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立法管理、公共服务4个层面出发,梳理总结了发达国家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了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管理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政府推动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2.
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立法管理、公共服务4个层面出发,梳理总结了发达国家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了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管理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政府推动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竞争性行业内的许多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包袱重、产业结构落后、机制僵化等原因缺乏竞争力。要使这些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除了实施产权制度方面的变革以外,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使之适应市场的变化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来,在广东省省属大型国有企业中,一批竞争性行业内的企业走出了一条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的路子,其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5.
6.
7.
8.
近些年来,以珠三角、长三角为首的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成本不断提高的压力下,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亟待加快产业转型。明确了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型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加快转型的具体方案,主要包括前提是有序推进产业转移,抓手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是加快自主创新,载体是提升产业园区,关键是人才转型等。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并予以推进实施。《经济》记者近日在科技强区嘉定区采访时了解到,嘉定区的产业创新转型步入了整体实施阶段,正按照其确立的"产业转型全市率先"的发展目标、"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发展战略,把"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信息产业、金融服务业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作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导向,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版。记者手里有这样一组数据,去年嘉定全区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1)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的典型特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后,通过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转移、扩大产业开放等多种方式推动区域产业集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产业集聚的作用路径,并结合2008~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区域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导致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影响的差异性。分地区来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大于中部,但在东部并不显著。分产业来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第二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中部大于西部,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西部大于中部。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目标,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统筹产业布局,并兼顾地区间的差异性;创新产业集聚方式,适时调整产业集聚重心,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高度化,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如何协调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转型的相互促进,这是产业转型面临的重要考验。依靠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新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产业转型的难题。文章以新疆为例,在对新疆产业转型的必然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城镇化发展中产业转型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基于低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重点是,突破比较优势陷阱,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在操作上,可对不同类别的产业分别采取升级对策,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科技与产业的转型及政策调整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客观审视全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于破解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的发展困局、完善国家科技与产业政策以及促进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界定概念内涵、厘清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释我国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以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环境、重点领域、主要方向及评级体系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因此,正确认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准确含义及特征,并以此为出发点,针对性地分析了中国产业竞争优势转型桎梏,提出了竞争优势转型的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产业转型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国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5):33-38
产业转型是我国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的艰难选择,其中蕴涵着极大的风险,转型成功率极低。产业转型的本质是产业创新,通过产业创新实现产业转型是企业转型成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19.
新疆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快速推进阶段,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身份的转变,必然依赖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产业转型成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作为生态大省、经济小省和民族大省,青海省为了抢占发展先机,更好地实践"四个发展",应该积极选择培育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本文进行了产业关联分析,目标在于找到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和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并为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意见。本文所研究的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象源于《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由于不同数据来源划分口径的不一致,以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