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坤  仵颖涛 《山东经济》2010,26(6):114-120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经营绩效得到了极大发展。究其原因,与市场竞争、公司治理日趋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保险业绩效不仅受到公司内部各个治理机制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依赖于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有机结合。单个公司治理和保险产品市场竞争因素都是解释中国保险企业绩效的基本因素,但它们都只强调公司治理中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其他更加重要的内容。在提高保险业绩效方面,公司治理和市场竞争两个方面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程立  孙慧 《改革与战略》2011,27(2):37-40
公司治理通过战略管理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战略管理是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关键中间变量,管理者的战略选择行为受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约束。文章认为,需要从公司治理的层面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审视,注重企业文化环境的营造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单一地研究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作为一种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投资者法律保护能够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形成交互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防范大股东等内部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同时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沿着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治理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这条主线,分别从法律渊源、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监督、管理层薪酬激励和公司自主治理五个方面对国外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分析,以供国内开展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交互作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日渐增多,独立董事、监事等传统治理手段作用受限。在逐渐兴起的非控股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现实背景下,非控股大股东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此,文章以2009—2020年沪深A股26 570个年度观测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退出威胁通过抑制两类代理成本提升企业绩效;高战略差异度可增强退出威胁治理效应,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或退出更可信时,退出威胁治理效应更加显著。文章丰富了企业绩效研究,从退出威胁角度验证了非控股大股东治理效应,为非控股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提升企业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郝臣 《南方经济》2009,(9):3-12
本文关注转轨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23个省市14个行业300家中小企业为样本,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企业绩效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治理因素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中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均不能够显著解释中小企业绩效,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两职设置情况和专业委员会设置三个内部治理因素中只有专业委员会设置情况能够显著解释中小企业绩效。最后提出中小企业提高对公司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并建立适合自身要求的治理结构与机制,以及建立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134个样本2006——2015年的数据,具体分析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高管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对其绩效具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造公司治理综合指标G1和企业绩效综合指标AI,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综合排名提高可以让企业绩效也同样提高。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公司治理理论,采用安徽省150家小额贷款公司2010-2012年的调查数据,应用面板数据模型随机效应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公司治理对小额贷款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公司治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可持续性影响较大,独立董事比例、女性董事、外部审计等与财务可持续性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也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此外,公司治理对覆盖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只有公司规模和CEO/董事会主席的二元性两个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营上市公司则是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由于绝大多数民营上市公司是由家族企业演化而来,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着天然的缺陷,随着上市后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这一先天缺陷极大地制约了公司绩效的提高。公司治理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性因素,其本质在于确保企业的决策科学并提高公司绩效。公司绩效则是公司治理水平和健全与否的直接反映,高水准的公司治理必然与良好的公司绩效相联系。文章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对改善民营上市公司绩效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也多种多样,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要克服这些因素,并且透过这些因素寻找促进公司发展的手段和方法。企业绩效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体现,企业利用现有资源来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对企业进行内部治理的过程中,股权结构是其重要内容,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治理等多个方面,同时,资本结构优势企业外部治理的最重要方面,影响着企业的风险、税收等方面;这两个因素进一步又都会对企业的绩效有所影响。可见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颇大,文章主要分析这两个因素可能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并提出较为可行的应对措施,以期能对上市企业优化结构、增加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赖辉  都星汉 《北方经济》2012,(20):52-53
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劣和完善度往往会对公司产生一定的影响,股权集中度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方面,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运行来影响企业绩效。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例,采用相关指标来验证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及对绩效影响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评价指数 ,并据此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与绩效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不高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政府控股型公司的治理水平最高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型公司的治理水平要高于国有法人控股型公司 ,而一般法人控股型及股权分散型公司的治理水平介于前两者之间 ,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公司治理水平对净资产收益率有正向影响 ,但对市净率却有负向影响。本文最后给出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德友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109-113
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人们普遍关心董事会的特征是如何影响公司绩效.文章选取了沪深两市115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董事会可以量化的三大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的激励特征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结构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不显著、行为特征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文章认为这个结果很可能是民营上市公司中负有受托责任义务的董事更需要激励机制的作用让其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以缓解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宋国斌 《理论观察》2012,(3):130-131
商业银行绩效审计越来越受到提倡,而这也给商业银行经营产生了影响.面对新形势下的审计形势,如何做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包括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银行绩效审计在银行业的产生发展,分析银行绩效审计对于上市银行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对于如何在银行绩效审计的趋势下做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大多数研究中都存在将"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混淆的情况,特别是在公司治理绩效的度量上直接采取反映公司管理绩效的有关指标,这样就不能科学、深入地研究公司治理问题.文章试图从区别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角度入手,进一步探索公司治理绩效度量指标的选取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现.企业需要在公司治理绩效的度量指标中引入股东剩余索取权份额最大化指标,并重点考虑公司薪酬制度这个在实现公司治理最大绩效中的要点的具体选择,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局限条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国内关于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相关实证研究较多,得出的研究结论基本可以分为三类。(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正相关。例如张红军(2000)分析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托宾Q的关系,得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2)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基本不相关。高明华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公司绩效,公司绩效是衡量公司治理是否有效的关键指标。文章通过构建治理结构各变量与绩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绩效实证分析,并且以实证分析为基础,针对如何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绩效提出了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实施合理的高管激励方式、规范中介机构的运行等。  相似文献   

17.
沈维成 《山东经济》2012,(3):96-101
LaPorta等人提出的终极产权理论以及法与金融理论对于我国公司治理问题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已经从单一公司治理、微观层面走向集团公司治理、宏观层面。在此思路下,文章从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和企业层面的终极控制权来探讨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从而保护投资者在公司的利益,并认为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和公司层面治理因素是交互影响的,法律的缺陷可以激发更好的公司治理实务。  相似文献   

18.
ST制度能否作为一种选择机制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京军 《南方经济》2006,(5):112-119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ST公司的命运?本文利用顺序Logit回归模型,对142家ST企业的三种不同命运(恢复正常、仍然ST和停牌)进行了研究。公司在ST时期内的经营绩效、资本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解释这些因素对ST公司命运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公司的经营绩效以及债务结构对ST公司生存与否具有显著影响,而资本大小以及社会法人持股比例并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表明,ST制度有助于财务健全以及经营良好的企业生存,ST期间在财务结构以及经营绩效得到改善的企业可以重新成为正常类公司。  相似文献   

19.
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分析股权结构通过四个方面的机制(即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监督和激励机制、公司外部治理和适度性)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高低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对于股权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的情况而言,适度的股权集中才最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公司外部治理是以竞争为主线的外在制度安排,故该文选择竞争较激烈的日常消费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该类公司1998-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数据的Hausman检验,运用随机效应的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日常消费类上市公司外部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日常消费类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的竞争性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此外,控制变量管理层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董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