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村改居”社区是渐进性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一种过渡性存在,但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城”与“乡”的不协调不平衡现象。本文通过对广州40条城中村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村改居”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硬件设施供给效果不彰,财政供给关系调整微弱,人事供给缺口明显等问题。从政策执行视角看,造成“村改居”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主要在于政策执行的动机偏差、规划失衡的尺度偏差和路径依赖的事责偏差。为此,需强化目标引领,系统谋划“村改居”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顶层设计,进一步细化“拆治兴”并举的具体对应举措,明晰激励分配结构,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和责任激励的两翼保障。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区环境卫生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制度激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逐步推进到社区和农村社区环境卫生公共服务整体供给严重不足、供给动力明显缺乏的现实背景下,重点探讨了对政府供给主体、社区各供给主体和提供主体的制度激励措施,认为有效的制度激励安排,是城乡发展战略转型初期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由以外生战略引致的政府行政为主的外推动力机制向建立在基层民主自治基础上的社区内驱动力机制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住区会所现状问题为切入点,寻找其与公共服务设施两者关系。通过上海会所营销住区与各级商业中心可达性比较。面上考察住区会所建设与设施的空间关系特征;通过不同区位会所纠纷住区实证,从点上验证住区会所矛盾与设施供需特征关系,分析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村改居"是城镇化推进的重要举措。"新社区"的公共服务发展,不仅是社区治理的重点关注内容,也是惠民、稳定民心的重要安全器。基于文献的研究,发现以土地扭转型的纯农村型"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亟须关注。通过对G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调查,发现G社区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主体单一、内容碎片化、供给过程效率较低。因此,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给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提出构建政府+居民+社会组织+市场+社区能人的多元供给主体和监督机制,以合作社转动公共服务发展解决供给中的资金、人才困境等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6.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生产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公共服务形态需要进行改变和创新,市民需要的公共服务越来越趋于多样化,这就要求政府提供更高质量、高效的社会公共服务。通过分析当前哈尔滨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的供给主体单一,公共服务供给越位、缺位、错位,供给效率低,信息共享存在壁垒的问题,提出应实行多元化供给、精准化供给,调整供给结构,创新监督监管机制,打造优质高效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的进展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稳定,关系到整个社区机体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我国社区公共服务问题的提出以及发展现状的介绍,以引入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为主践,总结当前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行之有效的对策,此外还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重庆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典型地区之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现象明显。文章从重庆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应入手,分析了重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的原因,提出了建立重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一环,也是满足居民旺盛学习需求的有效手段。基于社区教育资源供给中存在的学习场所空间分布不均衡、学习资源供给不充分、学习场所供给对象过于集中等问题,介绍S镇通过购买服务丰富学习资源和建立户(互)助点,以及构建社区教育网络等方式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的实践。最后,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提出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的策略路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文献、相关网站以及对泰州市HL区CD街道DK社区与CH社区进行实地的走访与调查,从社区工作站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和政府、社会、社区工作站三个层面以及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中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如何促进现阶段社区工作站朝“一站式”模式方向进行转化建设的相关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旨在为促进社区公共服务“一站式”模式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一般均衡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一个参与式公共服务供给模型,从反面证明了我国目前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低效的基本事实,而且在迁移成本很小或可忽略不计的假设下,居民会通过"用脚投票"自行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文章还使用上海某区4个街道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拉丁方方差分析法检验理论模型的结论,检验结果支持理论模型的结论。文章最后根据我国国情给出提高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政府与民间投资的互补性贡献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投资的配合(组合)问题,指出了二者在一个共同系统中投资的互补性贡献。同时,向人们展示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多样性。作者认为,在发达的公共经济中,政府必须善于找到一种混合的策略,部分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还要与民营机构以及其它机构维持广泛的契约安排,以生产其居民所偏好的服务集。只有这样,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方可能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3.
