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我国新颁布的保险法就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的行为规定保险人可以免责。保险法认为这属于骗取保险金行为,保险公司由此可以免责。但是保险人是否能够因为投保人的故意行为而免责,这并不是一个一概而论的问题,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在分析各种情况均遵循一个前提:排除被保险人与投保人合谋导致保险事故意骗取保险金的行为。即均认定被保险人是理性人不考虑被保险人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获取保险金。那么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投保人是否为自己的利益投保。文章所坚持的观点是完全不可免责制,其基于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在整个事件中被保险人始终是受害者,且从订立保险契约的角度,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是整个契约形成的基础和最终目标。如果投保人故意伤害被保险人造成保险事故,文章所认定的是请求保险权利归于没有参与犯罪行为的其他受益人,若没有符合条件的受益人则权利归于被保险人的合法财产继承人执行。  相似文献   

2.
在人身保险中,受益人的资格一般不受限制。我国保险立法也只强调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而忽略了保险合同的另外一个重要关系人即受益人。本文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保险法》是否应该约束受益人的实际保险利益,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保险法》第61条应该增加一款:“受益人的指定以对被保险人有保险利益且被保险人对其有应尽抚养、赡养或者扶养义务的人为优先,但被保险人已尽相应义务的除外。”  相似文献   

3.
沈丽诗 《大众商务》2010,(10):265-265
2009年2月28日,新《保险法》获得表决通过。保险法作为规范保险活动的基本法,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其立法宗旨之一。新《保险法》更加注重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权利的保护,更加科学与完善,有助于解决我国保险实践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保险法》对保险利益原则的规定不够严谨。本文分析了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主体、保险利益存在时间、财产保险单转让的根本原因。希望本文内容有助于我国《保险法》的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5.
保险利益制度有效地约束了投保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投保人风险,但在我国却诱发了保险人欺诈。现行保险法规定而导致的保险利益认定上的实质不公平,是保险人欺诈的制度性原因。中国应从立法上完善保险利益制度,规定保险人承担确认保险利益是否存在的审慎义务,加重保险人恶意承保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早期发展阶段的粗放式经营,给我国保险公司造成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修改被保险人年龄进行投保的保险合同就是典型的例子,根据我国《保险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经过两年后该种保险合同将成为不可争合同,保单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法律保障,保险公司不得以投保人违反最大诚信原则为由解除合同和拒绝给付。“帅英骗保案”反应了规范保险市场主体行为、加强保险代理人管理与健全保险公司核保核赔管理体系是我国保险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系保险法上之重要内容,指的是保险责任期间,保险标的之危险状况显著增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须立即通知保险人。我国现行《保险法》明确规定了危险增加通知义务,但其具体适用需要进一步厘定,以解决实践中法律适用之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机动车辆越来越普遍,人们也意识到投保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投保人为了攫取不当利益,而做出欺骗保险公司的行为.本文主要阐述了机动车辆保险欺诈骗赔的定义和类型以及具体的表现形式,利用博弈理论分析了投保人进行保险欺诈骗赔的动机,最后针对于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来减少这些欺诈骗赔的行为,促进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保险法》修订中的人本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修订的《保险法》将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特别是被保险人的利益作为首要内容。合同部分完善了保险利益的规定,限制了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细化了保险理赔程序,并且将人身保险部分置于财产保险之前。保险业法部分则在放松对于保险公司不合理限制的同时,加强了对于保险行业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保险合同解释中,最具特色同时在法律适用实践中争议最多的原则是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创设和援引原则是针对保险人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不平等的交易地位而进行司法调整以实现公平交易,并体现对保险交易中的弱势群体倾斜性保护的价值关怀。新修订的《保险法》明晰了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适用对象和法律适用前提。对保险合同基本条款发生争议时,不应随意采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司法实践中应避免出现该原则适用片面化和扩大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保险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法律环境伴随着我国《保险法》的第二次修订实施有了很大的改变。新《保险法》重点加强了对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突出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对依法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寿险公司的经营将面临诸多方面的影响,应及时修改调整与新《保险法》不适应的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全面加强公司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2.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贯穿于保险活动的全过程,对于保险合同的订立及履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对保险利益原则及其适用加以分析研究,并针对我国《保险法》的相关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新《保险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大了对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触动了既有的利益格局,并将对各相关主体的利益产生影响。其主要表现:一是在保险合同的规范上着力改善消费者弱势处境;二是规定保险公司应严格依法经营,防止出现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三是强化对保险业的监管,使消费者权益的实现获得更有力保障。新《保险法》这一重大变化对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保险与保险法律关系 《保险法》中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  相似文献   

15.
论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及纠纷防范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合同的成立和生效缺乏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在实践中容易产生纠纷。保险合同为诺成合同,投保人和保险人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合同即告成立。一般来说,保险合同成立且具备有效要件才能生效,且可附条件和附期限。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可以与生效时间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不以书面形式的出具为要件。为了防止因此类问题而发生纠纷,保险公司应完善投保、承保和保费预收程序,条款制定应严谨,业务员应依法合规展业,同时,立法部门应对《保险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新保险法在1995年保险法的基础上作了全面修改,其中第12条保险利益条款的修改较大。通过对新旧保险法第12条的比较和理论分析发现,新保险法第12条对保险利益的主体、生效时间均区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作了不同的规定。从立法论视角看,对保险利益条款的这一修改使保险利益条款立法有了重大进步,反映了近年来保险法理论和实务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股东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其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我国保险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偿付能力角度,对保险公司股东治理与投保人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保险公司股权越集中,偿付能力越好;国有控股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优于非国有控股的保险公司。最后采用最小绝对离差法和滞后一期回归法对研究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保险公司股东治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寿险合同中的不可抗辩条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可抗辩条款是寿险合同中的特殊条款,由于其强大的价值评价功能,很多国家的立法都对此作了规定,业已成为寿险合同实务中的惯例。不可抗辩条款体现了对保险双方利益的一种巧妙平衡,对督促保险人及时核保,限制其抗辩权的行使,加深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1995年制定保险法时由于保险亚刚刚起步,保险公司对危险管理和评估的水平有限,所以未对此作出规定。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保险公司将进入我国市场,而且我国的保险市场也已经渐入正轨,在立法中制定不可抗辩条款已道在眉睫。新出台的保险法修正草案增加了相关规定。令人欣慰,但同时其尚存在可以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保险法》第16条第1款规定了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的情况提出询问时,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学说及判例多认为投保人的告知义务仅限于告知书所定内容或保险人所询问之内容。但有违保险法之最大诚信原则,应当承认告知书范围之效力的同时,在告知书非记载事项若是属于保险法中之重要事项时,亦应当履行告知义务。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虽然《保险法》和保险条款都规定商业第三者责任险是以被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但在实务中,保险公司通常是根据过错来厘定保险费率和承担保险责任的。冲突的根源是将交通事故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相混同。应正确认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根据现状修改相关规定,以保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减少赔偿纠纷,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