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服务外包园区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方兴未艾,竞争日趋激烈,服务外包园区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本文在分析我国服务外包园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将服务外包园区竞争力分解为基础竞争力、政策竞争力、成本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服务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六个方面,并建立服务外包园区竞争力评价体系,指出提升服务外包园区竞争力的路径,包括创新路径、要素路径、运营路径、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服务外包已经发展成为万亿元产业,并且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服务外包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在数字变革发展趋势之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在畅通双循环中的"黏合剂"作用,着力推动服务外包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拓展在岸市场空间、优化综合发展环境、加强品牌培育等工作,加快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方向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服务外包接发包中心,进一步将服务外包发展成为打造"中国服务"和"中国制造"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陈健进 《广东经济》2008,(10):43-45
广州保税物流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于2007年12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国10个试点园区之一。园区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保税区内,享受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相关政策,首期规划面积0.507平方公里,计划与黄埔新港码头等实现"区港联动"。目前园区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并通过有关单位的预验收。本文对广州保税物流园区职能及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产业链角度看,产业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性和产业协调性,需要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必须坚持相互协调、连锁互动的原则。物流业是制造业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制造业通过将非核心业务物流外包出去,可以降低企业物流总成本,提高物流工作效率。就内蒙古地区而言,制造业与物流业仍未形成有效的联动发展态势。本文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基于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的物流外包机理,分析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滞后的根本原因与症结,并提出政策引导、促进两业联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面对全球服务外包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北京已建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北京CBD功能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望京科技园区等多个大规模产业园区,已初步具备了承接综合国际服务外包的能力。因而面对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服务外包市场,我们要说:北京,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6.
赵楠 《经济经纬》2008,(1):32-35
不断转向服务业,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FDI的产业选择趋势,而服务外包则是与之"合意"的对外投资方式.因此,鼓励吸引服务业外资、积极建设服务外包基地,应成为今后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创新能力演进的服务外包企业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其承接服务外包领域高端业务的基础。分析了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过程:程式主导型、程式创新融合型和创新主导型,阐释了影响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内外部因素,提出了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翼轮"并举模型,从中引出了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内部策略和外部策略。内部策略包括"扩容"策略与"润滑"策略,外部策略包括导向策略、协同策略和规范策略。  相似文献   

8.
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完成"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服务外包是一个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型产业。我国服务外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源充足,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也面临着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有限、技术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中高端专业人才缺乏、政策缺乏可操作性且实施力度不强、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强等问题。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必须从要加强规划引导、加大鼓励扶持我国企业的国内国际纵横向并购、加强服务外包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经济导刊》2008,(5):32-32
"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人物"评价 评选使命 为全面贯彻国家"十一·五"规划有关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的精神和商务部制定的"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计划,鼓励创业与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杰出的领军人物,发掘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弘扬中国服务外包领域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提升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产业结构正在兴起。我们应顺应潮流,抢抓全球服务外包蓬勃发展的机遇,迅速增强我国外包产业竞争力,让服务外包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文章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的需求、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南论坛》2012,(5):68-69
位于无锡东北郊的锡山区锡北镇,是无锡市重点开发建设的卫星城镇,也是无锡生态最美茶乡,和人居旅游胜境,号称无锡"后花园"。锡北镇包括八士和张泾两大片区,建有省级农业园区斗山生态园和无锡市专业园区无锡轨道装备产业园。按照城镇和园区联动发展思路,近年来,锡北镇一手抓园区发展,大力完善轨道交通装  相似文献   

12.
平台经济是近年来快速兴起,并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一种新型商业经营模式创新,被认为是在经济和商业形态上有强烈带动性、持续性和引导性的产业和业态。平台经济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服务外包发展模式,是服务外包借助平台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向更广领域、更高层级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本文从外包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揭示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以平台为核心的服务外包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趋势,探索平台经济与服务外包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内陆,北京是战略性的服务外包中心城市,正在以极大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发展服务外包;在中国南方的香港,服务外包发展较好,成熟的服务外包市场已经形成了引人瞩目的"香港模式"。实际上,北京与香港在服务外包领域的合作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北京直接针对香港的服务外包业务在快速增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和世界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国际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已然成为一种高利润、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贸易方式。浙江作为我国的贸易大省,拥有杭州、宁波两大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因此,以浙江为例,研究并测算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典型代表意义。文章基于浙江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现状,在对其竞争力进行定量指数测定的同时,运用波特钻石模型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关键决定因素,并最终从政府及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对策。文章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认清当前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能力与潜力,而且对我国未来构建东中西部协同联动的新兴服务产业生态体系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发改委2007年12月14日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服务外包产业理应成为构楚"两型社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速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是推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绿色引擎".本文分析了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总结了优劣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服务外包是近年全球化中进展迅速、影响深远的新趋势。承接服务外包是中国服务业加快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大机遇。文章在评估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国际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应该辩证地学习"印度模式",最后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政府角度提出了扶持和发展服务外包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并利用2008-2017年浙江省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显著推动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并促进了创新成果转化,但创新能力的提升尚未能刺激服务外包的扩张;外包培训与合作、学习模仿是承接服务外包过程中获得技术扩散的最关键途径;国家设立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政策效应显著,在带动区域服务外包和创新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研究还表明当前服务外包产业结构的低端化显著阻碍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本文的政策启示不仅有助于浙江省进一步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对新常态下"中国服务"攀升全球价值链也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方 《江南论坛》2008,(11):40-41
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成立于2006年4月,是无锡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园区。园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万,主要以发展软件开发、服务外包、动漫制作、创意设计、高新技术研发、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下,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先后被命名为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南区、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C区、江苏基础软件产业园、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无锡太湖保护区),2007年3月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  相似文献   

19.
为大力推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加快我国承接服务外包步伐,提高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到目前为止,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先后批准建立了包括大连、成都、上海、西安、深圳、北京等11个各具特色的"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可以说,服务外包正在成为全国各省市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得先机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在建立金融中心时,改变以往突出强调金融中心集聚效应的观念,引导金融机构适度扩散和科学布局,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园区是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上海、北京、广州与深圳等金融中心在进行金融产业空间布局、建立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外移外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同金融中心和金融后台基地的建设必须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避免功能相似、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