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我国率先进行循环经济建设试点省份的辽宁,其循环经济推行的是“3+1”模式:即大、中、小循环和资源再生产业。辽宁省政府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开展循环经济,形成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辽宁老工业基地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单恒伟 《经济》2005,(10):96-97
河南义马,在全国2012个县域单位中率先荣获“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实现是物质循环与价值循环的耦合。物质循环是循环经济实现的目标,价值循环是循环经济实现的条件。根据价值循环的实现程度,循环经济可分为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和萎缩再生产三种实现状态。循环经济难以实现的根源在于企业未能在循环经济中实现价值循环,循环经济无法扩大再生产。政府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实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消费者培养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价值认同,企业逐步降低循环经济再生产成本能有效推动循环经济扩大再生产,以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4.
辽宁:"3+1"循环经济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冬 《环境经济》2005,(1):20-27
作为我国率先进行循环经济建设试点省份的辽宁,其循环经济推行的是“3 1”模式:即大.中、小循环和资源再生产业。辽宁省政府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开展循环经济,形成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辽宁老工业基地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顺克 《经济师》2003,(9):44-45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减量、再用、循环”(即 3R)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清洁生产模式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佳形式。为此 ,要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丽敏 《经济师》2008,(3):277-278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文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利弊条件,并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林亚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2006年被授予“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在全国水泥行业率先获得这一殊荣。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中小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循环经济的实现,是决定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由于自身原因,中小企业向循环经济的转型面临很多困难,通过联合中小企业可以跨越这些障碍,逐步实现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9.
任志新 《经济师》2006,(6):20-21
我们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探讨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对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奋斗目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邓小平同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台阶式发展经济的理论中,已经蕴含着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江泽民同志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继承了邓小平同志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台阶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思想;胡锦涛同志发展循环经济思想又是坚持了江泽民同志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因此,我们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张军果 《经济经纬》2004,(4):102-10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关键是要结合我国国情,认真做好“协调”这个大文章。因为,“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解决当前我国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总钥匙。”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依据十六大精神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思路。认真做好“五个统筹”工作,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杨志 《当代经济研究》2012,(9):13-20,93
在一个语言模式、话语体系、文化形态越来越决定资源配置、利益机制、发展方向的时代,中国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发展观来引领,而且需要科学历史观和科学世界观来提升。在这里,科学的基本含义是以人的批判、探索、发现、创造等活动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实践,"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是以全人类、或大多数人或人民大众的利益为本。马克思的世界观与《资本论》的方法论本质上是彻底的"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消费模式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而发展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三是消费模式的转变。消费模式的转变是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模式转变的必要归宿。没有消费模式的转变与创新,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实现。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消费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尖锐,在科学发展观下建立绿色税收体系的提出正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为缓解和解决这一矛盾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符合我国国情以及建立小康社会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疆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严重的资源能耗问题,必须树立节约意识,走循环经济之路,同时增强科技创新。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新疆应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崔巍 《经济与管理》2008,22(1):10-14
经济发展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践。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不是拘泥于传统的固定思维,而是以科学的思想方法认识马克思的《资本论》,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资本论》还是一部关于社会财富观的科学论著。综观该书各卷及其他一系列经典文献,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社会财富的考察是多方面的,具有很宽的视域和极丰富的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自由活动时间以及人本身(即人的知识、智慧、经验与才能)等诸种形式及其相关内容,构成了他关于社会财富的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在现时期我们研究马克思的科学财富观会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种种现实问题和各种困境严峻地挑战技术创新的传统价值观,使其失去了原来的合理性,面临着各个层面的整合与转变。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观现状作出的理性选择,为技术创新传统价值观的转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前瞻性指导。  相似文献   

19.
财政经济理论需要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主流财政经济理论的理性、价值、国家、发展观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发现主流理论存在许多非科学的成分。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税收制度,其首要任务是进行理论创新。具体来说,从宏观上看,GDP的增长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因为它不能反映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的变化状态。从价值理性准则的角度看,如何处理好理性工具与理性准则的关系,这是税制改革的前提。从理性的性质来看,GDP的增长和税收的增长之间应该有相应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企业退休职工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活方式的构建关系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社会稳定发展。以企业退休职工生活方式建立为目标层,以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为准则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科学生活方式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排序,从而引导企业退休职工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