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伴随着世界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低碳化和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兴的金融概念,碳金融的出现催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消费模式的巨大变革,成为国际金融竞争领域的新焦点。商业银行作为资源配置桥梁,应该大力的推动并且积极参与碳金融业务,率先掌握国际碳金融话语权。只有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增强商业银行碳交易业务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推动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2.
物流金融业务作为一种较新的金融创新服务产品,目前市场处于加速上升状态,也成为国内银行业务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引入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中银行的收益和风险,从而进一步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最后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金融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机制,碳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全球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目前的碳金融业务主要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投融资,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本文从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颖  胡新平 《全国商情》2013,(12):32-34
作为金融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机制,碳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全球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目前的碳金融业务主要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投融资,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本文从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个人金融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居民个人或家庭提供的银行及其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总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相对滞后,应采取转变经营理念、科技兴行和加快个人金融业务人才培养等对策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能源消费需求日益不断扩大情形下,发展低碳能源金融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及基本措施,但目前低碳能源金融存在着社会认识不足、管理体制不适应、能源科技基础薄弱等问题.政府应当加大低碳能源金融发展战略宣传力度,提高金融全行业低碳能源金融意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低碳能源金融发展的金融业务运作模式;加大对低碳能源金融发展支持力度,优化促进低碳能源金融发展之政策环境;强化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加强企业与金融业的协作;加大对能源科技开发与应用的支持力度,提升我国能源科技整体实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银行业个人金融业务已经蓬勃开展起来,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还不适应居民金融行为的变化,个人储蓄量的增长并没有成为发展个人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基础.因此,针对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政策性和管理模式的制约,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开放银行业混业经营,改革个人金融业务的管理模式,加快品种创新等措施以适应居民金融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国开发性金融在金融制度建设、市场机制建设和经济全面发展中起着先导作用,并以规划引领业务发展、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助推了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由于我国开发性金融业务起步晚、时间短,在业务运行实践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必须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资本注入力度、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加快金融研发和创新、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投融资体制、建立有关业务退出机制等方面加以解决,以保证开发性金融的健康永续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代物流业创新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设施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就必须大胆创新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10.
相比于国外众多商业银行对碳金融的深度参与,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处于探索尝试阶段,明显存在着发展不足的问题。而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约束:一是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约束;二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三是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四是缺乏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交易的激励机制。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积极性,扩大碳金融交易的广度与深度,要在政府、市场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为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金融创新在带来金融繁荣的同时,也会导致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就要深入了解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金融创新。多年来,我国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也积聚了诸多安全隐患,如:商业银行内部风险不断暴露、影子银行迅猛扩张累积大量金融风险、债券市场违约愈演愈烈等。为此,未来我国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不仅要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还要加强金融安全国际监管合作,全面提升金融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现状、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分业经营体制限制了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业务等综合领域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管制的放松,我国商业银行迈出了综合经营的步伐,出现了投资银行业务与传统业务交叉融合的现象。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对业务中蕴藏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应采取设立防火墙制度、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完善风险内控体系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银行体系在多年金融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单一的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逐步形成了全新的信贷服务体系,具体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并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贷市场结构还不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存在缺乏有效竞争、影响市场绩效提高等问题。如何有效发挥信贷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解决信贷供求矛盾,通过信贷市场及时有效的传导于实体经济,成为信贷市场良性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业;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不利于金融风险的分散;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较单一,国有银行在市场中依然处于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银行业的国内金融业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融市场已全面开放,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国际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而其中国内金融业务的创新将成为中国银行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砝码.为此,中国的商业银行应从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三方面进行国内业务创新.同时,应防范这些创新所引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在创新手段上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在创新方式上以引进吸纳型创新为主;在创新机制上相对缺乏系统性。而金融创新的途径主要是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金融环境创新。  相似文献   

17.
区域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涉及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问题。金融自由化改革在于消除"金融压抑,"金融深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业首先是服务业,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主要靠中小银行,中小银行有特定的市场功能。针对城市商业银行,需要研究地方政府控制和民营化程度这两个问题。金融发展是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创新主要是金融结构中各构成因子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中,商业模式的变化比经济周期的波动给各行业带来更大冲击。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投融资需求缺口的存在,金融消费产品的不断丰富唤醒了消费者潜在金融意识。金融消费者需要的是金融功能的增进与实现,而金融功能的着眼点在于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因此银行业变革势在必行。商业银行应当以客户为中心,构建嵌入金融消费者生活场景的金融场景,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金融服务升级,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状况的分析,认为广西金融服务体系提供的金融产品与客户需求之间有差距,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金融环境支持有漏洞,金融市场处于起步阶段。进而提出加快广西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金融监管要转变监管理念,由注重合规监管向注重风险监管转变;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子市场,支持广西经济发展;以短期债券发行为契机,大力发展商业票据;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积极推行差别化经营策略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经济转型条件下中国的金融改革。中国金融系统有其独有的特征:过度的信用快速扩张;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乏力的中央银行调控和商业银行监管以及大量的不良贷款(non—performing loan)。中国需要在金融、企业和财政系统三方面进行协调化改革。依据对中国资本调整策略的详细分析,本文提出不良债券部门交易(bond—bad deptswaps)是处理不良贷款的最好方式。从长远看,中国不仅要将国有银行商业化,还应给国有企业引入严格的预算约束,改革税收体制,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