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孙君敏  邓斌 《经济问题探索》2007,(3):170-174,181
热销市场问题已被各国的实证检验所证实,成为IPO研究的三大热点之一.以往的研究关注于IPO新股发行的短期抑价和长期弱势,较少涉及热销市场.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选取1990年1月-2004年8月的几乎所有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数据,分别进行单月期和半年期实证研究,检验了我国股票发行市场IPO热销市场现象的存在性.结果表明股票IPO热销市场现象在我国股市并不显著,最后分析了导致该结果的我国股市特有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IPO市场上存在着发行公司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即IPO浪潮现象,而在IPO浪潮中上市公司质量的波动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IPO公司的质量是IPO浪潮研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从IPO公司业绩的长期表现方面来看,包括了盈余质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承销商声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等三方面。从IPO公司股价的长期表现方面来看,则包括了IPO公司初期报酬与股价长期表现的关系、IPO公司股价长期弱势现象、公司股价的长期表现衡量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陈璐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151-153,212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价格又称新股发行价格,是指拟上市公司与其承销商共同确定的新股一级市场发行价格。IPO在一级市场上是否合理定价直接关系到股市是否健康发展,用IPO发行价格作为因变量,用影响IPO定价的诸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包括公司经营财务信息、公司治理信息、证券市场信息、投资者需求信息等,以分析这些信息是否在IPO价格中得到了充分反映,即IPO在一级市场上定价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论述国际学术界关于创业投资在企业IPO中作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公司2007—2009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企业IPO初始回报与是否有创业投资参与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IPO初始回报与公司规模显著负相关,与股份发行比例显著负相关,与公司上市时年龄显著负相关,与企业上市日的上证指数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投资者关注与IPO异象——来自网络搜索量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谷歌趋势提供的搜索量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投资者关注的直接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行为金融学里投资者关注的理论,系统解释了IPO市场存在的三种异象。与文献中常见的其他解释变量相比,本文发现IPO前个股网络搜索量对于市场热销程度、首日超额收益和长期表现有更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它可以解释首日超额收益的23%,长期累积收益率的10%以上,结果均十分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对资产价格有直接的影响,2009年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对首日超额收益的降低起到了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晓雪  董翠萍 《技术经济》2012,31(1):125-131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基于819组5分钟高频数据,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及其股票指数的开盘价格、收盘价格之间的引导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开盘收益率相互引导;期货市场收盘收益率引导现货市场的收盘收益率和第二天开盘收益率;期货市场受自身和现货市场新息的冲击;现货市场受自身新息的冲击较大;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新息的变动更敏感;期货与现货的开盘收益率变化的总方差主要来自于现货市场,期货与现货的收盘收益率变化的总方差主要来自于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2002,(5):54-59
我国企业在境外上市(发行H股、N股等)同时,也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发行A股上市。这些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时首次公开发行价格(IPO)存在显著的差异。我们对25家同时发行H股和A股的上市企业研究后发现,IPO价差与不同市场的发行机制有关,与上市企业所在行业有关。境外直接上市企业发行H股当年的H股市场年度指数收益率以及境内外发行上市的时间间隔对IPO价差影响比较显著,随着境内外发行时间间隔变长,IPO价差受发行H股当年的香港股市行情影响逐渐减弱。IPO价差受H股发行数量以及A股发行数量影响较不明显,发行A股时的企业盈利能力、发行H股当年的盈利能力对IPO价差影响也不显著。我们就境外上市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定价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对新股发行的影响,探讨了发行制度与新股定价等相关问题。本文发现改革后新股发行价上升使得首日折价水平显著下降,同时新股发行价与反映公司质量的财务特征变量相关度增强。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2009年的发行制度改革对于IPO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完善具有贡献,进一步揭示了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中,一级市场价格发现制度的欠缺是IPO高折价以及IPO价格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选取公司市值、账面市值比、净营运资产、市净率和管理费用作为解释变量来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7—2011年我国A股市场中57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析这些财务指标对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月收益率的解释力度。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解释变量对股票月度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说明这些财务指标对股票收益的解释力度较强;公司市值和账面市值比与股票收益率正相关,在研究期间存在明显的账面市值比效应;净营运资产、市净率和管理费用与股票收益率负相关;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弱式有效市场。  相似文献   

10.