Heterogeneity and the Voluntary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Kenneth S. Chan Stuart Mestelman Robert Moir R. Andrew Muller 《Experimental Economics》1999,2(1):5-30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eterogeneity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on aggregate contributions to a public good using the voluntary contribution mechanism. The non-linear laboratory environment has three-person groups as partners under varying condition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rgstrom, Blum and Varian predict that increasing heterogeneity will have no effect on aggregate contributions in a no-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Ledyard conjectures a positive effect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 negative effect of heterogeneity, and a positive interaction of heterogeneity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We find that incomplete information has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Heterogenei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aggregate contributions, but its effects interact unexpectedly with communication. In a no-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heterogeneity in two dimensions (endowment and preferences) increases contributions substantially while heterogeneity in a single dimension (endowment or preferences) has little effect. In th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we find the reverse. We also find a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heterogeneity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hus we reject the Bergstrom, Blume and Varian invariance result and provide mixed evidence on Ledyard's conjectures. 相似文献
14.
The "veil of ignorance" approach is used to consider the redistribution implied by different tax-benefit systems. Assuming a (hypothetical) ex-ante situation in which individuals lack any knowledge about their future income, redistribution from rich to poor can be seen as a form of insurance. Taking redistribution and insurance as synonymous, the analysis derives cases of redistributionally neutral systems of taxation and public good provision.
JEL classification : H 23; D 30;, H 41 相似文献
JEL classification : H 23; D 30;, H 41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方公共产品理论,探讨了具有溢出效应的地区间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效率,尝试性地测度了地方性公共产品不同的供给形态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经济权限和政治权限的耦和是实现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重要途径,最后借助外部性内在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实现经济权限和政治权限耦合的相应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Elena Del Rey 《Empirica》2001,28(2):203-218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of fiscal competition in public provision of a private good: education. In this framework, the welfare enhancing effects of public education provision are shown to be reduced by increased student mobility when, like in the EU, countries are unable to set differentiated fees to foreign students. Indeed, the threat of attraction of foreigners who free-ride on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may induce suboptimal levels of public education provision when (price) discrimination is forbidden. Alternatively, countries may try to escape regulation and avoid equal treat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a fiscal externality in education at the EU level. 相似文献
17.
The standard approach to the optimal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distortionary taxation and distributional concerns. A new approach neutralizes distributional concerns by adjusting the income tax schedule. We demonstrate that both approaches are derived from the same basic formula. We also take the new approach further by deriving an intuitive formula for the optimal level of public goods, without imposing strong assumptions on preferences. This formula shows that distortionary taxation has a role to play, as in the standard approach. However, the main determinants of optimal provision are different, and the modified Samuelson rule is likely to lead to underprovision. 相似文献
18.
当前旅游活动日益呈现出大众化、散客化、常态化的趋势,人们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然而,在理论与实务界,人们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存在分歧,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对象、供给主体、供给内容结构以及如何保障旅游公共服务的提供等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文章认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应该关注体系的普遍适用性,基于旅游公共服务的本质特征,探索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在此观点下,构建一个具有普遍性、确定性、开放性,并以超越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及区域性束缚为特征的普适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研究目标,通过分析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旅游公共服务的因素,普适性旅游公共服务的特点,提出了普适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一个可以描述各类公共品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公共品供给的目标——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最大化之间的权衡,并在模型框架下以具体数值例子演示了具有受益排他性和消费竞争性的混和公共品如何达到最优供给,从理论上为城市公园供给方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公共品供给的政府效率解及其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在任何一个集体中,因任何一种公共品的成本分摊与收益分享,都普遍存在着"搭便车"者的个人理性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集体非理性的结局———人人都无"车"可搭的"公共"悲剧,断言公共品供给是市场失败的领域,必须由政府替代。用斯密的市场秩序概念来处理所有的私人品,用霍布斯的主权国家概念来处理所有的公共品,也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制度安排的普遍选择。我认为,"搭便车"或经济人理性行为是合乎公理的经济学假设,但"搭便车"问题并不一定非由政府强制来解决不可。从理论上说,公共品的供给存在政府效率解,但政府效率解有严格的约束条件,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失灵也都是相对于其效率条件以及满足这些条件的程度而言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