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刺激我国出口、改善贸易收支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结构优化促进作用明显.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有所减缓,但由于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动能仍将存在,根据人民币汇率面临长期升值趋势(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其对贸易结构的优化促进作用也将是长期的.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山东省涉外经济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涉外经济发展等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刺激我国出口、改善贸易收支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结构优化促进作用明显。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有所减缓,但由于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动能仍将存在,根据人民币汇率面临长期升值趋势(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其对贸易结构的优化促进作用也将是长期的。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山东省涉外经济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涉外经济发展等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汇率改革,放弃盯住美元,并允许人民币汇率浮动,人民币币值就开始了几乎单边升值的过程.从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走势可见,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7.8%.该态势虽然暂时缓解了外国政府(以美国为主)对中国汇率政策的压力,但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预期并没有明显减弱的迹象,长此以往将对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在分析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成因之后,判断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升值预期的缓解之道.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单边升值且升值预期居高不下,汇率因素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的重要变量。实证结果表明,除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就业影响尚不显著外,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名义汇率、升值预期及汇率改革对我国进出口总额、企业利润及就业的影响均较突出。稳步推进汇率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内需发展为主的道路,是我国长期内应对汇率风险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变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单边升值且升值预期居高不下,汇率因素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的重要变量.实证结果表明,除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就业影响尚不显著外,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名义汇率、升值预期及汇率改革对我国进出口总额、企业利润及就业的影响均较突出.稳步推进汇率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内需发展为主的道路,是我国长期内应对汇率风险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实力的提升客观上有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动力。在美元汇率持续下跌的背景下,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指责中国通过人民币汇率低估来扩大出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凸显。人民币汇率问题演变成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自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呈现出持续升值的态势。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的国内现状入手,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大体影响。  相似文献   

7.
谢延松 《中国外资》2011,(17):85+87-85,87
2005年7月我国的规律(汇率)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进入2006年以后,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不断地加强,对于我国的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影响深远。本文阐述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然后提出了金融机构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以及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做了一定的分析,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的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的影响也随之增强,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胜利  韩雪峰 《时代金融》2013,(30):128+142
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启动新一轮的汇率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改革汇率生成机制,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第二、适度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即人民币作小幅升值,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从汇改开始到2013年6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8.1100升值到6.1806,升值了31.22%。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尤其是进出口贸易方面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实力的提升客观上有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动力.在美元汇率持续下跌的背景下,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指责中国通过人民币汇率低估来扩大出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凸显.人民币汇率问题演变成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自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呈现出持续升值的态势.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的国内现状人手,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大体影响.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国内生产的成本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取了大量利益。出口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持续顺差带来的本币升值问题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难。虽然汇率升值可能造成出口部门竞争力下降,但是,理论上讲,汇率的升值也能够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且能够降低进口原材料价格,从而降低国内的生产成本。然而,自汇改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减缓通胀压力,相反的,升值一直伴随着物价的上涨,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国内资产价格和物价之间的联动越来越明显。本文从人民币汇率预期、资产价格和物价的关系入手,研究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对我国国内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预期会导致我国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即成本优势的丧失。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测算,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处于基本合理的水平,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低估约4%。随着我国经济率先反弹,人民币汇率又面临新一轮升值压力。汲取上一轮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的经验,我国应该提前行动,构建一套合理机制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进行重大改革,之后人民币升值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后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截止到2008年3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7.0593。累计升幅12.96%,且近期有加速趋势。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摘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汇率调整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必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吸引外资的理论影响与实际影响,得出汇率升值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我国放弃了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后,人民币开始了持续单边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许多正面抑或负面影响。从去年开始,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国际游资大规模进入我国,给经济稳定埋下了隐患。我认为对人民币未来继续升值的预期是造成人民币加速升值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原因,找出通过降低这一预期来缓解人民币加速升值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遵循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所呈现出的加速上升趋势一直备受关注,成为学界和媒体间争论的热点。本文在阐述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主要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正负效应,进而从选择合适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货币政策、保持汇率小幅度升值、降低外汇储备风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洪雅雅 《中国外资》2010,(14):40-41
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升值紧密相关。近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升值的预期也再次得到强化;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及浮动弹性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翟斌 《财政监督》2003,(10):47-48
近期日美等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加了强大的升值压力,我国应如何应对?短期内人民币应否升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如何完善?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一、人民币汇率近期内应保持基本稳定汇率是重要的资产价格和资源配置的信号。判断当前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关键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物价水平、外资外贸和国际收支等情况来看,当前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总体上是适合的,不能轻言升值,近期内应保持基本稳定。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1.人民币升值会削弱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降低总需求。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达8.2%,有望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其三大内在动力为"世界工厂——国际投资与出口周期"、"城市化——投资与消费周期"和"新兴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