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模糊语言是英语语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口语中频繁出现。模糊语言构成形式多样,用途广泛。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说者和听者不但要深谙其词义和语法知识,而且要了解其上下文和语用。  相似文献   

2.
模糊语词的模糊性特征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求模糊语词的翻译必须借助文化语境,文化语境顺应为模糊语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模糊语词翻译时,其词义的选择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作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数量词在使用中,经历了词义扩展的过程,数量词由精确的计量到日常的语言使用、交际和文学作品等中,由于人们本身认知的模糊性,更多地表现为模糊性。它的计量的功能逐渐被使用在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语义也随之扩展,由最初的精确词转变成模糊词。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词义的不完全对应关系指词义指称范围不对应,词义与语义成分不对应,词义与词类不对应以及词组合的整体意义跟各组成部分意义的总和不对应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翻译中语境制约词义的确定。对译者来说,要注意特定的语境制约着词义的选择和调整,使得词义得体,语句简洁;还可提示和帮助我们从词义推断出相应的言语内容。  相似文献   

6.
词义引申在词义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词义引申的方式进行了研究。文章对古汉语词义引申中的语域变异类修辞引申作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7.
蔡刃 《企业家天地》2010,(12):175-175
社会在不断发展,作为社会交往不可或缺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古今词义完全不同,古今词义的演变等方面剖析古今词义的异同,从而为更好学习传统文化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8.
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中时常会遇到陌生的单词,推测词义对于理解整篇文章有着现实意义。推测词义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对在语境中推测词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狭义的语境具有思维的耦和性、制约性、潜意识性的特性.在语言交际中语境对词义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为确定词义提供背景;为达到交际目的而加强最初词义;为达到交际目的而减弱最初词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汉语水平考试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HSK)中甲级双音合成词采用评测方法调查得出的词义透明度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甲级词的词义透明度从高到低都有分布,词义透明度处于较高与较低的词只占甲级词的10%,其余90%的词义透明度都处于中间状态;结构对词义透明度的影响是在一种结构里处在较重要地位的语素的透明度对整词透明度贡献大。建议在汉语教学中适度运用语素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我院科技英语教材,讨论了科技英语翻译中选择词义的几种方法,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根据上下文及根据学科范畴来确定词义;同时也简要地讨论了如何对词义进行延伸拓展。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文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这时,许多学生往往立即翻词典,既费时费力,影响阅读速度,又不利加深记忆,还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提高阅读速度,又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呢?这就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比如说猜测词义。猜测词义有许多方法,但归纳起来大体有两大类。一类是:从生词本身猜测词义,即利用构词知识,如词缀、词性转换、复合词等猜测词义。另一类是: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本文就如何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谈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一直对科技翻译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它可以很好地指导词义的选择。而词义选择其实是科技翻译的难点,只有依赖关联理论分析词性、语境、构词法、不同行业以及思维逻辑等,译者可以在科技翻译中实现最佳的词义选择与确定。  相似文献   

14.
多义词的产生与隐喻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日常用词都可以通过隐喻思维加以阐释。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隐喻性词义生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了解隐喻与词义变化的关系。而从分析结果来看,相似性是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中的重要因素,但是需要通过类比思维进行确认。而词义的演变过程则需要以源域的概念场为中心,并且呈现出了辐射型变化与连锁型变化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大量教学实例探讨了如何运用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的词义类型理论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并阐述了词义类型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崔薇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6):134-135,138
浅析了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和主题意义等英语词义中的多种类型,以及词义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旨在运用有关“词义类型”的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爪牙"一词最初是指野禽猛兽的尖爪利齿,在古代具有表示"勇士""武臣"的意义,有赞美意味,属于感情色彩鲜明的褒义词。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爪牙"词义的感情色彩也逐渐发生了转变,先是出现了表示"亲信""党羽"意义的中性词义,而后发展到现代已然完全贬义化,专指那些为反动势力卖命的党羽与"走狗"了。本文主要在分析"爪牙"一词初始词义与用法的基础上,探讨其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造成变化的原因,以期对词义感情色彩的演变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更准确地使用现代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18.
张会艳 《企业家天地》2007,(11):221-222
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会有不同的意义,词义的确立必须以具体的上下文为依据,根据上下文确立词义我们要注意多义词、单义词、词的感情色彩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卡特福德语言系统理论的角度解释了翻译教学中对应词不对等的现象。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在于对词义的透彻理解。目前翻译界有重文化、重语境、轻词义的倾向。文化、语境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而轻视词义。在翻译教学中应避免把语境当作不确切翻译的借口。  相似文献   

20.
“通”是《尔雅义疏》阐明字词之间音形义关系的常用术语之一,有“通”、“通作”、“通用”、“(古)字通”、“通借”五类具体表述形式。根据“通”在《义疏》中的分布情况,归纳出其通声韵、通词义、通语源、通字形四种功能。“通”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多种功能的模糊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