核准制IPO初始收益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颖 《生产力研究》2004,(10):44-47
本文以核准制实施以来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为研究对象 ,从公司内在价值因素、发行因素、市场环境因素等方面设计解释变量 ,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新股的初始收益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归纳了影响核准制IPO初始回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IPO市场存在承销商托市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修正后的Ruud(1993)收益率分布检验法对中国A股市场上IPO股票上市后短期收益率分布进行了检验.考虑抑价极大值会使样本收益率分布明显右偏,本文运用剔除抑价极大值后的样本对不同定价机制下的IPO后市短期收益率分布进行了正态性检验.我们发现,IPO股票上市后的短期收益率分布不能拒绝正态分布的零假设.这说明中国IPO市场不存在明显的承销商托市,目前高抑价的原因不能用承销商托市行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IPO抑价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创业板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立足于刚启动半年的创业板市场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探索影响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并与主板市场的结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但创业板市场上的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均失去解释能力,且非流通股比例与初始收益率负相关而其系数并不显著.要控制IPO抑价应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提高投资者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营企业IPO发行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王平 《经济问题》2008,342(2):58-60
研究了1996~2006年期间中国民营企业的IPO发行成本.研究发现,中国民营企业的IPO发行成本在不同年度、不同发行方式和发行规模下都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发行规模、市场情况、首发方式显著影响着中国民营企业IPO发行成本.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股票发行通道制与保荐制下IPO定价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1~2008年沪深股市的IPO数据,对通道制与保荐制下的IPO发行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道制下只有公司的发行量、盈利性因素在IPO定价中得到体现,发行效率有限。而保荐制下包括公司规模、成长性、盈利性、偿债能力、经营效率在内的内部因素在定价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同时承销商声誉对公司的IPO定价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这说明通道制下IPO定价效率有限,保荐制下IPO定价效率更高,定价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5.
刘纪鹏  曾斌 《经济》2011,(7):54-55
长期以来,新股发行被视为是各方"多赢"的环节。据统计,1990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IPO平均首日收益率高达137%,这意味着在证券发行的一级市场留下了超额利润,尽管经过多次新股发行体制和定价方式改革,但限制规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价格管制导致的IPO时机选择现象.A股市场中IP0的发行价格受到管制,给公司带来不小的融资成本,研究发现,公司为了减少管制所带来的融资成本,会针对这种管制定价方式选择IPO时机,表现为:当公司的成长性较高时,将不愿意进行IPO,而会选择推迟上市,待其成长性实现后,当前盈利更高时才在A股市场IPO.海外资本市场不存在价格管制,公司去海外上市不需要根据其成长性进行IPO的时机选择,这使得海外资本市场上中国IPO公司的成长性要高于A股市场IPO公司.交叉上市的公司也多选择先海外上市,后回归A股市场.中国特殊的IPO定价制度使得A股市场成为一个低成长性市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A股市场IPO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发现,股权分置下新股供给限制、流通股的流动性溢价、二级市场价格控制,使得新股二级市场价格系统性偏离了发行公司的内在价值。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IPO样本的回归分析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反映的公司内在价值信息相对有限,而股权分置改革后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合理,因而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提高了IPO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IPO抑价指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显著为正的现象。IPO抑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作为一种金融异象广受实务界的重视,同时作为一种热点课题在理论研究中经久不衰。国外研究认为,IPO抑价受资本市场有效性(如信息传递效率)、监管制度(如新股发行制度)、投资者行为(如羊群效应、异质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大致形成市场派、制度派和行为派三个主要研究分支。基于我国资本市场"新兴+转轨"的现实背景,国内研究较多关注市场结构、制度变革等因素对IPO抑价的解释能力。文章首先对IPO抑价理论含义进行了深入辨析,然后对既有文献进行了综合梳理和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其结果不仅有助于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问题提供统一的理论框架,而且有助于在揭示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更适合我国发行市场现状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岩  吴芳 《经济管理》2021,(6):84-99
IPO定价问题长期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在注册制落地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科创板引入跟投制度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科创板IPO公司的数据检验跟投制度对IPO定价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边界。研究发现,承销商跟投比例越高,IPO发行价越低,表明跟投制度可以抑制承销商抬高发行价的机会主义行为。上述抑制作用在治理水平较高的发行公司中相对较弱。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公司股价增长潜力较大时,跟投制度对发行价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此外,跟投制度能抑制超募资金规模,但为.了补偿跟投带来的风险,发行公司倾向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承销费率。最后,跟投制度有助于提升IPO后的市场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考察基金公司支付给保荐机构的佣金与IPO网下发行获配概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我国IPO配售中的公平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在IPO前一年,基金公司支付给保荐机构的佣金越多,其获得配售的概率越高,且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收益率较高的样本组.由于我国保荐机构并没有自主配售权,文章进一步考察了基金公司为提高获配概率所采取的措施.研究发现,基金公司主要通过提高报价和申购数量的方式达到获配的目的,这一现象亦在收益率较高的样本组中更加明显.上述证据表明,我国IPO配售中存在基金公司与保荐机构结成利益联盟的现象,即保荐机构获得了高额的佣金,基金公司则提前从保荐机构获得发行人的敏感信息,重点参与收益率较高的新股发行项目以获得丰厚的收益.文章的结论对于监管部门改进IPO询价制度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