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法治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走和谐发展社会之路必须大力推进经济法治建设,现阶段,经济法必须对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做出积极回应,完善其法律体系,更有效地保障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徐广浩 《商业科技》2014,(20):258-259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和谐社会。当然,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已成为了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法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要想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大力推进经济法的建设。本文将对和谐社会的提出以及当前中国社会的和谐状况、经济法和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经济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创新进行研究,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下经济法的创新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性目标,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方式或手段,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和谐与社会主义法治是相容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然实行社会主义的和谐法治,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是建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一个法律部门,是国家干预经济和制约国家权力主题的法律,保障行为人的各项经济权力,实现经济法权力的司法救济,归根到底在于如何实现经济法的可诉性。目前,由于我国的法律诉讼机制的缺失、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经济法可诉性的实现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经济法可诉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经济法诉权、构建科学合理的公益诉讼制度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客观需要,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的权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6.
曾舒珩 《中国商论》2023,(6):129-131
各类先进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多个领域注入发展活力,其中大数据作为典型代表不断推动各产业灵活、高效发展。大数据时代,先进、全面的经济法理念对我国市场规模扩展和延伸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为共享经济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显著增强人们对智能化、现代化管理的认可和支持,构建和谐、友好的法治社会。为保证经济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促使经济法制不断完善和优化,本文认为应按照时代发展趋势明晰经济法与市场差异性,探索完善经济法理念和规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法治为市场经济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受法律管制的政府权力是实现国家与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法律通过对纠纷的解决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法治以其特有的强制力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法治需要通过法律的实施以实现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陈立娥 《中国市场》2009,(13):40-41
法治与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阐述法治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在制约国家权力、化解社会矛盾、统合民众理念、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得出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构建和谐社会看法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民主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要求,意义十分重大。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005年2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11.
《商》2015,(33)
经济法的服务目标是社会,将国家经济利益与资源,通过国家、企事业单位以及市场等渠道进行合理安排,从而使社会经济达到稳定和谐的状态,保证国家经济能够持续稳健的发展。本文简述了经济法的发展历程,从纳入立法条款、作为政策基准加以宣誓等四方面体现了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以便保证社会整体利益不会遭受伤害。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0)
经济法的服务目标是社会,能够主动将国家经济利益通过社会上的各种渠道进行合理安排,从而使社会经济能够达到稳定和谐的状态。本文主要对经济法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分析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作用,并提出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徐佳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2):100-101
从苏州、温州个案思考经济法对政府企业具体关系如何调整。建立经济法的利益主体假设和博弈行为假设。假设政府和企业均为利益主体,有其独立的利益目标,能够进行博弈行为,经济法对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调整应使两大主体最后的博弈行为得到最佳均衡结果,这就是合作原则。经济法作为调整国家经济运行的部门法,应该平衡对待政府和企业,既规制企业行为,也规制政府行为,以社会为本位,引导经济和谐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切实地反映了新时代下全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现实需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11):90-9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促进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对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成琦 《商》2014,(36):234-234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来,经济法和民商法的发展逐步完善,两个法律部门之间也应建立和谐互补的关系。但经济法与民商法之间本是互相区别及关联的关系,本文将着重讨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提高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张红 《中国市场》2008,(39):156-157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必须先行。而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抓好高校法治校园建设,高校法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活动等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商》2016,(12)
企业是在社会经济中起最重要作用的经济细胞,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等原因,很多企业做出了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加之我国提倡依法治国,并立志于建立法治社会,所以在经济法视域下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其特点开始分析,依次对经济法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关联以及在经济法视域下如何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优美,充分就业,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来看,构建和谐社会构将是人们始终关注的热点.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建立保障性社会、环保性社会、公平性社会方面,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郑洁 《品牌》2014,(11):298-298
探究宪法与经济法两者之前的关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性"是宪法与经济法的共有特征,是联系两者的桥梁,所以从"经济性"着眼,可以更为透彻得提示宪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相互影响却内在关联。基于此,本文对宪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经济性"进行解析,以期为我国宪法与经济法之间的互动提供助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