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体系。本文基于一个规范的经验研究框架,检验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因。我们发现,90年代后半期新兴市场国家对外资银行管制的放松以及经营环境的改善,是导致这一时期外资银行大量进入的主要原因。此外,外资银行自身的效率优势、“追随客户”的战略以及东道国金融体系的结构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入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结果表明:"追随客户"战略是带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最主要因素.国内信贷和存贷利差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中国对外进口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入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结果表明:"追随客户"战略是带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最主要因素,国内信贷和存贷利差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中国对外进口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运用1996--2009年的面板数据,以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数量为因变量,从外资银行母吲的宏观因素、东道国的制度因素和母国与东道同的联系三个方面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母同对中国的FDI、母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量呈正相关父系,与两国的地理距离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母同银行业的存贷利差没有显著关系,并且,2006年底我国对银行业的开放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外资银行的进入。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在中国经济以8%~9%速度增长的同时,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增长却一直十分缓慢。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格局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因为它们受法规限制只能在几个城市中开展经营,客户也以外国人为主。由于中国为了兑现加入WTO时的承诺而逐步推进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上述情况开始有所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入手,围绕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的资金来源、对我国货币政策冲击、业务监管、市场退出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当前存在于我国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问题与隐患,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主张.  相似文献   

8.
在华外资银行发展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银行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项业务获得了较快发展,其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业务稳步发展,盈利状况趋好,利润增长加快,但由于受网点较少,客户面较窄和一些业务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制约,市场份额仍然很小,甚至在有些业务领域因中资银行扩张更快,其市场份额有缩小的趋势。今后一段时期,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将成为外资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领域,并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请问,你口袋里的银行卡有外资银行的吗?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没有。  相似文献   

10.
时至今日,虽然银行业的进入管制仍旧存在,但进入放松已势在必行。这不仅因为外资银行的进入已成为现实,而且随着中国政府加入WTO时所作承诺的一一兑现,这种进入潮流还会愈演愈烈。另外,除招商银行外,民间意义上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普遍存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而成立广东南华银行、深圳民华银行、江阴商业银行、沈阳瑞丰银行、西安长城银行等五家民营银行的报告也已上报银监会和各地方政府,其成立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1.
外资银行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的内容是普华永道对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发展情况的首次调查的结果。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对外资银行在中国所面临的战略性和新兴问题的关注;对某些行业趋势提供数据分析;了解银行业高管层的想法;对顺应未来发展趋势,提高银行业绩的最佳做法进行讨论;展望中国银行业未来三年的发展。调查范围涵盖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变化、监管环境的变化、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未来的机遇和同业的看法。本文撷取该报告中的部分内容,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外资银行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普华永道继2005年首次对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发展情况发布调查结果后,2007年再次公布最新调查结果。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外资银行在中国所面,盥的带有战略性的新问题;对某些行业趋势提供数据分析;银行业高管层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思考;对顺应未来发展趋势、提高银行业绩的最佳做法进行讨论;展望中国银行业未来三年前景的发展;中国金融市场及监管环境的变化;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和机遇及同业的看法。本刊撷取该报告的核心部分,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生存模型,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中闻市场的时机确定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规模越大、资本量越充足及对中国市场的经验越丰富的外资银行越早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外资银行母国对中国的投资规模越大、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越高,外资银行越早进入中国市场.另外,研究还发现亚洲地区的银行业进入中国市场并没有明显的先行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生存模型,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确定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规模越大、资本量越充足及对中国市场的经验越丰富的外资银行越早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外资银行母国对中国的投资规模越大、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越高,外资银行越早进入中国市场。另外,研究还发现亚洲地区的银行业进入中国市场并没有明显的先行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一方面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金融创新方法等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又会依靠其在管理与经营、资产质量、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运用我国13家商业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资银行进入与中资商业银行的效率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兆斌 《新金融》2009,(11):35-39
本文综合利用财务绩效指标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衡量商业银行的效率状况,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中资商业银行效率改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的行为,对被参股银行的财务绩效改善明显,但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华业务拓展行为总体上对中资银行的财务绩效有负面的影响,对生产率的影响则偏正面,但都不够明显。未来银行业开放的重点在于吸引更多的外资银行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对战略投资者撤资的现象则无须过于忧虑。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外资银行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普华永道继2005年、2007年和2008年发布<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调查报告之后,又于近期发布了其2009年最新报告.本次调查于2009年4月至5月在北京、上海、香港和深圳四地进行,其间共有41家在华的外资银行接受了访谈调查.本文选取了该报告的重点部分,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外资银行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华永道于近期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此次调查于2010年1月至2月在北京、香港、上海和深圳四地进行,期间共有42家在华外资银行接受了访谈。在以往各次调查的基础之上,2010年度的调查报告重点关注于外资银行在中国拓展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战略性问题和其它新问题,力图综合呈现各种观点,以为读者提供有关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变化发展分析的最新观点。本刊发表该报告的重点部分,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诗洋 《国际融资》2005,(12):60-61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得到了飞速发展。迄今为止,外资银行已经在中国设立了244家代表处,214家业务分支机构或分行,其资产总值已达到760亿美元。根据协定,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两年开放银行批发业务,5年开放所有零售业务。那么,正在拓展中国市场的外国银行现状如何,针对面临的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他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战略选择?普华永道的报告对此做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普华永道继2005年和2007年发布“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之后,近期发布了2008年最新报告。参与此次调查报告的金融机构共有42家。本文撷取报告中的精彩部分,供读者参考。2008年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继续加快发展步伐。中国强劲的经济和崛起中的中产阶层,以及WTO下中国银行业的持续对外开放,促使很多外资银行继续其在中国金融业的投资。2007年开始的当地法人制银行改变了市场游戏的规则。大多数参与调查的机构认为,如果得到政府批准,2011年前将有多达50家银行成立当地法人制银行。但银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监管方面的约束、对客户关系的拓展以及日益增加的留住和招聘人才的压力。2008年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还包括银行流动性、市场波动、风险管理和经济下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