济贸易形势进行分析,探讨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2018年7月,日本和欧盟签署了日本—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该协定核心直指零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重新制定国际经济规则。日欧的"零关税"布局趋势,是一个互惠双赢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美国贸易战的有力反击,遏制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侵袭。在新一轮全球贸易体系重构期,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必将影响中国在未来对外贸易的走向,中国也需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李春顶 《中国市场》2013,(15):37-41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将在2013年上半年开启,这将正式拉开美欧自贸区建设的谈判序幕。在经济利益上,美欧自贸区合作的目标主要在于寻求相互服务贸易和投资的拓展;经济利益背后更重要的诉求是希望通过TTIP以及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主导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新标准和新规则,进而重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美欧自贸区虽然具备较强的相互合作共同利益目标,但仍然存在发展的障碍与困境。中国作为主要的发展中大国,应有相应而及时的措施以防范和应对欧美自贸区可能带来的损害与冲击。  相似文献   

13.
2018年美国以"寻求贸易平衡"为由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单边贸易制裁,制裁的产品集中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发展的高技术产品。基于2000-2017年中国海关总署以及《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对中美高技术产业贸易现状和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同时依据《中国制造2025》中的创新能力指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贸易顺差只是美国对华贸易摩擦集中于高技术产业的表象原因,遏制中国技术创新和维持全球经济体系治理话语权才是其真实目的。中国应通过提升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加强与日本欧盟的经贸联系、积极申请加入CPTPP来应对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品的进口限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贸易市场世界扩张以及地区贸易关系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本文从中国在世界市场中贸易地位入手,着重探讨了中国在亚太地区市场与东亚、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关系的变化,指出中国未来出口市场主要仍在亚太地区,需要妥善处理与东亚、美国及欧盟等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15.
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以其独有的特点在美国贸易救济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发达国家或组织,如欧盟、加拿大、日本和韩国,都已然建立了符合其国情的贸易调整援助体系,墨西哥、印度、阿根廷和南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类似的制度。我国作为贸易进出口大国,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立法建设都已为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中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国际贸易法的建设以及中国的对外贸易救济形势,分析我国建立贸易援助体系是否恰当并应然可行是本文的主要看点。  相似文献   

16.
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压力,各国有利用各种政策干预贸易的可能,本文通过对各国的有关贸易政策的考察,选择了15个国家,对其贸易保护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结构分析,发现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开放度最高,保护强度最低,美国、欧盟等一些国家保护强度较低,日本、中国、印度保护强度较高,俄罗斯保护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跨大西洋关系研究中心发表《2013年跨大西洋经济》报告,强调服务业是跨大西洋经济关系中沉睡的巨人。关于服务贸易,报告主要内容如下:一、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国家,欧盟则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国家集团。2011年,欧盟多项服务贸易全球排名第一,其中旅游收入占全球的41.1%,交通运输服务出口占全球的47.6%,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占全球的  相似文献   

18.
<正>自《跨太平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PP)》签署后,奥巴马政府将自贸谈判重点转向与欧洲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力图通过两大自贸体系来主导新一轮世界投资贸易规则制定。当前TTIP谈判进展缓慢,欧洲反对声音强烈,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发展不利于贸易发展,奥巴马政府离任时  相似文献   

19.
一、中欧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三个贸易伙伴。中欧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居什么地位 ,在我们比较中欧贸易、中美贸易、中日贸易后 ,就不难得出结论。1.对贸易规模的比较。虽然欧盟的对外贸易规模远远超过美国和日本 ,但是 ,欧盟同中国的贸易规模却一直小于美国和日本。以 1998年为例 ,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为 488.6 3亿美元 ,而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为 5 49.37亿美元 ,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额为 5 78.99亿美元。发展中国与欧盟的贸易 ,有助于中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长期以来 ,中国的对外贸易 ,…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日本选择“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出口不断增长,但国内市场的开放进程却相当缓慢,这引起了美国和欧盟的强烈不满.因此,美国和欧盟长期对日贸易战略重点就是如何促使日本更快、更深层次地开放国内市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尽管美欧对日贸易战略的出发点相同,却选择了不同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