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广告语篇中语码转换顺应模式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广告语篇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是指广告语篇中的语码转换作为语言结构的一个侧面和一种语用策略,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广告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受众心理等方面的顺应,这种顺应是由广告语篇中语码转换多层次、多种类的功能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得以实现的。因此,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对广告语篇的研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为广告语言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成功地进行交流。传统英语课堂仅满足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语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具备了某一目标语语法,并不一定具备了语境条件下恰当的语言行为能力。语际语用能力具有可教性,表现为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如何习得、发展和理解语用。课堂语际语用教学可以是提供元语用信息的显性指导,也可以是通过目标语的输入和使用的隐性指导。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语际语用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孙天明  张容真 《经济师》2014,(11):239-240
广告语言是语言使用中最活泼、最具创新的语言表现手段,在言语交际中导致交际者本人未能取得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文章从语用失误的视角,从文化心理、语码转换等两个方面对英汉广告语篇进行研究,找到克服语用失误的对策,以期提高生产厂商、广告商乃至广告受众的语用能力,推动广告语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天明 《经济师》2012,(10):90-92
英语指示语是说话人选择和利用各类指示语,通过不同语言结构营造语境而产生含义,达到交际目的的重要手段。英语指示语包括人称指示、空间指示、时间指示、话语指示和社交指示。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指示语得以在语言结构上反映出来。文章从语用的视角对英语指示语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文学中的新隐喻具有新颖、晦涩的特点,它不同于日常对话中使用的隐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理解,同时对它的理解更加依赖语境。这种语境与以往交际中的认知语境不同的是,文学中的新隐喻所依赖的语篇认知语境具有宏观性和连贯性。因此,从关联和语用推理角度出发,探讨语篇认知语境是如何影响文学中新隐喻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模糊限制语大量存在于医患对话中,它是说话人基于自身交际目的,顺应语境因素进行语用策略和语言选择的结果。探讨物理世界、心理世界以及社交世界对医生模糊限制语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吴静 《经济师》2014,(12):246-247
文章研究了英汉广告语篇中的仿拟现象,并且结合大量例证,以社会语用学理论为框架分析了英汉广告语篇中仿拟的生成与阐释机制,揭示了语言使用中社会文化因子如何作用于广告语篇的语言结构、语用功能和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中的口误有时会增添生活情趣,但如果节目主持人的口误出现在规范的语流、正规的语境中,那就具有突显性,会将其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由此可见,此类"张口失言"会在正规的场合使说话者产生焦虑,因此从语用心理学角度对口误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外国汽车企业开始将他们的目光瞄准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也开始迅猛成长。由此,竞争自然不可避免。广告也越来越成为提高各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形式,常常被广告商用来劝说人们采取购买行为。语用预设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而且经常会被用于广告中来加强其说服的目的。文章结合英语汽车广告语的分类,探究了不同语用预设在这些广告中的用途。并且从语用预设和英语汽车广告语,语用预设和英语汽车广告信息,语用预设和消费心理及语用预设和汽车广告市场策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语用预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从广告心理、内容、语用等不同角度,对广告语言"失范"现象进行了剖析."失范"的广告语要么违反了广告真实性的要求."言过其实",要么"恶俗挑逗","不合音韵"等,而这些"缺憾"是广告修辞需要避免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伴随科学技术与商业的交互融合,广告语言以其比较广泛的影响和动态活跃的魅力而逐渐成为语言理解及语用学语言研究方向的一个新领域。从跨文化语用学视角出发,整理近年媒体上宣传的广告语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广告语言,应用语用学语际语言和言语行为来分析广告短语中的语用因素,能够进一步深化对广告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规范语言的应用范围并提升语言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篇分析和阅读理论的深入发展,阅读理解中的推理研究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推理构筑语篇连贯的功能,推理产生的认知过程及主要的阅读推理模型,指出:在外语推理策略阅读教学中应深化语篇特征和语境因素分析,这样有利于推断篇章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13.
秦毅之 《经济师》2013,(11):246-247
自从模糊语言学这一交叉学科诞生以来,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就没有间断过,其中不仅有宏观方面的研究,也有从微观方面的研究。模糊限制语隶属于模糊语言学,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其使用者更好地实现说话者自己预期的目的。许多学者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进行过分析和探讨,也有学者针对某一专门领域语言的模糊限制语做过研究,比如,科技文中的模糊限制语,医生用语中的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等等。随着整个社会商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广告作为销售和信息传播手段愈发显得重要,人们对广告语言也更加关注,对广告英语的研究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文章结合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针对广告语中的模糊限制语做进一步探讨,以期对广告的创作和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话语标记语well为研究对象,以关联理论为分析框架,重点剖析了其在商务谈判领域的多种语用功能,包括缓和面子威胁、标记信息短缺和修正错误信息等。谈判中well的使用有助于对方选择、调整恰当的语境假设,获取话语的显义和隐义,从而保证商务交际的顺利进行。类似的微观研究有助于分析well等"小词"在商务领域中的交际作用,以进一步揭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广告语言作为一种说服性语言,最终的目的是向潜在的客户群体传递产品或服务信息并最终劝说人们采取购买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预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经常被广告人用来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因此,通过对广告语篇中语用预设的含义、类型的分析和归纳,可以知道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6.
孙天明  吴静 《经济师》2013,(11):253-254
礼貌策略是言语交际中普遍使用的语用策略。面子论(face theory)是言语行为中礼貌策略的指导性理论。文章以面子论为框架分析了英汉广告语篇中的礼貌策略,认为在解读广告语篇的过程中,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总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告语有着很强的信息传递目的和文化交流功能,翻译必须尊重和把握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体现其文化特色.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一些具体广告语的语境分析,阐明广告语翻译的文化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说少含义多"作为一个特殊的语用现象由来已久.本文尝试从认知角度介绍"说少含义多"的实现过程,进而阐述了人们在交际中应如何结合语境进行认知推理,采用最符合或贴近语境的话语,达到交际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9.
白晶 《经济研究导刊》2012,(17):221-222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语境特征对中介语的成因及变化有巨大的影响。从中介语和语境特征的介绍出发,通过对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对中介语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的深入探讨,提出外语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分众营销模式,微信营销广告对于塑造品牌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文章基于语用学研究的移情理论,以中关村在线2016年中国十大手机品牌微信营销广告为例,分析微信营销广告的语用移情策略以及产生的移情效应。研究发现,语用移情的本质与广告的AIDA原则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微信营销广告语通过在情感和认知层面满足用户的感性诉求来获得移情主体的情感投射和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